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和科学技术史学科是中心长期以来建设的学科群,1995年科学技术哲学学科成为山西省重点学科,1998年获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9月被正式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2年1月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8月获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9月成为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始建于1978年,重新组建于2000年1月,中心主任郭贵春教授。中心下设科学哲学研究室、技术哲学与STS研究室、科学思想史研究室、《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刊物编辑部、资料室、办公室等6个子机构。中心具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和条件,包括专家工作室、学术报告厅、会议室等专门用房。面积共584平方米,其中资料室面积218平方米,有中文藏书12752册,外文藏书8267册,中外报刊172种,而有些外文藏书,如英文原版的《波士顿科学哲学丛书》在全国也当属珍品;专家室为每位专家配备一间有互联网终端等设施的工作用房;学术报告厅配备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科研设施。中心还拥有实验室、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价值460多万元。

  中心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制,制订了《中心管理章程》等15个内部文件,实行聘任制、合同制、流动制、奖惩制、岗位津贴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等制度,使得中心发展建立在一套科学、开放而富于创造性的运行机制基础之上。这是中心建设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的必要制度保证。

  中心面向全国招聘优秀的专兼职人员,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整体水平高的学术队伍,其中专职人员15人,兼职人员14人,教授27人,副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28人,平均年龄46岁。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和山西大学等机构。在这些专兼职人员中,既有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又有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尖子,无论是他们的学识结构、学历结构,还是他们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都达到了优化组合,适于组成承担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团体,从而形成比较紧密的合作研究网络,发挥出中心的整体优势。这是中心建设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的人才基础。

  中心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从研究生班、硕士生到博士生、博士后的高级人才培养体系,累计招收博士生38名、硕士生186名,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学员320多名,项目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毕业生中已有32人晋升为教授和副教授,多人成为博士生导师。

  中心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影响广泛,并形成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与STS、科学思想史三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覆盖了科学技术哲学的所有三级学科,既有基础性研究,也有应用性研究和决策性研究,具有广泛的学科发展代表性。中心自1996年以来,承担完成各类科研课题98项,科研经费600多万元,出版专著10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这些研究领域和成果既反映出国内这些研究方向的前沿性,也反映了国际这些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并初步实现了国际对话。它们也形成了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独特风格和特征,构成建设国家级重点研究基础的首要条件。

  中心长期致力于学术交流活动。中心主办着我国三大科学技术哲学学术期刊之一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它既是反映我国科学技术哲学进展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心与国内外学术界交流和联系的重要纽带,并被权威机构评定为核心类学术期刊。中心积极承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近10年每年主办l-2次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中心立足本校,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与国内外众多高水平的学术机构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促进学术繁荣,是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