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三疣梭子蟹的良种选育及规模化养殖”成果通过评价_黄海水产研究所

黄海水产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05


9月25日,由黄海水产研究所、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三疣梭子蟹的良种选育及规模化养殖”成果在北京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评价会由中国农学会组织,林浩然院士担任专家组长。


该成果针对三疣梭子蟹养殖产量低和对环境胁迫适应能力弱等突出问题,从种质资源库构建、良种选育和生态健康规模化养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了我国沿海三疣梭子蟹7个地理群体可分为3个类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较大选育潜力;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三疣梭子蟹活体种质资源保存库,制订了三疣梭子蟹(种质)国家标准;发现了调控生长、渗透压、免疫等关键基因。研发了三疣梭子蟹人工控制定向交配技术,构建了 381个育种家系,确立了核心育种群体最小有效群体含量,建立了三疣梭子蟹家系高效鉴定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确定1个微卫星位点和23个SNP位点可作为生长和抗溶藻弧菌选育的首选标记;构建了首张蟹类中等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定位了25个生长性状相关QTL。培育出我国海产蟹类仅有的生长快的“黄选1号”和抗溶藻弧菌能力强的“科甬1号”2个新品种。构建了三疣梭子蟹亲体地下水节能越冬、高效生态育苗技术,创立了Ⅱ期幼蟹暂养、Ⅵ期幼蟹高雌性比放苗、单个体筐养、软壳蟹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和“蟹-虾-贝-鱼”池塘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等三疣梭子蟹规模化养殖模式。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软件著作权3件、注册商标 4个;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 42篇),出版专著7部;制定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5项,制定技术规范4项。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经听取汇报、审核资料和质询讨论后,评价专家组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生态室 供稿)








相关话题/养殖 生态 技术 遗传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