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黄胜,男,1975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同校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11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于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工程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工程学》《结构动力学》《工程结构实验》《专业英语》《FORTRAN90》等。
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先后参与了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向偏压剪反复扭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Y98F14095)、“上海国际赛车场新闻中心大跨度连廊高位隔震研究”、“苏州市东方之门大跨度连廊结构减震”、“临沂市文化广场世界之窗大跨度连廊结构隔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爆破地震动作用下建筑结构损伤与破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利用相邻结构相互作用的被动振动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在《同济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等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EI和ISTP检索10篇。主持和参与研究项目10项,参编专著及教材5部,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代表性文章:
[1]孙黄胜,陈士海,施卫星,粘滞阻尼器连接相邻结构减震优化分析,世界地震工程,2010,26(1):207-211.
[2]Sun Huangsheng, Chen Shihai, Sun Yuedong. Optimal analysis of seismic reduction foradjacent structures linked by viscoelastic damper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novation &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in Civi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2009.11.28-30: 1657-1662.(ISTP检索)
[3]Sun Huangsheng, Cheng Linuo, Chen Shihai, Seismic Isolation Analysis on Long-span Platform Bridge Connecting Twin-tower Structures, 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 2011,V255-260: 1225-1229(EI检索)
[4]孙黄胜,阻尼连接相邻结构减震优化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26(3):54-58.
[5]施卫星,孙黄胜,李振刚,上海国际赛车场新闻中心高位隔震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05.33(12):1576-1580.(EI检索)
[6]W.X. Shi, H.S. Sun and X.L. Lu, High-position seismic isolation of Press Center structures a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ircuit,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Nanjing, China. Oct.19-20, 2004: 773-779.(ISTP检索)
[7] 刘继明,孙黄胜,张连德,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剪构件在反复扭矩作用下受扭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1,22(3):48-53(EI检索)
联系电话:**
Email:Shs752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