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前前教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11-26

张前前


职称: 教授
手机:**
Email:qqzhang@ouc.edu.cn
办公室:化学楼2-203
实验室:化学楼1-104

教育背景
1983.9-1987.7,武汉大学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7.9-1990.7,武汉大学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1.9-2005.7,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经历
1990.7-1995.7,中南民族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
1995.7-2001.1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系讲师
1998.7-1999.8,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化学系访问****
2001.12-2006.12,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05. 8-2005.12,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访问****
2006.12-至今,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奖励
l2000年无机化学I教学评估优秀;
l2004年第一届本科教学优秀奖二等奖;中国海洋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l2005年第一届交通银行教师奖励基金二等奖;
l2008年第一届LG课程教学卓越奖二等奖。

研究领域与兴趣
l基于海洋硅藻硅质壳三维结构的功能新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l海洋浮游植物的荧光分类鉴别技术
l海洋溢油的降解、去向及溯源分析技术
近十年主要课题如下:
(1) 国家863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海赤潮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的荧光分析技术”(2002AA639620),2002年10月-2004年10月,主持。
(2) 国家863国际合作项目:“近海赤潮浮游植物荧光监测技术研究” (2004AA639620),2004年8月-2005年8月,位3。
(3) 国家863基金项目:“赤潮及浮游植物优势种监测海洋激光雷达” (2006AA09Z148),2006年12月-2008年12月,位3,副组长。
(4)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近海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学机制及其预测防治-3——我国典型赤潮高发区重要营养物质的来源、循环过程及其对赤潮形成的影响。(2001CB409703),2002年-2006年,参加。
(5) 中石化项目:“采油微生物代谢产物及中间产物定性定量分析及方法建立”,2002年5月-9月,位3。
(6)中石化项目:“钻井液的生物毒性及其对海域污染的快速评价方法研究”(**),2008年10月-2009年6月,位2。
(7)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室研究基金项目:过渡金属-生命配体系列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比较(SYS200905),2009年9月-2010年12月,主持。
(8) 中海油项目:海上污染物扩散及性质变化模拟实验(**),2010年11月-2011年6月,主持。
(9)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纳米复合固体碱催化废弃植物油快速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研究(2011GGX10401),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主持。
(10)中海油项目:水下溢油行为模拟实验与深水区溢油应急技术研究(CY-HB-12-ZC-121) ,2012年12月- 2014年1月,主持。

研究成果
发表研究论文70篇,教材1本,专利2项目。代表性成果如下:
(1)ZHANG Qianqian*,CHEN Ran, LI Ling.Synthesis of three-dimensional agaric-like biomorphicTiO2by a facile method with Coscinodiscussp.frustule.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2, 11(4):507-510(SCI收录)
(2)韦娜, 张前前*, 杜宗军,张栋梅. 极端嗜盐菌Halomonas elogata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偶氮染料活性兰BRF的条件优化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9): 2091-2096
(3)朱丽丽,张前前*, 安 伟,王春艳. 高浓度同步荧光法鉴别溢油.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3):737-741 (SCI收录)
(4)闫学平, 张前前*, 梁生康,朱福贤, 薛玉志,李公让, 张妍.钻井液及其组分对中肋骨条藻的毒性效应. 生态毒理学报, 2010, 5 (3):368-374
(5)Fan Yang,Qianqian Zhang,Huarong Guo, Shicui Zhang.Evaluation of cytotoxicity, genotoxicity andteratogenicity of marine sediments fromQingdaocoastal areas using in vitro fish cell assay, comet assay and zebrafish embryotest.Toxicology inVitro, 2010,24: 2003-2011 (SCI收录)
(6)HongyuLi, Qianqian Zhang*, Chenjian Zhu, Xiulin Wang.Assessment of phytoplankton class abundance using in vivo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spectra.AnalyticalBiochemistry, 2008,377: 40 - 45 (SCI收录)
(7)Fang Zhang, Qian-Qian Zhang*, Wei-Guo Wang, Chen-Jian Zhu, Xiu-Lin Wang. The application andcomparison of several chemometric methods of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ain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s of metal complexes with DNA. Anal. Chim.Acta,2007,599(2): 199-208 (SCI收录)
(8)唐晓静, 张前前*, 类淑河, 苏荣国, 祝陈坚, 王修林. 活体浮游植物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分析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27(3): 556-559 (SCI收录)
(9)张芳, 张前前*, 陆小兰,江涛,王修林.铜(Ⅱ) -天冬氨酸-咪唑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与比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27(2): 302-305 (SCI收录)
(10)Qian-qian Zhang*, Fang Zhang, Wei-guo Wang, Xiu-lin Wang.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DNA binding studies of a binuclear copper (II) complex with phenanthroline.Journal of Inorganic Biochemistry.2006,100(8):1344-1352 (SCI收录)
(11)Qian-Qian Zhang, Shu-He Lei, Xiu-Lin Wang, Lei Wang,Chen-Jian Zhu. Discrimination of phytoplankton classes using characteristicspectra of 3D fluorescence spectra.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06, 63 (2):361-369 (SCI收录)
(12)Fang Zhang, Qian-qianZhang*, Wei-guo Wang, Tao Jiang, Xiu-lin Wang. Synthesis and DNA binding studies byspectroscopic and PARAFAC method of a ternary copper (II) complex. Journal of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A: Chemistry. 2006, 184 (3): 241-249 (SCI收录)
(13)张前前, 王磊,类淑河,,祝陈坚,王修林. 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特征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26 (9) :1676-1680 (SCI收录)
(14)张前前, 类淑河, 王修林, 于萍, 王磊.浮游植物活体三维荧光光谱特征提取. 高技术通讯,2005, 4: 75-78 (EI收录)
(15)张芳, 张前前*, 祝陈坚, 王修林. 铜(Ⅱ)-苏氨酸-邻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25 ( 9) : 1439 -1442 (SCI收录)
(16)张前前, 类淑河, 王修林, 王磊, 于萍. 浮游植物活体三维荧光光谱分类判别方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10): 1227-1229 (SCI收录)
(17)张前前, 王修林, 祝陈坚. 赤潮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23 (1): 73-76
(18)Qian-Qian Zhang, Ron S.Dickson, Gary D. Fallon, RenukaMayadunne. A comparison of the reactions of pentacarbonyliron with cyclicthioether and related dialkyl sulfides. J.Organomet.Chem., 2001,627,201-205 (SCI收录)
(19)Ron S.Dickson, Gary D. Fallon, Qian-Qian Zhang.Dimeric diphenylzinc adducts with cyclic thioethers. J.Chem.Soc.,Dalton Trans.,2000,13,1973-1974 (SCI收录)
(20)张前前. 无机化学简明教程(中英文).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21)作品登记一项(登记号2004SR11452),位2
(22)国家发明专利:利用海洋微藻快速评价钻井液急性毒性的方法(4.4),位1
(23)国家发明专利:复合固体碱CaO-Al2O3及催化废弃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3.8),位1
相关话题/中国海洋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