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在西太平洋海域开展微塑料专题调查研究_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07

塑料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全球每年塑料产量已超过3亿吨,大量塑料垃圾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并最终以微塑料(尺寸小于5mm的塑料)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使海洋几乎成了一个“塑料世界”。微塑料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持久性强、疏水性强等特点,被海洋环境中的生物吞食后,将影响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同时微塑料表面结合的有毒污染物也可能对生物体产生毒害作用,并会随食物链传递,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塑料污染尤其是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2014年6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年鉴》将海洋塑料污染列为近十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紧迫环境问题之一。2015年,微塑料污染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研究显示,从近岸到大洋、极地,均发现有微塑料的存在并已蔓延至全球海域,微塑料在海洋中的空间分布变化受海流影响较大,海洋中微塑料呈现分布广泛、区域高度集中的现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海洋漩涡带存在大面积的塑料垃圾富集区。国际上对东北太平洋区域开展了大量微塑料研究,而西太平洋区域微塑料调查数据几乎空白。
我国濒临西太平洋,为了解我国近海至西太平洋开放海域的微塑料在水体和沉积物中分布特征和规律,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利用“向阳红18”船首次在西太平洋海域执行以海洋微塑料为主题综合调查航次。该航次于9月25日从舟山出发,10月13日结束,历时18天,该航次的调查手段包括走航ADCP、CTD取样、表层水拖网、表层水走航取样等,同时搭载大气颗粒物中污染物分布、微生物多样性等研究和业务化工作。航次将率先获得该区域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分布情况的一手数据,认识环流对海洋微塑料分布的影响,有利于评估微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效应等,将为我国在处理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提供研究基础与技术支撑。
由“向阳红01”船执行的我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中,率先针对中国近海、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及南极区域进行大尺度范围的微塑料调查。至今,海洋综合科学考察第一航段基本完成,我们走航过程中获得150站表层海水微塑料样品,2个CTD站多层海水微塑料样品,10余站沉积物微塑料样品。

李景喜博士在“向阳红01”船上进行微塑料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走航过程中利用蠕动泵采集表层水,利用筛网富集微塑料样品

样品过滤装置


基金委秋季共享航次采集的东海沉积物样品

拖网方式采集表层微塑料样品

航次中获取的微塑料分析样品

相关话题/海洋 污染 综合 环境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