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科学”号完成2017年西太平洋科考航次返青_海洋研究所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10



“科学”号科考船返回青岛母港  

3月30日,“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完成西太平洋“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科学考察航次,顺利返回青岛。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王辉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码头迎接。



王辉书记等到码头接船  

  航次首席科学家徐兆凯介绍,本次科学考察历时50天,主要开展地质样品采集工作。在全体船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恶劣海况等不利因素影响,完成了55个表层样、11个柱状样、31个CTD和34个底栖生物采样,超额完成了航次任务。 

  “本次‘科学’号科考作业海域位于西风带,常年风力强,海面风浪大,海流情况复杂,作业难度大,我们是第一次在该海域进行长时间科考作业。”徐兆凯说,“在这个海域,基本上都是3、4米的浪,最大浪高达到14米,对船舶本身、船舶操控和海上作业都是极大的考验。”



“科学”号顶着风浪前行  

  “科学”号船长陈修峰说:“面对如此恶劣的海况,并且还要长时间作业,“科学”号也是第一次经历。”他表示,虽然出航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抵达作业海域后,实际情况比预想的还要恶劣。“只能在风浪间隙抓紧一切时间开展作业,期间“科学”号数次避风,最远一次航行了400海里。” 陈修峰说,“船员和科考队员密切配合,‘科学’号在风大浪高的情况下精准动力定位,超强的稳定性,为出色完成航次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七八级风,三四米浪,对于本航次作业来说已是习以为常,由于船舶受风浪影响设备摇晃剧烈,这让后甲板作业变得异常危险。同时,科考队员还要时刻警惕拍打到后甲板的巨浪,虽然有安全帽、安全绳等防护措施,但是在茫茫大海上,面对大自然的惊涛骇浪,一切显得那么渺小和微不足道。



科考队员冒着风浪进行作业  

  “每一次作业,上千斤的设备随着科学号来回摆动,有时会打在后甲板护栏上铛铛作响,我们用双手拉住止荡绳、稳定住设备。为防止发生跳缆,我们站在甲板边缘,在每一个海浪来临时用绳子拉住钢缆,防止意外发生。”航次实验室主任吕亚军仍然心有余悸的回忆。  

  工程技术部是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小伙子,承担着“科学”号船载实验室和设备操控的重任。虽然年轻,但业务水平绝不含糊。他们伴随着“科学”号的航程,从第一次释放CTD、第一次使用A型架、第一次操控ROV……,一次次摸索磨合,一步步坚实走来,现已成长为国内外一流的工程技术团队,是我国海洋科学考察的中坚力量。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相信“科学”号和工程技术部经过此次暴风劲雨的洗礼,定能拨云见日,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上就要下船了,航次首席科学家徐兆凯难掩兴奋的表示,“感谢‘科学’号全体船员,感谢工程技术部,在大家的精诚合作下,我们圆满完成了航次任务。我为‘科学’号和科考团队的表现感到骄傲和自豪!”



全体科考船队员合影  

  “科学”号凭借卓越的性能经受住了恶劣海况的严峻考验,“科学”号科考船队员们再次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科学”号将在中科院海洋所科考船专用码头进行短暂休整,预计4月6号再次踏上新的征程,执行“西太平洋中南部水体综合调查春季航次”科考任务。

文/刘洋 图/陈修峰 徐兆凯刘洋
相关话题/科学 工程 船舶 海洋科学 实验室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我国科学家制成首套真实海底VR展示研究系统_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利用57余万张实测照片和海底地形地貌等资料,于近日制作完成了一套海底VR展示研究系统,用于精细海洋调查研究。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李超伦介绍,这套VR系统的海底虚拟现实场景是基于2016年“科学”号科考船搭载的“发现”号深海缆控潜水器,在南海海底执行“深海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
  • 科学家成功破解深海潜标数据实时传输世界难题_海洋研究所
    新华社青岛1月2日电(记者张旭东)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6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2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成功对两套深海潜标进行实时传输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凡介绍,海洋实时观测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
  • 海洋所稳步推进数据中心建设支撑海洋科学发展_海洋研究所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海洋领域,越来越多的先进观测技术和手段使得科学家获取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深入挖掘、运用大数据资源,将为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2年6月,中科院海洋所开始筹建“海洋科学数据中心”,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主要负责海洋科学数据的收集、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
  • “科学”号起航维护升级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网_海洋研究所
    新华社青岛11月10日电(记者张旭东)我国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11月10日从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起航,随船科考队员将对我国在西太平洋的潜标观测网进行维护和升级。  航次首席科学家汪嘉宁介绍,这个航次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的航次之一,总航程约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
  • 9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海口 交流研讨海洋与湖沼领域重大科学问题_海洋研究所
    11月7日,2016年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学术交流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主题是“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区域响应和未来海洋”。来自全国各分会、专业委员会、地方学会、会员单位和海洋湖泊等科研单位、高校的90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大会。会议现场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陈大可院士、厦门大学焦念志院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
  • 我科学家回收完整记录超强厄尔尼诺海洋观测设备_海洋研究所
    新华社青岛10月30日电(记者张旭东)我国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30日完成为期40天的科考航次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本航次中,我国科学家成功回收了在西太平洋连续工作了两年多的三个压力逆式回声仪,它们记录了最近一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从开始、爆发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航次首席科学家周慧说,压力逆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
  • “科学”号科考船中秋返青 带回大量珍贵样品_海洋研究所
    9月15日早7时许,“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顺利抵达青岛薛家岛码头,历时29天航行2800海里,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本次探究深海极端环境与生命过程的目的,科研人员也及时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庆祝中秋佳节。据介绍,科研人员带回了从冲绳海槽热液区、南海冷泉区1200米至2000米深的海底,获取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
  • 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工奠基_海洋研究所
    9月29日,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工奠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致辞并共同为“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揭牌。  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邓麦村、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王颖,青岛市副市长张德平、高新区工委书记王作安、西海岸新区管委主任李奉利、市政府秘书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
  • “科学”号从青岛起航前往西太平洋和南海探秘_海洋研究所
    青岛日报8月18日讯:昨日下午2点50分,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之一“科学”号在青岛薛家岛码头起航,将先后赶赴冲绳海槽热液区、南海冷泉区探索大海深处的秘密。青岛日报作为首家跟随“科学”号采访的地方媒体,特派记者将在第一时间发回航海日记,多角度呈现海上科考生活。  据悉,“科学”号此次搭载了3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
  • 2016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海洋科学专题营圆满闭幕_海洋研究所
    7月21-27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联合承办的2016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海洋科学专题营在青岛成功举办,圆满落下帷幕。来自湖北、江苏、山西、河南、甘肃、山东等地的100名营员参加了以“畅享海洋科学,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的科学营活动。杨红生副所长介绍海洋所基本情况  开营仪式在中国海洋 ...
    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