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黄海所在鱼类性反转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_黄海水产研究所

黄海水产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05


近日,黄海水产研究所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在鱼类性反转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最近在国际著名期刊Genome Research (IF=14.4,2014.24: 604-615)上发表(http://genome.cshlp.org/content/24/4/604.short)。这是黄海所继在Nature Genetics发表半滑舌鳎全基因组文章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黄海所邵长伟博士和华大基因研究院李启业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黄海所陈松林研究员和华大基因张国捷博士为该论文通讯作者。

近几年来,黄海所陈松林带领其团队先后完成了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以及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他们瞄准半滑舌鳎雌雄生长差异巨大以及雌雄比例严重失调的生产实际,开展了半滑舌鳎正常雄鱼(ZZ♂)、伪雄鱼(p-ZW♂)、正常雌鱼(p-ZW♀),以及伪雄鱼和正常雌鱼交配产生的F1 伪雄鱼(f-ZW♂)和雌鱼(f-ZW♀)性腺的全基因组DNA 甲基化测序,绘制了半滑舌鳎单碱基分辨率的全基因组甲基化图谱。研究发现半滑舌鳎性逆转的发生伴随着性别决定和分化通路上相关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进而深入解析了性逆转后性染色体基因表达的剂量补偿机制,发现半滑舌鳎伪雄鱼性染色体缺乏整体剂量补偿现象,但存在一个局部的剂量补偿区域;同时研究发现F1 伪雄鱼继承了父本伪雄鱼甲基化模式,从而首次发现了鱼类性逆转跨代遗传现象。该研究成果为半滑舌鳎伪雄鱼后代更容易性逆转的现象提供了依据,为鱼类性逆转机制的深入解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半滑舌鳎性别控制和高雌性化育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基因组室 供稿)








相关话题/基因 遗传 博士 论文 舌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