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晓原

山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3-14


姓名

王晓原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70年11月

政治面貌

无党派
职称

教授

职务

交通工程系主任、博导
联系电话

**

**

E-mail

wangxiaoyuan@sdut.edu.cn

wang1xiao2yuan3@163.com
学习简历

2012.09-2013.09 Civi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USA

2000.03-2003.03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博士研究生


1994.09-1997.07 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应用数学.硕士研究生

1988.09-1992.07 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本科

工作简历

2004.09-至今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副教授.教授(2006).硕导(2003)/博导(2012)

2003.03-2004.09 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统计系.副教授(2003)

1997.09-2000.03 山东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工程数学教研室.讲师

1992.07-1994.09 山东工程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交通运输与车辆工程领域复杂系统辨识、仿真、建模及优化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行为及安全、交通流理论、交通仿真、人-车-环境协同智慧及控制智能汽车(辅助&自动驾驶)。
教学情况、教学成果及奖励

本科教学情况

1992年至今,先后承担过工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和统计学学科之随机过程、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以及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之运筹学、交通流理论、计算机仿真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自2003年至今每年指导10余名同学的毕业设计。

研究生培养情况

先后承担了《智能运输系统》、《交通流模拟与仿真技术》、《交通流理论》、《交通网络优化算法》、《随机过程》、《运筹学》、《最优控制理论》、《城市交通系统优化》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自02年以来,指导各类研究生33人,其中26人已毕业并获学位。其中1人留校任教,6人获科汇奖学金,两人获学校优秀硕士论文奖励。

教学成果及奖励

1999、2003、2004年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摸竞赛获山东省一等奖三次,同时获本年度山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三次,2003、2007年两次被授予山东理工大学优秀工作者,2005年获山东理工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并当选为大学生“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热爱的老师”(排第二),指导2008届毕业设计(论文)《淄博市“银座购物广场”建设的交通影响评价及交通改善策略研究》参与作品展评并获奖,2009年获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硕士论文(组群城市交通拥阻一体化对策研究——以淄博为例)指导教师奖,同时获山东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奖,2010年获山东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奖和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师奖,2011年获山东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硕士论文(基于TRANSCAD和VISSIM的人工交通仿真平台系统——以淄博市为例)指导教师奖,指导2011届毕业设计(论文)《机非混行交通流特征数据采集、处理及分析》参与作品展评并获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奖和2012年度山东省优秀学士论文奖;2012年获选为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师,2013年带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摸竞赛获国家三等奖一次。
科研情况、科研成果及奖励

92年至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6项,其它各级各类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132篇(核心及以上96篇,检索46篇),出版专著4部,软件著作权2项,专利3项。

主持或参与科研情况

(1)“基于人车环境动态数据协同推演的汽车驾驶倾向性辨识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2011-2013年),排名第1;

(2)“基于行驶环境和操作序贯链的汽车驾驶意图辨识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2010-2012年),排名第2;

(3)“交通网络分布式并行微观模拟算法研究及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2004-2006年),排名第3;

(4)“数学规划鞍点理论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1997-1999年),排名第7;

(5)“基于综合认知活动的驾驶员行为建模及仿真”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 Y2006G32)(2007-2009年),排名第1;

(6)“智能运输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模型与方法”,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 04CMZ08)(2005年),排名第1;

(7)“基于人车环境动态数据协同推演的汽车驾驶倾向性辨识方法研究”,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优秀骨干教师国际交流访问项目(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排名第1;

(8)“信号控制下的城市主干道交通流模拟模型研究”机械工业部高校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研究项目(编号:**)(1997-1999年),排名第8;

(9)“微观交通流仿真建模理论及一体化仿真环境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研究项目(编号:980)(1999-2002年),排名第2;

(10)“适应驾驶倾向性的汽车纵向防撞预警技术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ZR2011EEM034)(2011-2013年),排名第2;

(11)“基于交通态势评估的道路安全推理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编号:ZR2010FM007)(2011-2013年),排名第3;

(12)“基于货运信息网络建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研究项目(2001-2003年),主要参加人;

(13)“交通网络分布式并行模拟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长春市科委研究项目(2002-2004年)(编号:02-068903),主要参加人;

(14)“交通网络一体化微观协同仿真算法研究与实现”,山东理工大学科研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编号:2004KJZ02)(2005-2007),排名第1;

(15)“微观交通流一体化仿真建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2003-2005年),排名第1;

(16)“基于动态人车环境综合计算的汽车安全驾驶个性化预警系统研究”山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支持计划项目(2011-2013年),排名第1;

(17)“--高速公路后评价交通分析及预测专题研究”工程项目(2002年),主要参加人;

(18)“--市快速轨道二期工程净月支线客流预测研究”工程项目(2000年),主要参加人;

(19)“--市快速轨道工程三号线客流预测研究”工程项目(2002年),主要参加人;

(20)“智能化公路快速货运网络系统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工程项目(2002年),主要参加人;

(21)“--牌产成品库存管理系统”工程项目(2003年),主要参加人;

(22)“--市交通管理规划”工程项目(2004年),主要参加人;

(23)“--市交通安全规划”工程项目(2004年),主要参加人;

(24)“--市交通总体规划”工程项目(2004年),主要参加人;

(25)“关于--市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思考”工程项目(2004年),排名第1;

(26)“新区客运站布局规划设计”工程项目(2004年),排名第1;

(27)“--小商品城公交状况研究”工程项目(2004年),排名第1;

(28)“--铁路轻轨工程论证”工程项目(2004年),排名第1;

(29)“--市中心城区交通现状及发展建议”工程项目(2004年),排名第1;

(30)“--市驾驶培训规划纲要”工程项目(2004年),排名第1;

(31)“--市中心城区近期(2006年)公交线网调整方案”工程项目(2004年),排名第1;

(32)“--市公共交通客运规划”工程项目(2005年),排名第1;

(33)“--建成区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工程项目(2005年),排名第1;

(34)“--市驾驶培训规划”工程项目(2006年),排名第1;

(35)“--市快速公交可行性分析报告”工程项目(2007年),排名第1;

(36)“--市城市居民出行典型特征及意愿调查”工程项目(2007年),排名第1;

(37)“--市城市查核线道路交通调查”工程项目(2007年),排名第1;

(38)“--市公共交通客流OD调查与典型建筑吸引强度和停车特征调查”工程项目(2007年),排名第1;。

(39)“--市“村村通”农村客运中心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项目(2008年),排名第1;

(40)“--至--东部快速通道交通调查及流量分析”工程项目(2008年),排名第1;

(41)“--市“十字型”通道轻轨发展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2008年),排名第1;

(42)“--市--区公交规划”工程项目(2008年),排名第1;

(43)“山东--石化有限公司物流发展战略”工程项目(2008年),排名第1;

(44)“--公铁联运站站址比选方案分析”工程项目(2009年),排名第1;

(45)“--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工程项目(2009年),排名第1

(46)“--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工程项目(2010年),排名第1;

(47)“--路与南外环路交叉口交通情况专项调查及问题分析”工程项目(2010年),排名第1;

(48)“--出租车需求预测及发展规划研究”工程项目(2010年),排名第1;

(49)“--市十二五驾驶培训规划”工程项目(2010年),排名第1;

(50)“--市张皇路交通情况专项调查”工程项目(2010年),排名第1;

(51)“--十字型通道交通客流调查”工程项目(2010年),排名第1;

(52)“--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工程项目(2013年),排名第1。

论文发表情况(略)

著作情况

(1)王晓原,杨新月,张敬磊著.交通流微观仿真与驾驶员行为建模理论及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王晓原,苏跃江,张敬磊著.多核网络城市生长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以组群城市淄博为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3)王晓原,张敬磊,杨新月著.交通流数据清洗与状态辨识及优化控制关键理论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王晓原,张敬磊,Xuegang(Jeff)Ban.基于动态人车环境协同推演的汽车驾驶倾向性辨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软件著作权

(1)王晓原,张敬磊,杨新月,吴磊等.城市道路网络交通流模拟软件V1.0,2013.3,中国,2013SR023021

(2)王晓原,张敬磊,杨新月,吴磊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交通流微观模拟软件V1.0,2013.3,中国,2013SR022868

专利情况

(1)王晓原,吴磊,张敬磊等.基于驾驶员认知活动综合计算的辅助驾驶控制装置,2012.11,中国,**69.X.

(2)王晓原,杨新月,吴磊,张敬磊.城市道路交通网络分析微观仿真系统, 2012.9,中国,**1.2.

(3)孙亮,王晓原,俞林炯,彭永超,聂玉琪.一种汽车全自动调节座椅, 2010.7,中国, ZL**1.8.

奖励情况

《淄博市公共交通客运规划》(第一位)于2006年获山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张店至桓太东部交通状况调查及流量分析》(第一位)于2009年获山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多核网络城市生长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以组群城市淄博为例》(第一位)于2011年获山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交通流微观仿真与驾驶员行为建模理论及方法》(第一位)于2011年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交通流数据清洗与状态辨识及优化控制关键理论方法》(第一位)于2012年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关话题/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