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产融合为创新发展“破题”
□ 赵友春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焦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教产深度融合。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教产深度融合。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决定发展。有没有未来,能不能高质量发展,关键看科技创新怎么样。而科技创新的孕育和发展,必然依赖于科教产深度融合。只有全面而充分地激活了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三方的融合创新活力,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创新型省份建设。
山东科技创新正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近年来,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建设创新型省份为统领,着力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培育壮大创新产业、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科技发展,概括起来有两个快速发展时期。
第一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我省与广东、江苏位居全国三强,处于引领阶段,主要标志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全国前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突破走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前列,省委提出的“发展经济不抓住科技就是没有抓住要领,发展科技不发展高新技术就是没有抓住关键”成为外省市学习借鉴榜样。
现阶段,我省处于奋力赶超阶段,近日出版的《2020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显示,从区域创新综合指标来看,山东位居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之后列全国第六位,但快速发展的势头已经显现,表现在:省委省政府在着力解决我省科技创新短板方面舍得下大功夫,出台系列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优惠政策,整合科技资金达120亿元以上,力度前所未有,政策导向姿态更加强势;批准建设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平台建设机制更加灵活,缓解了独立科研机构数量不足、体系不完整的问题,推动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若干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抓住了时代发展机遇;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如青岛整建制引进一批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对改变全市人口知识结构、加快科技创新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济南市与中国科学院全面合作落地,加快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齐鲁科创大走廊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强化了国字号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可以说,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好时期。
科教产融合深度广度不够是重要瓶颈
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关于《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当前,我省发展仍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新旧动能转换任务依然艰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科技和产业、科技和教育结合不紧密,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突出”。科教产融合深度广度不够,正是制约我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
具体来说,首先是缺少领头雁,尤其是高端人才不足,对科教产融合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尚不足以支撑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需求。
高端人才的作用是引领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引领产业技术升级,通过申报、承担国家与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形成产学研合作紧密联合体。高端人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国家队的科技创新平台太少,教育领域仅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几所国字号,科研领域仅有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生物过程研究所、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以及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地矿所、商业部济南果品研究所等国字号科研机构。从当前国家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分布格局上看,国字号大学科研机构是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项目的主体,对国际前沿水平的高端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省属科研机构、高校的国字号科研平台更少,对高端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的吸引力弱,虽然也引进了一些高端人才,但数量与质量方面与国字号还有较大差距,在争取国家科技项目上也不如国字号平台的人才有优势。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项目既可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又可以培养人才、储备人才,更可以形成科教产融合联合体,是我省必须加强的工作。
其次是缺少发动机,主要是科教产融合内在动力不足,合作不够深入、不够紧密、不够流畅,导致我省科技、教育、企业三支科技创新力量未能形成“倍增效应”。
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我省大部分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创新活动,没有创新活动就没有科技创新需求,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产学研合作动力。全省有创新活动的企业24237家,其中开展了创新合作的工业企业7393家。开展了创新合作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15.3%,其中工业企业占比为20.4%,也就是说近80%的工业企业没有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企业创新第二个问题是不会借力,全省有创新活动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的共计4079家,其中工业企业3346家,与该类创新合作伙伴开展创新合作的企业占有创新合作企业的比重仅26.6%。与科研机构有创新合作的占17.1%,科教产融合还没有成为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的自觉行动,内在动力不足。
在高校科技创新方面,全省本科高校67所,全省高校从事科研活动的有5.4万人,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数量52999项,经费支出393035万元,科研项目与科研成果数量占了半壁江山,但转化率不高,颠覆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极少,例如2020年高校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占比仅为30%。仅就发明专利成果转化来看,全省获发明专利授权5459件,但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件)为176件,转让收入9022万元。主要原因还是,高等学校论文产生多,全省2018年发表论文70759篇,高等学校在对教职工的激励机制上重论文轻转化的问题普遍存在。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活动,有的学校怕影响教学,事实上采取了不积极支持的态度。
在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方面,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分别与山东轻工业学院、泰山医学院成立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这是省委省政府推进科教融合的重大举措。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还在创建期,未来将成为重要的科教产融合创新基地。
最后,缺乏先进的科教产融合治理理念,各自为政问题仍较为突出。有的科研机构、高校治理观念落后,对省委省政府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文件研究不深不透,未能采取更有效的激励措施。科研机构、高校专职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人员较少,不受重视。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对省属高校、科研机构支持力度不如“外来的和尚”,关注引进新建的多,加强对省内大学科研单位支持的力度小,导致高校不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教产融合。
争高补短、强强合作,加快形成紧密联合体
步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更加需要发挥教育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的动力源作用。这就需要集聚各方面要素,加快形成科教产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要在争高上下功夫。瞄准国家目标,在我省规划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生物育种、深海深地等前沿领域,聚集一批顶尖科学家领衔的高水平创新团队,争取承担更多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大科学计划,参加国际科技合作。我省必须在国家科技创新若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重要产业领域科研成果应该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不高不足以支撑科技企业抢占制高点的需求,不高不足以支撑大学、科研机构的学术地位,不高不足以引进顶尖人才、培养顶尖人才。
要在补短板上下功夫。积极构筑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国家级平台为旗帜集聚省市科技力量和人才,吸引境外、省外科技力量来我省创新创业。除规划建设的国家实验室外,还需依据山东产业结构特点及未来必须发展的产业,在省属科研机构、高校、大型企业谋划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技术中心等国字号科技创新大平台,构筑顶尖人才聚集高地,为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地筑巢。应探索建立企业主导型或高校、科研单位主导型的省级科教产融合科技创新平台,加大支持力度,吸引教师、科技人员向平台靠拢,努力打造科教产融合新载体;要在“破五唯”上真抓实干,按比例设置产业教授岗位,促进省属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由以生产论文为主向生产先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成果与高质量论文并进。
要在促融合上下功夫。在解决企业科教产融合动力问题方面,要加强调研,深入剖析企业创新活动少的根源,切实制定与我省实际密切结合又接地气的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企业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对自身科研力量不足的企业,鼓励其与大学、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科技创新需求迫切的,要鼓励其与高校、科研机构强强联合。在解决科研机构、高校科教产融合活力方面,高等学校要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到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建议改革财政对高校经费分配机制,将现有的按师生人头分配机制转变为人头、科研、转化、人才按比例分配。要打造尊重科研规律的绩效评价体系,对重点领域项目,要建立10年以上的长期支持机制,防止换领导就换说法、导致科技资源累积不够、难以产出大成果的情况出现。
要在破除不适应创新发展的制度和观念上下功夫。建立完善科教产融合联动机制,一要形成合力,二要督察相关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科技资金应加大对省内科教产融合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防止与引进的平台待遇差距过大。要在优化科研机构、高校激励机制上下功夫,绩效经费增量重点用于激励出科研成果、出转化成果、出产业技术。要建立健全内部、外部奖惩机制,鼓励有能力的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从利益上推动他们切实转变观念,让从事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既得荣誉又得经济利益。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
媒体链接:http://paper.dzwww.com/dzrb/PDF/20210209/0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