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波,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生态文明理论方法、生态资源资产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领域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或执行联系人承担中国工程院、生态环境部、地方支撑等科研项目30余项;作为主笔人撰写的咨询报告、政策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或省部级领导批示4项,报送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3项。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三等奖3项。出版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生态资源资产核算、生态文明理论方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环境工作委员会委员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专家委员会成员
国家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咨询专家
(一)学术论文
1. Linbo Zhang, Jiao Yang*, Daiqin Li, Haijiang Li, Yuxi Xie, Ting Song, Shanghua Luo.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dex of China based on the double benchmark progressive method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22:511-519.(IF=5.651)
2. Wei Zhao, Anlong Li, Qingxu Huang, Yanni Gao, Fujie Li, Linbo Zhang*. An improved method for assessing vegetation cooling service in regulating thermal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in Xiamen, China[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9,98: 531-542.(IF= 3.983)
3. Chong Jiang, Linbo Zhang*, Zhipeng Tang. Multi-temporal scale changes of streamflow and sediment discharge in the headwaters of Yellow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J].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7, 102: 240-254.(IF= 3.023)
4. Chong Jiang, Daiqing Li, Dewang Wang, Linbo Zhang*,et al. Qua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hanges in ecosystem service in the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 China as a result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land cover change[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6, 66:199-211. (IF= 3.983)
5. Chong Jiang, Linbo Zhang*. Effec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on ecosystems: a case study in the Three-Rivers Headwater Region, Chin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Assessment, 2016, 188(6):382. (IF= 1.804)
6. Yanda Xu, Fen Li, Cui Xu, Shanghua Luo, Shijun Shao, Linbo Zhang*, et al.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Chinese Cordyceps Collection in the Typical Production Areas[J]. écoscience, 2016:167-175.(IF=0.696)
7. Yongdeng Lei, Chengcheng Liu, Linbo Zhang*, et al. How smallholder farmers adapt to agricultural drought in a changing climate: A case study in southern China[J]. Land Use Policy, 2016, 55:300-308.(IF= 3.194)
8. Yongdeng Lei, Hailin Zhang, Chen Fu, Linbo Zhang, et al. How rural land use management facilitates drought risk adaptation in a changing climate - A case study in arid northern China[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6, 550:192-199.(IF= 4.610)
9. Yongdeng Lei, Chengcheng Liu, Linbo Zhang*, et al. Adaptive governance to typhoon disasters for coastal sustainability: A case study in Guangdong,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15, 54, 281–286.(IF= 3.826)
10. Chong Jiang, Linbo Zhang*. Climate Change and Its Impact on the Eco-Environment of the Three-Rivers Headwater Reg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5,12:12057-12081.(IF= 2.145)
11. Chong Jiang, Linbo Zhang, Daiqing LI, et al. Water Discharge and Sediment Load Changes in China: Change Patterns, Causes, and Implications[J]. Water. 2015,7:5849-5875.(IF= 2.069)
12. Fen LI, Lin-bo Zhang, Daiqing LI, et al. Long-term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China:Insights from the Three Rivers Headwaters Area[J]. Ecological Economy, 2015, 11(2): 175-184.(IF=3.895)
13. Liyun Yang, Linbo Zhang, Yuan Li, et al. Water-related ecosystem services provided by urban green space: A case study in Yixing City (China)[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5, 136:40-51.(IF= 4.994)
14. Jiping Zhang, Linbo Zhang *, Weiling Liu, et al. Livestock Carrying Capacity and Overgrazing Status of Alpine Grassland in Three-River Headwaters Region[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 24(2): 303-312.(IF= 1.623)
15. Jiping Zhang, Linbo Zhang *, Cui Xu, et al. Vegetation variation of mid-subtropical forest based on MODIS NDVI data — A case study of Jinggangshan City, Jiangxi Province[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4, 34(1):7-12.
16. Weiling Liu, Linbo Zhang*, Jinghai Zhu.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in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Zone, China[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71-78: 4430-4434.
17. Weiling Liu,Linbo Zhang*, Jinghai Zhu. Analysis of Ecological Security in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Zone[C]. Second II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0:15-18.
18. Weiling Liu, Linbo Zhang*, Jinghai Zhu. Prediction of Land Use in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Zone Based on CLUE-S[C]. Iit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science & Remote Sensing. IEEE, 2010:19-22.
19. 高艳妮,张林波*,李凯,李付杰,李岱青,虞慧怡,贾振宇.生态系统价值核算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58-65.
20. 张林波. 国家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的厦门经验[N]. 中国环境报,2018-10-18(003).
21. 孙倩莹,高艳妮,张林波*,王昊,李凯.基于土地利用的厦门市生态水文调节服务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66-73.
22. 高艳妮,王维,刘鑫,张林波,邓富亮,杨春艳,孙倩莹.厦门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估[J/OL].环境科学研究:1-10[2019-04-08].https://doi.org/10.13198/j.issn.1001-6929.2018.12.05.
23. 刘尹,李春明,孙倩莹,张林波,高艳妮,谢文玲.厦门市生态系统供水服务量化与价值评估[J/OL].环境科学研究:1-8.https://doi.org/10.13198/j.issn.1001-6929.2019.02.14.
24. 朱文彬,孙倩莹,李付杰,高艳妮,张林波.厦门市城市绿地雨洪减排效应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74-84.
25. 赵伟,文凤平,张林波,高艳妮,何珏霖.厦门市绿色植被降温服务功能核算及其时空动态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9,32(1):85-94.
26. 张林波,李岱青,李芬. 创新机制开展生态资产核算[N]. 中国环境报,2017-06-27(003).
27. 杨娇,张林波,罗上华,等.典型城市群的市域生态文明水平评估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4):54-59.
28. 解钰茜,张林波*,罗上华,等.基于双目标渐进法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4):60-66.
29. 梁广林,张林波,李岱青,等.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建议[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4):74-78.
30. 李猛,何永涛,张林波,等.三江源草地ANPP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和载畜量的关系[J].中国草地学报,2017,39(3):49-56.
31. 李芬,张林波*,舒俭民,等.三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J].科技导报,2017,35(06):120-124.
32. 蒋冲,王德旺,罗上华,李岱青,张林波,等.三江源区生态系统状况变化及其成因[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10-19.
33. 蒋冲,高艳妮,李芬,王德旺,张林波,等.1956—2010年三江源区水土流失状况演变[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20-29.
34. 蒋冲,李芬,高艳妮,王德旺,张林波,等.1956—2012年三江源区河流流量变化及成因[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30-39.
35. 任小丽,何洪林,张黎,葛蓉,冯艾琳,于贵瑞,张林波.2001—2010年三江源区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51-58.
36. 曾纳,任小丽,何洪林,张黎,李攀,李志强,张林波.基于神经网络的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估算[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59-66.
37. 韩波,高艳妮,郭杨,张林波,等.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67-74.
38. 李芬,朱夫静,翟永洪,巢世军,岳琦,郭杨,张林波.基于生态保护成本的三江源区生态补偿资金估算[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91-100.
39. 高艳妮,李岱青,蒋冲,王维,张建军,任小丽,张林波*.基于能值理论的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物质当量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101-109.
40. 李芬,张林波,李岱青.中日韩三国经济发展进程比较及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6,38(2):93-97.
41. 张继平,张林波,刘春兰,等.井冈山中亚热带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固碳潜力估算[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1):9-14.
42. 李芬,张林波*,李岱青.国家公园: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新模式[J].生态经济,2016,32(1):191-193.
43. 侯春飞,韩有志,李岱青,张林波,等.深圳市大鹏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6,36(3):1106-1112.
44. 岳琦,张林波*,刘成程,等.赣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山洪灾害的敏感性[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4):16-21+26.
45. 岳琦,张林波*,刘成程,等.基于GIS的福建闽江上游山洪灾害风险区划[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5(4):293-298.
46. 王鑫,刘伟玲,张林波,等.2000—2010年辽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5,42(2):9-15.
47. 李芬,李岱青,张林波*,等.中日韩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变化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4):125-131.
48. 李芬,张林波*,朱夫静.三江源区生态移民返牧风险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1):19-22.
49. 白健,刘健,余坤勇,张林波,等.基于InVEST-Biodiversity模型的闽江流域生境质量变化评价[J].中国科技论文,2015,10(15):1782-1788.
50. 舒昶,张林波.基于博弈视角的港口岸线资源代际配置分析[J].生态经济,2015,31(6):118-121.
51. 舒昶,张林波.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1):30-32+36.
52. 舒俭民,张林波,罗上华,等.“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重点任务[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8):39-45.
53. 白健,刘健,余坤勇,张林波,等.基于InVEST-Biodiversity模型的闽江流域生境质量十年变化评价[J].林业勘察设计,2015(2):5-12.
54. 舒昶,张林波,冯雪华.基于RS和GIS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经济,2015,31(12):116-119.
55. 郑娇琦,王华斌,刘伟玲,张林波.2000-2010年辽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变化评估[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6):245-249.
56. 齐月,徐翠,张林波*,等.三江源泽库县教育生态补偿现状及对生态保护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S1):140-144.
57. 杜加强,舒俭民,王跃辉,李盈昌,张林波,等.青藏高原MODIS NDVI与GIMMS NDVI的对比[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2):533-544.
58. 李芬,吴志丰,徐翠,徐延达,张林波*.三江源区冬虫夏草资源适宜性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14,34(5):1318-1325.
59. 刘鹏宇,田立平,刘成程,舒清态,张林波.密云水库上游集水区土地利用类型对泥石流敏感性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4(1):140-145+163.
60. 吴志丰,李芬,张林波,等.三江源区草地参照覆盖度提取及草地退化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4,23(2):94-102.
61. 张继平,张林波*,王风玉,等.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化[J].土壤,2014,46(2):262-268.
62. 齐月,刘伟玲,张林波*,等.生态补偿对泽库县牧民与移民生计影响的比较[J].草业科学,2014,31(6):1178-1184.
63. 沃笑,吴良才,张继平,张林波,等.基于CASA模型的三江源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9):45-50.
64. 刘伟玲,张丽丽,郑娇琦,王鑫,张林波*.2000—2010年井冈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功能变化[J].生态科学,2014,33(5):1023-1029.
65. 王跃辉,张林波*,郭杨,等.中国六省土地沙漠化敏感性时空格局与趋势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5):132-137+143.
66. 王鑫,刘伟玲,张丽,张林波,等.基于CLUE-S模型的辽河流域景观格局空间分布模拟[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16(6):925-932.
67. 李芬,张林波,陈利军.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生计转型与路径探索——以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为例[J].农村经济,2014(11):53-57.
68. 李芬,张林波*,李岱青,等.三江源区教育生态补偿的实践与路径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3):135-139.
69. 齐月,龚斌,徐翠,张林波*,等.三江源生态移民对草地资源依赖性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3):77-81.
70. 杜加强,熊珊珊,刘成程,郭杨,舒俭民,张林波.黄河上游地区几种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比较[J].干旱区地理,2013,36(5):831-840.
71. 杜加强,郭杨,房孝磊,刘成程,王丽霞,沈云,张林波*.近50a黄河上游气候变化趋势和干湿界线波动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3,30(2):291-298.
72. 徐翠,张林波*,杜加强,等.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33(8):2388-2399.
73. 龚斌,甘小莉,刘伟玲,张林波*,等.基于EOF分析的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变化时空分布特征[J].地学前缘,2013,20(3):234-239.
74. 张丽丽,赵家刚,刘伟玲,张林波,等.恒山风景名胜区2000—2010年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3,33(3):69-73+111.
75. 刘伟玲,张林波*,龚斌,等.深圳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协整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4):172-178+2.
76. 齐月,张林波.三江源生态移民普通话培训的意义及策略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21-23.
77. 徐延达,徐翠,翟永洪,巢世军,杜加强,刘成程,张林波*. 三江源地区冬虫夏草采挖对草地植被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11):1194-1200.
78. 李芬,张林波*,徐延达,等.冬虫夏草采集对三江源区农牧民收入的贡献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439-443.
79. 贾庆堂,龚斌,张林波,等.基于NPP模型的西藏工布地区固碳释氧能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57-359.
80. 谢高地,张昌顺,张林波,等.保持县域边界完整性的中国生态区划方案[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1):154-162.
81. 甘小莉,孙德泉,张林波,等.自然因素对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86-2188.
82. 刘伟玲,张林波,叶有华.深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J].生态科学,2012,31(2):144-154.
83. 杜加强,舒俭民,张林波.基于植被降水利用效率和NDVI的黄河上游地区生态退化研究[J].生态学报,2012,32(11):3404-3413.
84. 张海博,张林波,李岱青,等.基于DESYRE模型的污染场地修复决策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2,2(4):339-348.
85. 杜加强,舒俭民,刘成程,王丽霞,郭扬,张林波.黄河上游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2):92-100.
86. 邓义祥,郑一新,富国,雷坤,刘瑞志,张林波,李子成.路径分析法在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中的应用[J].湖泊科学,2011,23(4):520-526.
87. 刘伟玲,张林波,叶有华,等.深圳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密度特征[J].生态科学,2011,30(5):486-492.
88. 杜加强,舒俭民,张林波,等.黄河上游不同干湿气候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11):1192-1201.
89. 刘孝富,舒俭民,张林波.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厦门为例[J].生态学报,2010,30(2):421-428.
90. 王维,江源,张林波,等.基于生态承载力的成都产业空间布局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3):333-339.
91. 杜加强,舒俭民,张林波.基于NPP的黄南州自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0,29(6):1094-1102.
92. 杜加强,舒俭民,张林波.1982—2006年黄南州NDVI年际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10,30(4):229-234.
93. 杜加强,舒俭民,张林波.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及其与传统模型的对比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191-196.
(二)学术著作
1.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与评估》,科学出版社,2019(第一执笔人)
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 综合卷》,科学出版社,2018(第一执笔人)
3.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战略与十三五重点任务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主编之一)
4. 《三江源区生态资源资产价值核算》,科学出版社,2017(第一执笔人)
5. 《辽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参编)
6. 《中国生态系统保育与生态建设》,化工出版社,2016(参编)
7.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状况评估与动态变化》,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第一执笔人)
8. 《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英文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和美国科学研究出版社(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SRP),2015(参编)
9. 《中国当代生态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参编)
10. 《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深圳为例》,中国环境出版社,2009(第一执笔人)
11. 《区域景观生态质量评价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主编之一)
12. 《全球环境问题》,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主编之一)
13. 《21世纪生态发展战略》,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主编之一)
(一)生态文明理论方法领域
1.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Ⅳ期)》,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和执行联系人,2018-2019
2.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Ⅲ期)》综合组,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和执行联系人,2017-2018
3.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Ⅱ期)》综合组,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执行联系人,2015-2017
4.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Ⅱ期)》课题“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与评估”,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2017-2018
5.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Ⅰ期)》,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执行联系人,2013-2014
6. 《江苏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与总体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课题负责人,2018-2019
7. 《福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估与总体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课题负责人,2017-2019
8.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国工程院高端智库重点项目,执行联系人,2017.03-2018.02
9.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中国工程院高端智库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2017-2017
10.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课题负责人,2014-2015
(二)生态资源资产核算领域
1. 《厦门市生态系统价值核算试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试点项目),厦门市政府,项目负责人,2017-2019
2. 《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二期)》“秦巴山脉生态价值评估及保护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2017-2019
3. 《县域生态资产评估》,环境保护部项目,项目负责人,2016-2017
4. 《河北省围场满族自治县生态资产价值核算》,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15-2017
5. 《三江源区生态资产核算与生态文明制度设计》,中国工程院重点项目,执行联系人,2014-2015
6. 《三江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中国工程院重点项目,执行联系人,2012-2012
(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
1. 《长江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对策研究》,中国工程院,课题负责人,2018-2019
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研究》,中国工程院高端智库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2017-2018
3.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Ⅲ期)》课题“福建省生态资产核算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2017-2018
(四)城市生态承载力与规划领域
1. 《鄂尔多斯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和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15-2016
2. 《新津县生态文明规划和新津县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14-2016
3. 《昆明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07
4.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对策研究》,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05
5.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05
6. 《深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04-2006
7. 《青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01-2004
8. 《珠海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01-2004
9. 《烟台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地方支撑项目,项目负责人,2001-2004
(五)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1. 《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功能评估》,环境保护部重大专项项目,项目负责人,2014-2015
2.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功能评估》,环保部工作项目,项目负责人,2012
3.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环保部重大专项项目,课题负责人,2011-2013
4. 《中国重要生态碳汇功能保护区识别及监管机制研究》,环保公益专项,课题负责人,2011-2013
5. 《新型环境问题识别与对策研究》,环保公益专项,课题负责人,2009-2011
6.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与典型地区研究》,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专题负责人,1999-2006
7. 《黄河源区生态质量演变原因及控制对策研究》,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专题负责人,1999-2006
1. 测绘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2016-01-00-01),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第十三完成人,2016
2.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2008-J-231-2-04-R03),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与典型地区研究,第三完成人,2008
3.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KJ2008-3-26-G05),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研究,第五完成人,2008
4.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KJ2005-3-10-G05),吉林省敦化市哈尔巴岭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挖掘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五完成人,2005
5.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2002-J-231-2-05-R05),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第五完成人,2002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等奖(J98118-05),黑河流域(张掖、阿拉善)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第五完成人,1998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林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1-22
相关话题/社会科学 山东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琳
中国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国际莱布尼茨研究中心科研教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师承艾利卡·费舍尔-李希特教授/Prof.Dr.Dr.h.c.ErikaFischer-Lichte表演性美学/AestheticsofthePerformative、德国理性主义美学、交织表演文化研究/Inte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坤
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瑞士苏黎世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在站)。主持国家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在《文学评论》《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等发表论文多篇。当代文学批评及文学史研究,文学与阐释学主讲课程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振会
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海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修复,海洋深潜器应用技术研究及海洋维权技术研究等领域相关研究工作。具体开展:海洋生态调查、环境监测、评价;赤潮监测与防治、海洋溢油污染调查与评估;海域勘界、海域使用技术研究及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25周年庆祝活动公告
百廿山大,廿五国重。1995年11月,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正式运行和对外开放。2020年11月,国重室已走过二十五载光荣历程。岛城如画,天高日晶,我们向全球校友热忱发出金秋之邀。以搞好学科建设、推进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凝聚校友人心、振奋师生精神、提升国重室声誉为目的,与全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卞小莹
教育背景博士2008.10-2012.10德国萨尔大学药物生物技术硕士2005.09-2008.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然产物农药学士2001.09-2005.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工作经历起止时间单位名称专业技术职务2015.07-至今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14.10-201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NaturePlants刊发张玉忠教授团队蓝藻光合膜天然结构研究重要进展
7月13日,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玉忠教授团队与英国利物浦大学刘鲁宁教授团队等合作,在NaturePlants(《自然-植物》)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variability,coordination,andadaptationofanativephotosyntheti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敏
陈敏电话:传真:E-Mail:chenmin@sdu.edu.cn教育背景1992.9-1996.7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学士学位1997.9-2000.7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硕士学位2000.9-2003.7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14.9-至今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2014-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毕双玉
教育背景博士2008.09-2013.07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学士2004.09-2008.07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生物科学工作经历2019.09至今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13.10-2019.08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1.针对病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典龙阳
邮箱:longyang_dian@outlook.comlongyang_dian@sdu.edu.cn课题组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longyang-dian教育背景博士起止时间:2012-2015毕业院校:天津大学专业:应用化学硕士起止时间:2010-20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杜磊
教育背景博士:2015.09-2018.01,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学硕士:2009.09-2012.07,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学士:2005.09-2009.07,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工作经历起止时间单位名称专业技术职务2020.07至今,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研究员20 ...山东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