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生物能源与过程高端论坛——基于二氧化碳的生态材料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07

报告题目:基于二氧化碳的生态材料

报告人:王献红研究员

报告人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报告时间:2013年9月25日(星期三)下午 15:00

报告地点:行政办公楼214会议室

报告人简历:
王献红,1966年生于浙江省义乌市,1988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高分子材料专业毕业。
198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春应化所,师从王佛松院士和景遐斌研究员,从事导电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的研究。1993年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所从事导电高分子研究,1994年至1996年在韩国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工作,从事导电高分子的溶液与熔融加工研究。1996年回到长春应化所后继续开展导电高分子的应用基础研究,1997年被破格评为研究员,1999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科学问题”学术带头人。

王献红研究员曾任科技部“十五” “863” 特种功能材料主题专家、国防先进材料专家组副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春应化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科技部十一五“863” 军工配套材料重大专项专家。
研究领域
研究工作集中在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导电高分子尤其是聚苯胺的功能化和应用、以及分子导线等领域。
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利用研究:主要开展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催化剂设计、聚合方法、聚合物的成型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导电聚苯胺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开展聚苯胺的溶液加工及其在金属防腐蚀、抗静电、电池和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3)非石油路线合成二氧化碳共聚物的研究:主要从糠醛、甘油等植物基原料出发合成新型环氧化物,进而研究它们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反应;
4)分子导线的基础研究:开展基于可组装的官能化共轭齐聚物的精确合成、组装以及电子传输性能的研究工作。
科研活动
从1999年开始承担国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和吉林省科技厅的各类项目,同时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项目主要有:
1)“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2007-20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二氧化碳共聚物的基本问题研究(2007-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2008-201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
4)“以糠醛为原料千吨级合成二氧化碳基塑料(2006-2009)”,吉林省省长特别基金
5)“高阻隔二氧化碳基塑料薄膜的研制”,中国海油石油总公司科技项目
2007.07.10-2007.07.13,作为会议主席在长春主办第3届中日韩生态材料加工会议(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for R&D Clustering among China, Japan, Korea in Eco-Materials Processing)
1999-至今,连续6次参加东亚四国(中、日、韩、俄)先进高分子技术会议并做邀请报告(每两年一次,分别在各国举行)(East-Asia Symposium on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y,已经参加6次)
1999-至今,连续6次参加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并做分会邀请报告(每两年一届,其中2003年为大会报告)
2002-至今,连续4次参加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主办的高分子化学国际会议并做分会邀请报告(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lymer Chemistry,每两年一届)
相关话题/高分子 中国科学院 基础 材料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