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嘉璐在书面致辞中说,自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创办以来,得到了全球大批有识之士的认可和响应,每届论坛聚焦不同主题,深入对话交流,成果越来越丰富、融合越来越深入、影响越来越广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探索出了阐释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范式,搭建起了集聚各方研究成果、传播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平台,已成为国际人文交流的知名品牌。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显得尤为重要,迫切需要从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世界各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寻求解决当今问题的治世良方。本届论坛以“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为主题,充分体现文明因交流而进步、世界因合作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共同追求。


山东大学深度参与了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前期筹备及组织工作,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组的中坚力量,为尼山论坛的召开提供了学术支撑,山东大学相关领导及****在论坛重要环节中担任了关键角色。论坛大会闭幕式主旨发言由王学典教授主持,儒学高等研究院黄玉顺教授作为主旨发言代表之一,以“论儒家文明的自新与全球文明的共建”为题发表演讲。
在论坛分组对话环节中,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李平生教授、副院长颜炳罡教授、曾振宇教授,历史文化学院江林昌教授,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教授,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林忠军教授依次担任主持人。颜炳罡教授以“治人与治法——从萧公权先生对荀子的评价说起”为题,曾振宇教授以“道路之争:先秦儒家从‘孝本论’到‘仁本论’的转向”为题,马来平教授以“乾嘉学派古书通例法的历史意义——从古书通例法看乾嘉学派与科学的内在关联”为题,翟奎凤教授以“仁爱与近现代东亚世界的大同思想——以康有为、朴殷植、小岛祐马为核心的讨论”为题,聂济冬教授以“《盐铁论?散不足篇》书写特色及汉昭宣礼学之变”为题,秦彦仕教授以“‘大同’理念与联合国宪章——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和平共识”为题,江林昌教授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总结中华文明规律”为题,方雷教授以“打造文明形态 塑造国家形象”为题,经济学院孔庆峰教授以“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与人类共同命运的诉求”为题,犹太教与跨中心研究中心谢文郁教授以“文明对话中的情感结构和观念体系问题”为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马秋丽教授以“孟子‘平治天下’思想研究”为题,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林忠军教授以“北宋‘图书’之学的形成及其符号学意义”为题,围绕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文化力量的挖掘与传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内容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以博士后、博士研究生为代表的山东大学青年****于沁可、韩博韬、乐晓旭、曲斌、佟雨恒、王露晗、姚莺歌、张道奎、张唐宁、赵瑞军参与了分论坛“青年论坛”的讨论,就“全球抗疫中的文化力量”“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世界文明新秩序”“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论题展开对话,发表了新颖的学术见解,展示了前沿的思考角度。
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邢占军、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孔令栋出席相关活动。山东大学部分青年****参加论坛相关活动,来自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及经济学院的10名志愿者参与了论坛志愿服务。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学术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国际思想文化对话交流平台。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2010年9月举办,至今已举办六届。本届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由教育部、旅游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儒学联合会、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论坛以“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为主题,来自美国、德国、匈牙利、日本、韩国、奥地利、俄罗斯、印度、伊朗、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以色列等国家以及国内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的490多名嘉宾、****参与对话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