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由项目首席科学家金显仕研究员及课题负责人窦硕增研究员轮流主持。金显仕研究员介绍了参加会议的专家,会议召开的目的及要求。会上,张学庆副教授、窦硕增研究员、单秀娟副研究员分别汇报了各课题2016年度进展,项目责任专家、项目专家组对各个课题进展情况及具体研究内容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完善了下一步的研究任务和实施方案。此外,会议还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对项目公共航次、项目专刊、项目和课题内部管理事项进行了讨论,为项目的顺利执行提供了保障。
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通过科技部任务和财务中期评估,在渤海执行了9个大面调查航次及12个渤海三湾、黄河口、辽河口的专项调查航次,获取了丰富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在认知我国近海渔业种群早期补充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认知了渤海环境条件对早期生活史生境形成及种群繁育的贡献和作用,建立了关键生境研究的方法和渤海NPZD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系统分析了渤海渔业资源结构及其补充群体的演替过程,筛选了莱州湾生态关键种,量化了莱州湾食物网的长期变化;阐明了渤海典型或新型污染物在食物网上的传递和生物放大作用及其对渔业种群的生态毒理作用;提升了对中国对虾放流补充群体的分散过程、褐牙鲆补充群体被捕食及其驱动基础等科学问题的认知层次;反演和构建小黄鱼的生活史及其洄游历程。另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并吸引国外优秀的科学家参与,已经形成了一支渔业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优秀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