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作升*(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3-12


??

杨作升
 称谓: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口海岸带研究所名誉所长
 

  学历与工作简历  
  1960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历任山东地质学院地勘系助教(1961)、山东海洋学院助教(1962)、讲师(1978)、副教授(1985)、青岛海洋大学教授(1989)、河口海岸带研究所所长、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等职。期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1979-1982)、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1989)、日本地调局(1994、1996)访问学者。  
  从事研究工作方向  
  主要从事海洋沉积学及海洋沉积地球化学、陆架及河口动力沉积学研究。现主讲2门研究生的学位课,培养了博士16名,硕士27名。曾担任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一项重大基金第四负责人和一项重点基金第二负责人,两项国家“八五”攻关专题、两项“九五”攻关专题的第二负责人,一项国家“863”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多项委托项目负责人,以及中美、中德、中澳海洋合作项目中方首席科学家,中美、中日、中法合作项目主要参加者。受聘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海岸海岛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沉积与地质环境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多个国内和国际学术组织成员。  
  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荣誉称号  
  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4项、三等奖3项,国家“八五”攻关重大成果一项、“九五”攻关优秀成果一项。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国内外学术团体职务等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南京大学海岸海岛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大洋协会样品库管理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海洋灾害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LOICE/JGOFS委员会执委
中国海岸河口学会理事
青岛市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青岛市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青岛市人才引进协会副会长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
太平洋科技大会(PACON)理事
国际地理学会(IGU)会员  
  在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部陆架海泥质区海洋环境的地质记录》(2003-2006),负责人。
2.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第四课题《黄河三角洲海岸蚀积转换机制和趋势预测》(2003-2007),第二负责人。
3. 国家海洋高技术计划(863)课题“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高精度化探技术”第二子课题《激光单分子海洋油气化探资源评价和预测技术》(2003-2006),负责人。
4. 国家海洋高技术计划(863)课题“滩海油田防护泥沙定向运移控制技术”第二子课题《泥沙定向运移数值模拟技术》(2003-2006),负责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四纪黄土宇宙尘通量的HE同位素研究》 (2002-2004),负责人。
6. 中国大洋协会基金项目《近底雾状层颗粒物组成及其运移示踪的研究》(2002-2004),负责人。
7. 山东省十五攻关项目“巧用海动力治理黄河口工程技术研究”第三专题《黄河口海动力于双导堤工程技术研究》(2002-2004),负责人。
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课题《中国近海典型海域入海物质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环境效应》(2002-2004),主要参加者。  
  发表论著  
  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论文集三本,专著二本。
* 杨作升,1988,黄河、长江、珠江沉积物中粘土的矿物组合、化学特征及其与物源区气候环境的关系,《海洋与湖沼》,19(4):336-346
* 杨作升、郭志刚、王兆祥、徐景平、高文兵,1992,黄东海悬浮体中的有机包膜,《海洋与湖沼》,23(2)2:217-227
* 杨作升、郭志刚、王兆祥、徐景平、高文兵,1992。黄、东海悬浮体向其东部深海区输送的基本宏观格局。《海洋学报》,14,(2):81-90
* 杨作升、陈卫民、陈彰榕、吴光华、曹立华、沈渭铨,1994,黄河口水下滑坡体系,《海洋与湖沼》,25(6):573-581
* Yang Zuosheng and Hu Dunxin, 1995.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on Material Discharge from the Huanghe River to the Seas, the Huanghe Coastal Environment and Delta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Contribution to the Global Change Studies, Edited by Ye Duzheng and Lin Hai. Science Press, Bejing, China.pp.213-217.
* Yang, Zuosheng, Sun, Xiaogong, Chen, Zhangrong & Pang, Chongguang, 1998, Sediment discharge of the Yellow River to the sea: its past, present, future and human impact on it, Health of the Yellow Sea: 109-127, pub. by Earth & Love Pub. House, Seol, Korea..
* Z.S. Yang, J.D.Milliman, J.Galler, J.P.Liu, and X.G.Sun, 1998, Yellow River's water and sediment discharge decreasing steadily,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Vol.79, No.48, P589-592.
* WANG Houjie, YANG Zuosheng, 2001, A Nonlinear RDF Model for Waves Propagating in Shallow Water,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Vol.44 Supplement, p.158-164.
* Yoshiki Saito, Zuosheng Yang, Kazuaki Hori, 2001,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and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deltas: a review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and sediment discharge during the Holocene, Geomorphology, Vol.41, 219-231
* 雷坤、杨作升、郭志刚,2001,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悬浮体的絮凝沉积作用,《海洋与湖沼》,Vol.32,No.3
* 杨作升、范德江、郭志刚、毛登,2001,东海陆架北部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碳酸盐粒级分布与物源分析,《沉积学报》,Vol.20, No.1.
* 胡敦欣、杨作升,2001,《东海通量关键过程》,海洋出版社.
* 杨作升、孙效功、张军、陈彰榕、郭志刚,2002,利用海洋动力输送黄河口泥沙入海的研究,《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李殿魁等著,P131-236,黄河水利出版社.
 
  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鱼山路5号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266003
电子信箱: zshyang@mail.ouc.edu.cn 电 话:**  
?

?


相关话题/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