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次时间已过大半。数日间,日月升落,大海沉浮,唯一不变的是“科学”轮上全体人员忙碌的身影。按照作业计划,地球物理探测与电视抓斗是今天的重头戏。
凌晨的后甲板依旧灯火通明,晚22点“发现”号ROV出水后,科考队员立即开始基于ROV的近海底地球物理探测系统和三维激光影像系统的换装工作。科考队员与ROV工作人员密切配合、高效合作,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通宵对设备进行反复调试,做足了ROV下水前的准备工作。
在长基线标定工作完成之后,ROV下潜到目标海底区域开始进行冷泉区新喷口的搜寻工作。在航次首席科学家栾振东等人悉心指导下,地球物理室值班人员认真观察、准确记录,配合ROV控制室、轮船驾驶室,顺利完成了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国内首次应用基于ROV的近海底地球物理探测系统和三维激光影像系统相结合的冷泉与热液喷口搜寻和验证技术方法,寻找到新的冷泉喷涌区,再次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固态天然气水合物,获取到了对该冷泉区的研究具有突破意义的重要数据。

地球物理室一番忙碌场景
地球物理工作进行的热火朝天之时,正值晚间《新闻联播》播出之际,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重大科研成果——“我国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的爆炸性新闻点燃了全船的气氛,一片欢声笑语响彻了南海海域的广阔黑暗夜空!大家倍受鼓舞,身处这样的科研团队,自豪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在ROV出水后开始了后甲板电视抓斗工作,自主研发的电视抓斗定位准确,影像清晰,获取到了冷泉区丰富的生物样品和岩石样品,待取样完成之时,已是凌晨一点,而此时的ROV又要准备下水了,忙碌充实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电视抓斗获取到丰富样品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耕海探洋,我们始终在路上砥砺前行!我们坚信在南海这片辽阔深沉的海域上,“科学”轮定会留下属于中科院海洋所的光辉航迹!
文/张建兴图/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