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黄海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与克隆”通过专家..._黄海水产研究所

黄海水产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7-12-05

> 2006年12月27日,黄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与克隆”通过了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和青岛市水产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该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






1. 将微卫星DNA检测技术(SSR)用于中国对虾群体遗传参数分析以及“黄海1号”中国对虾家系的谱系认证,用5个微卫星标记(最少用2对)可鉴别5个家系,个体识别率达到100%,并能根据子代的基因型推断出缺失亲本的基因型。






2. 采用RAPD、AFLP 和SSR标记技术对“黄海1号”中国对虾选育过程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遗传多样性呈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






3. 从“黄海1号”中国对虾F6获得了6个DNA片段(Genebank注册号DQ185932 - DQ185937),实验证明其中2个标记转化为可稳定遗传的SCAR标记,分别与生长性状呈正、负相关。






4. 利用RAPD、AFLP和SSR技术构建了“黄海1号”中国对虾遗传连锁图谱,共得到783个分离标记,其中761个标记用于连锁分析。雌性图谱覆盖率为93.4%,雄性图谱覆盖率为81.3%。






该项成果为“黄海1号”中国对虾选育提供了技术支持,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科研处供稿)










相关话题/遗传 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组织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