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乔璐璐(副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6-03-12


乔璐璐个人简历

1.基本信息

乔璐璐,女,1981 年1月出生,博士,副教授。

工作经历:2008 年7 月至今,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从事沉积动力学及海洋工程环境教学与科研工作。

学习经历:1999 年9 月-2003年7 月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大气科学学士学位;2003 年9 月-2008 年7 月于中国海洋大学获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2007 年9 月-2008 年4 月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沉积动力学联合培养。



2.学术专长

以沉积动力学为研究方向,围绕陆架海悬浮体分布特征及输运机制开展工作。近年研究成果揭示了黄河口切变锋生成演化的潮动力控制机制、中国东部陆架海温跃层对悬浮泥沙输运的作用规律、黄海暖流热动力和沉积效应机制等。近年研究方向及兴趣主要集中于河口海岸物质输运、陆架泥质区形成演化机制等。



3. 学术兼职

《海洋与湖沼》、《海洋工程》、《Estuarine Coastal Shelf Science》审稿人



4.承担课程

本科生《海洋工程环境》、《海洋地质概论》

中德研究生《Marine Geology》。



5.代表作

1)发表论文

(1)Pin Li, GuangxueLi, LuluQiao, XueenChen, JinghaoShi, FeiGao, NanWang, ShuhongYue . Modeling the tidal dynamic changes induced by the bridge in Jiaozhou Bay, Qingdao, China.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2014,84:43-53.

(2)QIAO Lulu*, WANG X.H, WANG Y.Z., WU D.X., BAO X.W., MU Lin. Winter heat budget in the Huanghai Sea and the effect from Huanghai Sea Warm Current.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1,30 (5):56-63.

(3)QIAO Lulu*, LIU Yong, CHEN Jiaojie, MA Yanyan, LI Guangxue, SONG Jun. Distribution and its mechanism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s in the southern Huanghai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in summer.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1,30 (5):94-100.

(4)L. L. Qiao*,Y.Z.Wang, G.X.Li, S.G.Deng, Y.Liu and L. Mu. Distribution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northern BohaiBay in summer and its relation with thermocline.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2011,93 (3): 212-219.

(5)L. L. Qiao, X. W. Bao, D. X. Wu and X. H. Wang*. Numerical Study of Generation of the Tidal Shear Front off the Yellow River Mouth.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2008, 28(14):1782-1790.

(6)L. L. Qiao*, X. W. Bao and D. X. Wu. The observed currents in summer in the BohaiSe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8, 26(2):130-136.

(7)SONG Jun*, GUO Junru, QIAO Lulu, MU Lin, YAO Zhigang, LIU Yang, LI Huan, BAO Xianwen, SUN Xiaoyan, GAO Jia. Vertical structure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tidal and residual currents in the northern HuanghaiSe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1,30 (5):14-22.

(8)LI Zhen, BAO Xianwen, WANG Yongzhi, LI Na andQIAO Lulu, Seasonal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water mass and suspended load in North Yellow Sea,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2009, 27(4), 907-918.

(9)乔璐璐*,史经昊,高飞,印萍,李建超. 我国陆架泥质区沉积动力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4,34(3):155-166.

(10)王勇智,乔璐璐*,杨作升,赵美训. 近岸强海流切变锋作用下悬浮沉积物的输送和沉积——以山东半岛东端外海为例,沉积学报,2013, 31(3):9-19.

(11)李建超,乔璐璐,李广雪,刘勇,马妍妍,刘玲. 基于LISST数据的冬季南黄海悬浮体分布.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33(5):13-25.

(12)王勇智,乔璐璐,杨作升,鲍献文. 夏、冬季山东半岛东部沿岸悬浮物输送机制的初步研究,泥沙研究,2012,5:49-57.

(13)王勇智,乔璐璐,鲍献文,李真. 夏季北黄海水体浊度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6):1-8.

(14)王勇智,谷东起,王文海,乔璐璐. 唐山湾潟湖沙坝海域表层沉积物粒级及分布特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sup):131-136.

(15)高飞,李广雪,乔璐璐. 山东半岛近海潮汐及潮汐、潮流能的数值评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2,42(12):91-96.

(16)朱学明,鲍献文,宋德海,乔璐璐,黄必桂,石新刚. 渤、黄、东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与研究,海洋与湖沼,2012,43(6):1103-1113..

(17)王勇智,乔璐璐*,鲍献文. 黄海暖流动力及沉积过程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41,增刊:1-6.

(18)乔璐璐*,李广雪,邓声贵,刘勇,牟林. 夏季渤海湾中北部悬浮体分布,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30(3),23-30.

(19)鲍献文,宋军,姚志刚,乔璐璐,鲍敏,万凯. 北黄海潮流、余流垂直结构及其季节变化。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 40(11):11-18.

(20)乔璐璐*,刘容子,鲍献文,李真. 经济增长下的渤海环境容量预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18(102): 76-81。

(21)乔璐璐*,鲍献文,吴德星. 渤海夏季实测潮流特征,海洋工程,2006, 24(2): 45-52。



2)专著

(1)鲍献文,乔璐璐,于华明,2008年9月,福建海湾围填海规划水动力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21698-4。

(2)鲍献文,刘容子,董树刚,乔璐璐,2010年4月。福建省海湾数模与环境研究——罗源湾,海洋出版社。

(3)刘修德等,本人位次12/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湾围填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013年9月。



6. 重要学术活动:

(1)2006年7月,北京,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作题为“A new three-dimensional model with wetting and drying scheme for floodplain”展板报告

(2)2007年9月,澳大利亚堪培拉,海洋科学论坛

(3)2008年12月,南京,中国科协第18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作题为“Winter Heat Budget in the Yellow Sea”口头报告

(4)2009年2月,台湾,国际海洋数值模式学术研讨会,作题为“Circulat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 due to winter storms in the Yellow Sea”口头报告

(5)2009年7月,桂林,Workshop on sediment dynamics of Chinese muddy coasts and estuaries,作题为“Distribu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in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Bohai Sea in summer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thermocline”口头报告

(6)2010年7月1日-4日,青岛,2010美国滨海湿地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变化学术前沿2010 青岛夏季讲习班

(7)2010年9月25日-29日,青岛,“从冈瓦纳到亚洲:东亚及其大陆边缘演化IAGR”国际会议

(8)2012年10月12-15日,青岛,Workshop on Sediment Dynamics in the Chinese Shelf Seas and Related Biogeochemical Effects,做题为“The effect of thermocline and haloclin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的口头报告

(9)2013年3月7-8日,青岛,第一届中国海洋大学—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大学环境与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Effect of the thermocline on the suspended sediment distribution in the Bohai Sea and Yellow Sea”口头报告
7.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浙闽沿岸泥质带冬季悬浮体的沉积机制”(**),2015-2018,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黄海暖流的沉积动力机制研究”(**),2010-2012,主持。

(3)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半岛近岸悬浮体输运季节变化及其动力机制研究”(BS2012HZ022),2012.7-2014.6,主持。

(4)地调局——“海陆相互作用和海岸带地质灾害研究(中国海大)”(2013-2016),主持沉积动力数值模拟课题。

(5)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冬季悬浮体分布特征及悬浮物质通量”(2013.8-2014.7),主持。

(6)地调局海地所——“海岸带和陆架典型沉积体系沉积动力学数值模拟”,(2012.5-2013.5),主持。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南黄海中部环流沉积体系形成和发育与气候环境演化关系”(**),2011-2014,骨干成员。

(8)国家973计划——“颗粒物源汇效应与沉积记录对海洋物理环境演变的响应”(2005CB422304),2006-2010,骨干成员。

(9)胜利油田——“青东区块海洋环境基础调查”,2009-2010,骨干成员。

(10)中国海洋大学服务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科技支撑研究——“胶州湾岸线变化及其对水沙运动的影响”,2008-2009,骨干成员。

(11)2008国家海洋局公益性项目——“海湾围填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国家标准研制”(**),2008-2010,骨干成员。

(12)2008国家海洋局公益性项目——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以渤海内主要海湾进行案例比较研究(**),2008-2010,骨干成员。

(13)国家908项目——“CJ02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908-01-CJ02)”,2006-2008,骨干成员。
8. 获奖情况

(1)2011年“海洋仪器海上试验与作业基础平台若干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奖单位:国家科技部,本人位次11/15

(2)2013年中国海洋大学第十五届“天泰优秀人才奖”三等奖,本人位次1

(3)2013年“中国北方海域末次盛冰期以来沉积物“源-汇”效应与环境演变”,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本人位次5/10





相关话题/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