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undefined](https://www.view.sdu.edu.cn/__local/1/C8/2E/57835C79A2FC493D3E89423E2C5_31614585_4411B.jpg)
论坛中,徐华强研究员从自己的求学经历说起,引出结构研究发展历程,介绍了历届因为结构研究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从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到2012年的库尔比卡,进而强调现代药物发现是一项系统工程,综合了结构、计算、药化的设计与合成,以及细胞与动物模型的功能验证。他表示,结构的缺乏制约了对生命功能的理解和药物发现的研究。对于激素的探究发现需要深入,并取得进展,才能突破受体结构与功能研究的难题,这也将为理解生物功能提供基础,为药物设计与发现提供基础。报告结束后,徐华强研究员解答了现场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与相关领域教授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徐华强,研究员,国家级特聘专家,“白玉兰纪念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主任。其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核激素受体、肝脏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Met酪氨酸激酶、GPCR和植物激素等的结构和药物研发。目前已在Nature、Science、Cell等杂志发表论文210余篇,且多篇被作为杂志封面,引用次数超过24200次,获得专利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