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裴坚
报告人单位:北京大学
报告时间: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下午15:00
报告地点:行政办公楼214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工作经历:
2005.08-至今 |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 |
2001.04-2005.08 |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 副教授 |
2002.01-2002.12 | 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高级访问研究员 |
2001.03-2001.08 | 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
1997.11-2001.02 | 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副研究员 |
1998.06-2000.01 |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
| 高分子和有机固体研究访问学者 |
1995.06-1997.06 | 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 NSTB 博士后 |
裴坚教授于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获第五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2011年获第七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
1、利用新型、高效的合成方法,完成了一系列纳米尺寸单分散树枝状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并对该类新材料体系的半导体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明确了材料结构与其性能的基本关系。
2、建立并发展了一大类功能性自组装微纳结构,提出三维单元自组装及螺旋式自组装的概念,并研究了有机半导体材料在聚集状态下的行为及组装规律。
3、首次将异靛青及其衍生物应用于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的研究领域,发展了新型的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高分子材料。
裴坚教授课题组在从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十几年中,出色地完成了上述的三个主要成果。截止到目前,在基础科研领域发表SCI收录文章IF > 3.0论文129篇,IF > 8.0论文35篇。J. Am. Chem. Soc. 14篇(一篇封面文章),Adv. Mater. 8篇,Angew. Chem. Int. Ed. 2篇,Adv. Funct. Mater. 2篇(一篇封面文章),Chem. Sci. 2篇, Chem. Mater. 7篇。被引用超过5000次,H-index为43。基于三聚茚全刚性树枝状化合物的工作被4篇发表在化学领域影响力最高的Chem. Rev.(IF = 35.970)所引述。有机溶液加工纳米材料的工作被国际光学与光子学协会(SPIE)发表新闻评论。另有9篇论文被Nature子刊、Chem. & Eng. News及Synfacts给予高度评价。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受邀在美国化学会年会、国际材料研究协会年会和国际合成金属大会等国际大会报告10余次,担任国际大会或分会主席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