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郑 斌

山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3-14


姓 名

郑斌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2.02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职 称

副教授/硕导

职 务

系副主任
联系电话

**

E-mail

zhengbin@sdut.edu.cn
学习工作简历

1、学习经历

1999.09~2003.06,山东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3.09~2006.06,山东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14.09至今,上海理工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在读)

2、工作经历

2006.07~2008.12,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助教

2009.01~2014.12,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讲师

2015.01至今,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固体物料余热回收利用

低品质气体能源利用
教学情况、教学成果及奖励

1、教学情况

主讲《内燃机排放与控制》、《动力机械测试技术》、《发动机原理》、《工程热力学》等本科生课程和《动力机械实验与测试技术》等研究生课程,主持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

2、教学成果及奖励

①山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模块化与开放化教学改革,2012年,首位。

②山东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奖2次,2012年、2013年。

③山东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007年。

④山东理工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07年。
科研情况、科研成果及奖励

1、科研项目

①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罐式煅烧炉高温煅后焦余热回收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研究(ZR2013EEQ005),主持。

②山东理工大学一级学科建设项目,高温煅后焦余热回收传热机理研究,主持。

③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2009AA063202),参加,核心研究成员。

④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罐式煅烧炉炉底板散热回收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2013GGX10404),参加,核心研究成员。

⑤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煤矿乏风瓦斯预热催化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2012GGX10417),参加,核心研究成员。

⑥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煤矿乏风氧化装置氧化床热震性研究(ZR2011EL017),参加,核心研究成员。

⑦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微裂纹尺度的内燃机活塞销孔疲劳开裂行为与机理研究(ZR2010EM070),参加,核心研究成员。

⑧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蜂窝陶瓷蓄热体参数对蓄热式换热器热工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ZR2009FQ023),参加,核心研究成员。

2、获奖情况

①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罐式煅烧炉高温煅后焦余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12年。

②淄博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2014年。

③山东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10年。

3、论文、著作

①Bin Zheng, Yongqi Liu, Ruixiang Liu. Catalytic oxidation of coal mine ventilation air methane in a preheat catalytic reaction reacto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5, 40(8):3381-3387.(SCI)

②Bin Zheng, Yongqi Liu, Ruixiang Liu.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flow resistance in a coal mine ventilation air methane preheated 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or[J],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5, 2015:1-7.(SCI)

③Zheng Bin, Liu Yongqi, Liu Ruixia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calcined petroleum coke fin-and-tube waste heat exchanger[J], Open Fuels and Energy Science Journal, 2014, 7(1):20-25.(EI)

④Zheng Bin, Liu Yongqi, Liu Ruixiang. Waste heat reutilization of calcined petroleum coke[J], The Open Petroleum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7(1):41-44.(EI)

⑤Zheng Bin, Liu, Yongqi, Liu, Ruixiang. Stress and fatigue of connecting rod in light vehicle engine[J], The 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7(1):14-17.(EI)

⑥Zheng Bin, Liu Yongqi, Liu Ruixia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ump diesel engine connecting rod[J],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 Computing, 2011, 104:665-669.(EI)

⑦郑斌, 刘永启, 刘瑞祥. 煤矿乏风预热催化氧化装置的起动性能[J], 煤炭学报, 2014, 39(06):1084-1088. (EI)

⑧郑斌, 刘永启, 刘瑞祥. 煤矿乏风的蓄热逆流氧化[J], 煤炭学报, 2009, 34(11):1475-1478. (EI)

⑨郑斌, 路春美. 废弃物型固硫剂的固硫性能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11):32-39.(EI)

⑩郑斌, 刘永启, 李萍. 煤层气空气预混层流火焰特性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09, 40(08):23-27.(EI)

4、发明专利

①具有两级热风再循环的煤矿乏风预热催化氧化器,授权发明专利,ZL **0.2,首位。

②罐式煅烧炉高温煅后焦多级串联翅片式冷却装置,授权发明专利,ZL **5.8,首位。

③具有组合式氧化床的煤矿乏风回热催化氧化装置,授权发明专利,ZL **2.8,首位。
荣誉称号、社会兼职

①淄博市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2010年。

②山东理工大学优秀教师,2014年。


相关话题/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