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础医学院率先在我校开展基于课程整合的PBL教学_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7-12-05

我校首个PBL教学案例于2015年12月24日、28日、30日分3次在新校区明德楼B座顺利开展。基础医学院20余名教师,2014级“兆泰班”学生共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务处处长郑金平教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张轩萍教授、案例编撰负责人杨桂姣、陆利教授、PBL教学专家李夏青教授全程参加了本次PBL教学。





本次PBL教学是基础医学院“以疾病为基础,以系统为模块的课程整合体系”实施后第1次PBL教学,是感官和神经系统模块的第1个案例。该案例以“钱伯伯的变化”为主线,引入阿尔茨海默病,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习。学生分成6组,每组配备了Tutor、观察员,分3次进行课堂讨论。每次讨论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线索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凝练学习目标,课后查阅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各小组绘制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图,并汇报学习心得。PBL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锻炼了总结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每组成员相互配合所画的机制图虽然内容、侧重不同,但都是学生努力的结果,并且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课上Tutor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评分并进行反馈:所有tutor均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自学能力强、善于探索,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并且PBL教学效果优良。课后学生分别给自己、组员、Tutor及案例进行评价,他们分析自身问题,提出了改进方向;对同学、Tutor、案例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他们一致认为PBL教学有利于整合课程的学习,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临床思维分析案例。

课后所有参与的师生进行了总结。作为主要案例编撰人,杨桂姣教授对本次PBL案例进行揭秘和评议,同时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要有深度和广度,应以教材、专业网站资料为准,切勿采用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李夏青教授简要介绍了PBL教学的基本流程,tutor、学生的职责及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张轩萍副院长表示这次PBL教学能顺利开展与领导的重视、支持、教务处和基础医学院等相关单位的配合密不可分,与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及代课教师的热情参与密不可分,对他们深表感谢。学校从开设“兆泰班”学生的选择、课程设置、人员硬件配备、政策和经费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基础医学院从领导到各学科骨干教师都怀着满腔热情,无私的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从案例的选择、撰写;集体备课;课后总结反馈,无不凝结着广大教师辛劳和汗水。学生在短时间内查阅了大量资料,对阿尔茨海默病有了深入了解。首次PBL教学取得了成功。

最后教务处郑金平处长对PBL教学进行评价,他认为:本次教学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均表现突出。他分享了自己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思路,并指出我校PBL教学仍在路上,仍需要师生齐努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基础医院领导和参加教学工作的全体教师为PBL教学做出的努力与付出的肯定和感谢。

本次PBL教学是我校首次正规、系统的PBL课程,对深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们仍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惑:如教学硬件的配备,教师和学生专业培训,数据库和网络的完善等,但通过校、院,师生的共同努力,PBL教学也一定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础医学院

2016.01.10



相关话题/基础医学院 课程 系统 基础 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