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国际学术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通讯-生物学》)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贝类遗传与进化研发团队关于牡蛎环境适应演化机制的研究论文“Genome of the estuarine oyst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limate impact and adaptive plasticity”(近江牡蛎基因组揭示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可塑性的作用),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牡蛎种质资源格局形成的影响以及可塑性在其环境适应中的重要作用。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除全球温度升高,不同沿海河口区的盐度差异亦会因为地表径流输入差异逐渐增大。这些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物种而异,而基石物种的种群改变将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重要影响,解析基石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对评估气候变化对河口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是河口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基石性物种,作为滤食性贝类可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和越南等西北太平洋沿海各河口区。因其体型大,生长快速,历史上以牡蛎礁的形式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大河口,是重要的生计渔业。近年来因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陆源污染以及径流量降低等原因,其野生资源量锐减,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零星分布的局面,甚至在部分区域呈功能性灭绝状态。因此亟待对近江牡蛎开展资源修复以及人工改良增殖工作。
现阶段关于近江牡蛎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其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机制研究仍然缺乏。本研究获得了近江牡蛎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613.89 Mb),contig N50为6.97 Mb,是目前已知的海洋软体动物中连续性最好的基因组。此外,本研究解析了我国各大河口区近江牡蛎的遗传结构:大体分为3个地理群体,即北部渤黄海群体、中部长江口附近群体以及南部福建以南海域群体。这一群体结构的形成与我国南北中河口区的温盐梯度、我国沿岸的海流流向、历史上的地质事件以及近百万年来的冰期/间冰期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有关。利用选择性清除分析技术,鉴定出51个具有受选择信号的候选基因,且多数是响应盐度和温度变化的。响应环境变化的高可塑性基因的上游非编码调控区表现出更强的遗传分化,这与近江牡蛎近缘种长牡蛎与福建牡蛎姊妹亚种间的适应分化机制一致。
我国野生近江牡蛎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
该研究揭示了近江牡蛎种质资源格局的形成机制,挖掘了环境适应性的优异基因集,研究结果可为遗传保护单元的划分、种质资源的评估以及优异种质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基于该研究成果,团队正在开展近江牡蛎遗传改良以及修复性养殖与牡蛎礁建设等工作。
中科院海洋所黎奥博士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第一位),李莉研究员和张国范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郭希明教授的大力支持。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先导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优秀青年基金和博士后基金的共同资助。
Ao Li#, He Dai#, Ximing Guo#, Ziyan Zhang, Kexin Zhang, Chaogang Wang, Xinxing Wang, Wei Wang, Hongju Chen, Xumin Li, Hongkun Zheng,Li Li*, Guofan Zhang*, 2021. Genome of the estuarine oyst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climate impact and adaptive plasticity.
DOI:10.1038/s42003-021-02823-6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海洋所研究揭示近江牡蛎种质资源格局形成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2-12
相关话题/资源 环境 遗传 基因 结构
海洋所发现维系海洋涡旋长期存在的能量串级循环结构
海洋中为什么存在如此缤纷多彩的物理现象,又是什么维系了它们在海洋中驻足的“寿命”?这是物理海洋学有待回答一个基本问题。海洋是一个输入-耗散能量级联系统:风在海盆尺度上驱动大洋环流,输入的能量经历多尺度串级,最终在毫米尺度上由摩擦耗散。从海洋能量学的角度看,‘海洋现象’只是能量载体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在深海环境对拉曼光谱定量分析影响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拉曼光谱技术因其快速检测、无损分析、适用于流体环境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到深海极端环境(热液与冷泉)和流体包裹体组分的原位分析中,但其作为分子振动光谱易受到外界温度、压力、盐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被认为无法用于定量分析。前期,中科院海洋所已构建了深海环境下甲烷、二氧化碳、氢气等组分的拉曼光谱原位定量分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在胰岛素基因转录调控通路进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5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许飞副研究员与英国等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以长牡蛎为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证明了长牡蛎中存在Pdx-insulin调控通路,表明关键转录因子Pdx调控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功能可以追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研究揭示俯冲带大洋软流圈结构与大地震关系
4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Geoscience(《自然-地球科学》)在线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董冬冬课题组范建柯副研究员与日本东北大学赵大鹏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团队利用最新的天然地震数据对全球多条俯冲带大洋软流圈结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析成像研究,揭示了俯冲大洋板块之下软流圈的低速不均一性特征,并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台湾-菲律宾地区多板块俯冲系统深部地幔结构及动力学取得系列进展
台湾-菲律宾地区受到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澳大利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周边发育多条俯冲带,形成了多板块俯冲系统,其内部的板块俯冲形态、软流圈速度场等与单板块俯冲系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同时导致复杂的碰撞造山过程及特殊的岛弧火山演化。而目前对上述地质构造现象的解释缺少关键的地震学证据。 近年来,中科院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在裙带菜遗传育种群体构建与性别决定机制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近日,国际藻类学期刊JournalofPhyc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海洋所在大型经济褐藻遗传育种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海藻种质库团队根据裙带菜生活史的特点,提出了构建双单倍体(DH)群体的方法,并研究了孤雌生殖与雌雄同体表型的遗传规律,为海带目褐藻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支持,为揭示裙带菜性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构建完成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变异图谱
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张国范研究组独立完成的论文“Constructionofachromosome-levelgenomeandvariationmapforthePacificoysterCrassostreagigas(长牡蛎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变异图谱构建)”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Ec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发现基因组内简单重复序列在对虾适应性进化中的关键作用
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李富花课题组主导完成的科研论文“Simplesequencerepeatsdrivegenomeplasticityandpromoteadaptiveevolutioninpenaeidshrimp”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nsBiology》在线发表。该研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在贝类基因组演化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杨红生课题组主导,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罗格斯大学、杜克大学等单位合作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ThehardclamgenomerevealsmassiveexpansionanddiversificationofinhibitorsofapoptosisinBivalv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在鱼类复杂性状快速适应性进化遗传机制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11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BiologyandEvolution(分子生物学与进化1区,5年IF13.401)在线发表了海洋所刘进贤课题组关于鱼类快速适应淡水生境的遗传学机制研究最新成果。该研究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鱼类快速适应淡水生境的遗传学基础,为生物复杂性状快速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