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印证理论的研究为切入点,王进喜教授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从史实互证的角度出发,王进喜教授首先结合历史学和文学说明了印证的起源,继而指出印证已成为我国刑事证据研究领域的主流话语,但其在实践应用中存在一定缺陷。王进喜教授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和心理学前沿实验讨论了科学证据与认知偏差问题。他指出,随着各种源头的认知偏差的不断累积和相互影响,会导致出现偏差雪球效应,对科学证据的取得和运用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认知偏差的控制方法,王进喜教授提出了以预防为主的去偏差措施的构想。
与谈环节,丁杰副教授结合自己挂职期间的办案实例,进一步探讨了认知偏差和科学证据在司法层面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冯俊伟教授对王进喜教授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梳理,指出对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本学科,而要拓宽视野,探索其他领域中的前沿理论,与法学学科交叉互补。
周长军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鼓励同学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选取法学与心理学等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性问题作为论文选题。
王进喜,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所长,律师学研究中心主任,《证据科学》杂志副主编,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司法部律师惩戒委员会委员。2008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0年教育部****与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证据科学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负责人;美国富布莱特项目2002—2003年度研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2009年—2012年度客座研究人员;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2010—2011年度高级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