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大力开发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型近零排放汽车是国家确定的发展战略之一。高效、安全、可靠的动力电池是制约新型近零排放汽车产业的瓶颈,也是新能源汽车的“短板”之一。当前动力电池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是电池热失控,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开发高安全性动力电池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体系解决该安全问题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进展,并正快速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液体电解质体系,不能满足动力电池对高能量、高功率和安全性等多方面的要求。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团队提出了“刚柔并济”的研发思路,开发出一系列新型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瓶颈问题,同时大幅提升了安全使用性能。“刚柔并济”就是使用“刚”性骨架材料,如聚酰亚胺、芳纶、聚芳砜酰胺、玻璃纤维和纤维素等(Nano Energy, 2014, 10, 277-287; Solid State Ionics, 2013, 245-246, 49-55;232, 44-48;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3, 161, A1032-A1038;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15, 43, 136-164)无纺布材料,改善电池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热稳定性能;利用“柔”性离子传输材料,如聚环氧乙烷(PEO)、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氰基丙烯酸酯和聚碳酸丙烯酯(PPC)等赋予优异的离子传导性和界面稳定性,通过“并济”即两种或多种材料复合达到多赢的效果,实现综合性能的大幅提高,进而满足动力电池的要求。
(一)“刚柔并济”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敬天惜物、取法自然,探究“刚柔并济”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体系,实现刚柔的对立统一,来实现力学强度、耐热性能、电位窗口、界面稳定性和离子导电率等综合性能的提升。图1(左)是“刚柔并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理念。
图1(左) “刚柔并济”聚合物电解质的设计理念; (右)室温聚碳酸酯基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流程图
传统的偏氟乙烯类体系虽然具有高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电位窗口等优点,但离子导电率较低、湿态下其力学强度和热稳定性很差,为改善传统的偏氟乙烯类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质,研究团队采用其与聚酰亚胺和聚砜酰胺等无纺布材料纳米尺度复合,刚柔并济、浑然一体,提升尺寸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实现其综合性能的提升(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13, 160, A769-A774;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3, 298, 806-813;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3, 5, 128-134);针对其锂离子迁移系数低的问题,研发了新型的单离子聚合物硼酸锂盐作为表面增强材料(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15, 292, 56-73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5, 3, 7773-7779)提高其离子迁移数和相容性,“刚柔并济、相辅相成”提升电池系统综合性能。
传统的聚丙烯腈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优点,但物性较脆加工性能不好,研发团队采用新型的聚合物电解质基体(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4720-4727;Electrochim. Acta 2015, 157, 191-198;Electrochem. Comm. DOI : 10.1016/j.elecom.2015.10.009),结合“刚柔并济”的设计理念,实现了腈基聚合物电解质加工性能等综合性能的提升。
(二)高安全性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凝胶的聚合物电池在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仍采用少量易挥发和燃烧的碳酸酯类溶剂,在高温或极端条件下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难易完全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锂电池在高能量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苛刻要求。 因此, 开发新型高安全性全固态电解质体系对提升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的综合性能迫在眉睫。针对传统的PEO体系的较低的电位窗口和较差的尺寸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我们采用高电位的氰基丙烯酸酯作为提升电位窗口材料;同时采用热固性的纤维素无纺膜作为刚性骨架,提供尺寸热稳定性和部分改善力学强度,开发出一款力学强度高,电化学窗口宽以及尺寸热稳定性好的高安全性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2014, 4, 6272)。 针对PEO的室温离子导电率较低的瓶颈问题,青岛储能院立足科学问题本身,从影响离子电导率的分子结构出发,结合离子传输机理与动力学传输的多尺度机制,设计出一款无定形的聚碳酸酯基室温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经表征发现:该款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电导率可达到10-4S/cm数量级,电化学窗口为4.6 V,倍率性能较好,室温长循环1000圈容量保持率为90%。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DOI: 10.1002/aenm.201501082)。
该研究团队制备的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用针刺试验验证其安全性能(图2)。通过测试发现:组装的6 Ah大容量三元体系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显示出极佳的安全性能,经四次针刺后,全固态锂电池不起火,不爆炸,这是传统的液态锂电池所无法比拟的。这再次证明我们“刚柔并济”电解质体系的在提升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安全性能的优势。
图2. 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的四次针刺照片
青岛储能研究院采用“刚柔并济”的电解质设计理念实现了在高能量密度聚合物电解质电池关键材料研制方面的一系列进展,并与中天科技公司合作开发大容量高安全动力或者储能用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 Wh/kg)的产业化技术,协力推进高能量高安全的全固态动力电池的产业化。同时研发团队将此设计理念应用于积极探索新一代的超高能量密度的锂空二次电池的开发,且已有可喜进展。(Adv. Science, 2015,DOI: 10.1002/advs.201500092) 。
(以上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纳米专项、中科院青岛能源所135项目支持和山东省前瞻性专题基金支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动力电池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研发方面取得重要阶段进展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08
相关话题/材料 综合 力学 技术 动力
青岛能源所新型石墨炔储能材料研究取得进展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石墨炔,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之后,一种新的全碳纳米结构材料。它由sp和sp2杂化形成的一种新型碳的同素异形体,是由1,3-二炔键将苯环共轭连接形成的具有二维平面网络结构的全碳材料,具有丰富的碳化学键、大的共轭体系、宽面间距、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被誉为是最稳定的一种人工合成的二炔碳的同素异形体。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青岛能源所在仿酶纳米材料研究取得进展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过氧化物酶在制药、临床诊断、生物传感、食品安全、遗传育种、环境保护、化工催化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天然酶存在诸如制备过程复杂、稳定性差等难题。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替代物,仿酶纳米材料(又称纳米酶)具有价廉、稳定性高、表面积大、催化活性强等优势。但是,大多数仿过氧化物酶纳米材料只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活性,这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青岛能源所微藻生物膜贴壁培养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微藻生物膜贴壁培养是实现微藻培养高光效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微藻培养技术研究的热点,但为什么生物膜贴壁培养在生物量生产和光能利用效率方面比传统跑道池方法高得多,其原因尚不清楚。最近,青岛能源所刘天中研究员领导的微藻生物技术团队比较研究了光在传统跑道池系统中和膜培养系统中的传递特性,结果表明20厘米深的典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青岛能源所成功开发钙钛矿薄膜的大面积修复技术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在光-电转换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在短短4年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从9%提升到目前超过20%,已接近多晶硅的水平。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长时间专注于钙钛矿新材料和大规模制备工艺的开发。其能源应用技术分所的研究团队已率先利用甲脒离子代替甲胺离子开发出具有更优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青岛储能院整合科研力量开发固态电池产业化技术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传统液态锂电池电解质体系采用易挥发、易燃烧和易爆的碳酸酯类溶剂,在高温、高电压或极端条件下使用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难易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锂电池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因此,开发新型高安全性全固态电解质电池能大幅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安全性和综合性能,且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青岛能源所提出基于植物激素的微藻生物技术新观点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微量化合物,能从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在极低浓度下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与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非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青岛能源所在具有软质纤维状纳米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经过数亿年的自然进化,自然界形成了众多具有优异高强超韧性能的生物复合材料。其中具有二维几何形貌的纳米构筑单元(如贝壳中的叶片状霰石与骨骼中的片状磷灰石)对这些材料的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合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与性质的二维片层结构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石墨烯片层对电子的二维量子约束效应也使人们的研究兴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青岛能源所在基于生物燃料电池的自供电传感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基于生物燃料电池的自供电传感器具有简易、廉价、不需外加电源等优点,可望在环境检测、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日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物传感技术团队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葡萄糖/氧气燃料电池的自供电传感器,实现了L-半胱氨酸的高灵敏检测,有望应用于临床检测。相关成果发表在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青岛能源所单细胞拉曼流式分选技术取得重要进展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日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研究中心在基于微流控的单细胞拉曼流式分选技术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月5日在线发表在AnalyticalChemistry(ZhangPR,etal,AnalChem,2015). 单细胞拉曼分选(RACS)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活体细胞功能分选技术。与目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储能研究院在电池关键材料表界面开发取得系列新进展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电化学储能电池核心部分由电极、电解质、集流体组成,如何将三部分要素有机整合是提高电池综合性能的关键。近日,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建设的青岛储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结合地方企业技术需求,在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的表界面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NanoEnergy、Electro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