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海洋所张荣华研究组在印太跨洋盆和气候-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间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最新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和Climate Dynamics上。
卫星观测显示,在1998年和2010年由厄尔尼诺(El Ni?o)向拉尼娜(La Ni?a)的位相转换期间,赤道东太平洋的海表叶绿素急剧增加,超过其年际变率振幅的三倍以上。目前,造成这种超级浮游植物爆发的原因尚不清楚。热带太平洋是海气相互作用极为显著且初级生产力很高的海区,对全球气候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变异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海洋-大气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了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现象(ENSO),显著影响热带太平洋生态系统、渔业和碳循环等。然而,热带气候-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例如,模式对热带太平洋叶绿素平均态及ENSO的表征和模拟仍然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模式间的差异性。基于此,张荣华研究员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热带太平洋海洋生物引发的加热效应对气候的反馈等研究工作,旨在认识气候-海洋生物过程间相互作用机理,提高多圈层相互作用认知水平和模式模拟能力。
课题组利用多源观测数据、CMIP6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拟试验,发现印度洋变暖在远程触发1998年和2010年赤道东太平洋的超级浮游植物爆发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具体地,在El Ni?o发展年的冬季,印度洋变暖在印太海洋性大陆和热带西太平洋边缘产生东风异常,激发了沿赤道向东传播的上升Kelvin波,于次年春季在东太平洋中抬升营养盐跃层;同时,东太平洋上层季节性增暖和季节混合层开始加深,导致富含大量营养盐的次表层冷水更易卷夹进入混合层。另外,在El Ni?o发生年,热带太平洋气候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显著的年际异常,如伴随着浮游动物摄食压力减弱等。这样,印度洋增暖引发的跨洋盆的远程效应和赤道中东太平洋局地气候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间协同作用促进了东太平洋浮游植物的爆发增长。
上层海洋浮游植物色素(如叶绿素a)吸收进入海表的太阳辐射,并对上层海洋产生显著的加热效应(叶绿素效应)。然而,海洋叶绿素引起的加热对热带太平洋气候平均状态和ENSO的影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课题组自主发展了大气、海洋物理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混合型耦合模式(HCM),并进一步考究大气与海洋间的耦合强度(引入可调参数α来定量化表征)对海表温度模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叶绿素对海表温度平均态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与耦合强度α有关。在弱耦合时(0≤α<1.01),叶绿素效应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变低,而在强耦合时(α≥1.01)则使得SST增暖。在弱耦合情况下,间接动力冷却过程(海洋环流的调整、垂向混合和上升流的增强)主导海表温度的变冷效应。在强耦合的情况下,热带南太平洋叶绿素引起的持续增温诱导跨越赤道偏北风,并在赤道东太平洋转变为异常西风,从而减少蒸发冷却,减弱了间接动力冷却效应,最终导致赤道东太平洋维持海表温度增温。这些研究阐述了热带太平洋海洋-大气和气候-海洋生物相互作用的新机制。
印度洋增暖所产生的远程效应潜在触发赤道东太平洋浮游植物爆发示意图,其中东太平洋局地过程协同作用包括季节性变化(混合层加深和海表增暖)和年际尺度浮游动物低摄食压力
该研究由张荣华研究员、田丰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王秀君教授共同完成。研究获得了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科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的资助。
相关文章链接:
Tian F, Zhang R-H* and Wang X 2021 Indian Ocean warming as a potential trigger for super phytoplankton blooms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from El Ni?o to La Ni?a transitions Environ. Res. Lett. 0–20 Online: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748-9326/abf76f
Tian F, Zhang R-H* and Wang X 2021 Coupling ocean–atmosphere intensity determines ocean chlorophyll-induced SST change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Clim. Dyn. Online: https://doi.org/10.1007/s00382-021-05666-3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海洋所在印太跨洋盆和气候-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间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2-12
相关话题/海洋 地球化学 过程 植物 大气
海洋所发现能单独介导硫化镉纳米颗粒形成的深海微生物酶
5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刊发了题为“Threoninedehydrataseenhancesbacterialcadmiumresistanceviadrivingcysteinedesulfurationandbiomineralization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在海底热液硫化物和玄武岩同位素组成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MarineGeology刊发了题为“Iron,copperandzincisotopicfractionationinseafloorbasaltsandhydrothermalsulfides”的文章,报道了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曾志刚研究团队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中俄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健康合作研究
日前,中国科学院国际伙伴计划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全球变化驱动下的中-俄远东近海生物多样性演变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启动会暨学术研讨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研究员孙松、于仁成、孙晓霞,烟台海岸带所研究员李宝泉,海洋所国际合作办负责人李艳伟,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国家海洋生物科学中心副所长Kon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研究揭示马里亚纳深海-深渊区内潮能量和混合机制
内潮是海洋内部一个重要动力因子,内潮混合可驱动海洋内部营养物质垂向输送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可调制深海层结状态并影响子午翻转环流维持变异。全球内潮转化功率约1TW,其中西太平洋可贡献0.5TW,马里亚纳海域是内潮已知热点区域,但对内潮认识仅局限在上层,而深海深渊区内潮能量耗散分布如何?典型深海海脊-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研究发现地幔柱与洋脊相互作用诱导夏威夷-帝王海山链迁移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研究团队与哈佛大学CharlesLangmuir院士、法国科学院NeilRibe教授团队开展合作研究,发现夏威夷—帝王海山链受到地幔柱与洋脊相互作用影响,改变了部分海山的空间位置,地幔柱的主干并未移动,帝王岛链是板块运动的产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学术期刊《科学通报》英文版(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研究揭示俯冲带大洋软流圈结构与大地震关系
4月27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Geoscience(《自然-地球科学》)在线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董冬冬课题组范建柯副研究员与日本东北大学赵大鹏教授的合作研究成果。团队利用最新的天然地震数据对全球多条俯冲带大洋软流圈结构进行了高分辨率层析成像研究,揭示了俯冲大洋板块之下软流圈的低速不均一性特征,并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揭示俯冲蛇纹岩对琉球俯冲带南部岩浆活动影响
蛇纹岩富含水、卤素、稀有气体及多种微量元素,是俯冲带流体的重要来源,在全球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厘清俯冲蛇纹岩对弧岩浆的物质贡献,对于理解俯冲带物质迁移与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硼(B)同位素是俯冲蛇纹岩的一种有效示踪剂,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曾志刚研究团队与美国伍兹霍尔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所首次发现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和酶
4月2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危险材料》)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超岷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发现能有效降解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和聚乙烯两种塑料的海洋微生物菌群和酶,为获得塑料降解微生物和功能酶、发展降解塑料垃圾生物制品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候选材料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海洋科学领域云平台上线试运行
近日,海洋所海洋大数据中心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研信息化应用工程“海洋科学‘科技领域云’的建设与应用”课题通过技术验收。该课题汇聚海洋所现有基础科学数据资源,整合存储、计算和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了海洋科学领域云平台,构建了综合集成、实时更新、时空覆盖面广、开放共享的多学科海洋科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破纪录15.83米!海洋所自主研发深海装备成果转化结硕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阎军研究团队开创性研发且独有的“中科海开拓”系列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完成装备成果转化,正式入列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 “中科海开拓”系列3500米级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搭载“海洋地质九号”地球物理勘探船,在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