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1、报告题目:浅谈分析化学发展,兼谈DNA保护的荧光银纳米簇及其生物分析;2、报告题目: 电化学和生物电化学界面的研究_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07

1、报告题目:浅谈分析化学发展,兼谈DNA保护的荧光银纳米簇及其生物分析

报告人: 汪尔康

邀请人:崔光磊老师、公关实验室杨孟龙博士及张立学博士

时间:2012年10月29日下午14:00-15:00

地点:行政楼214报告厅

报告人简历:

中科院院士、电分析化学的领军人物汪尔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2年毕业于上海市沪江大学化学系,1992-1996年任所长,并曾兼任国家电化学和光谱分析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曾担任《分析化学》主编,RJPAC电分析化学委员会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化学)院士审查委员会委员、评奖委员会委员等

汪尔康从事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研究达50年,在国内外均有影响。他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发现阴离子促使汞电氧化产生极谱氧化波的普遍规律,提出与汞配合及形成汞盐膜的普遍规律。他最早发现铂族元素钌的极谱动力催化波和钌的极谱吸附催化波,并提出其电极过程机理。他在我国率先从事液/液界面电化学研究,提出并建立线性电流扫描法等多种电化学研究方法。他提出离子转移普遍规律,并发展为仿生膜的电化学研究。他较早开展液相色谱/电化学的研究,发展了一系列灵敏选择分析各类通常较难测定的检测物的液相色谱/电化学测定方法。近10年来,汪尔康又在国内早地开展了扫描探针和电化学扫描探针显微学研究,在单晶界面电化学研究方面取得很好的成果。
2、报告题目: 电化学和生物电化学界面的研究

报告人: 董绍俊

邀请人:崔光磊老师、公关实验室杨孟龙博士及张立学博士

时间:2012年10月29日下午15:00-16:00

地点:行政楼214报告厅

报告人简历:

董绍俊,1952年毕业于北京铺仁大学。任电分析化学开放室主任,为研究员、博导。长期从事电分析化学研究,特别在化学修饰电极,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和超微电极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董绍俊自1980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化学修饰电极(CME)研究,在原子、分子、超分子的电极修饰、表征和功能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董绍俊在研究中勇于开拓,提出新的表面合成方法,成功地研制出各类新型CME 90多种。在导电聚合膜研究中,董绍俊小组成功地采用电聚合过程中的掺杂反应研制成电化学传感器。近年董绍俊被聘为国际合成金属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无机物修饰电极研究中,对杂多酸类膜的深入表征和效应研究,获得同行承认并列入国际上有代表性的“4个研究小组之一”。出版《化学修饰电极》专著1部,《光谱电化学方法—理论和应用》专著1部,撰写了《光谱电化学》专论2种(1995年,1996 年分别在美国、英国出版)。

承担过国家、省部委自然科学方面重大任务多项,均取得优秀成绩。获国家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奖5项,均排名第一。出版专蓍部。外文专论5册。专利9项。发表论文400多篇,美国(SCI)检索,被引用1000多次。1998年当选为吉林省首批省管优秀专家。199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在科研中开拓进取,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大会、专题报告30余次,在美、欧、亚洲诸国以及香港和台泫地区讲学80余次。被聘为三种国际权威杂志编委以及美、法两所大学兼职教授。培养研究生70多人,她本人连续4届被中科院评为优秀导师。
相关话题/分析化学 院士 化学 国际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