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术型硕士生)

上海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4-05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学科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坚实的语言学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趋势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能独立从事专题研究的高级人才。毕业后能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系统学习并掌握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等各种理论和方法(包括:语言哲学、语言学流派、语音学、音位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语料库语言学、翻译学等)。2、深入学习并掌握语言学的描写方法,使自己懂得语言学训练的深刻内涵。3、全面了解语言学的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文学语言学、言语交际学、语言教育学、机器翻译及工程学、网络语言学、社会心理修辞学、篇章语言学、话语分析等),使自己对语言及其相关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建构一个良好的语言百科知识网络,为语言研究打好基础。4、学会按一定的理论线索收集、整理、分析语料,为作原创性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5、学习并进行语言学原著的口译和笔译实践,提高理解语言学原著的能力。6、熟练掌握第二外国语,使之成为有效的交际工具和解释对象。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科研工作,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技术。

二、研究方向

1、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语言哲学、句法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语体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自然语言理解、发展语言学等。2、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ESP/EST教学、语言测试学、口语学、外语写作研究、外语实用理论研究、语言教育学等。3、修辞学:西方修辞学、中西修辞比较研究、演讲学、修辞学理论应用研究等。4、翻译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跨学科研究。5、跨文化交际:语言与文化研究、中西文化对比研究。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5年。从事科研工作和撰写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两大类。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至少应完成总计30学分的学习任务,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非学位课中允许跨学科选修,学分不超过4学分。课程学习期间,必须完成规定学科著作的阅读,课程学习结束后,参加中期考核(口试)。通过考试后,才能进入论文工作。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教学实习(生产实践)课程是指15-20学时教学辅助工作或相当的生产实践工作。教学实习(生产实践)的情况经相关负责人考核合格,以1学分计入总学分之中。该门课程应于中期考核前完成,并填写好相关表格提交至各学院。学术讲座及学术研讨,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讲座,并且在《学术讲座及学术研讨记录本》上做好相应的记录。结合学科特点和研究方向,于第4学期由学院或学科组织完成15分钟公开PPT讲座,并完成相应论文类作业提交。 五、学位论文

研究生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词(英语)。学位论文包括内容概要、目录、文章主体、注释和参考书目五部分,内容概要需附中文译文。学位论文该体现作者的独特见解,且内容翔实,有理有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语句通顺,无严重的语法错误,格式规范,不能有抄袭现象。1、论文调研:从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第1-2周。2、论文开题报告:第四学期第3-4周。3、论文初稿:第四学期期末。4、论文二稿:第五学期第5-6周。5、论文三稿:第五学期第9-10周。6、论文最后定稿及打印成文:第五学期第12周。7、论文送市评审:第五学期第13周。8、论文送答辩委员会评阅:第五学期第15周。9、论文答辩:第五学期第18周 (春节放假前)或第六学期开学初 (具体时间导师决定, 但必须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学位授予事宜之前)。答辩事宜原则上由导师负责。如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答辩,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工作。 10、硕士研究生除完成学位论文外,在答辩前必须达到学校关于外语水平和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利)的要求。

六、其它说明

未打﹡者为专业基础课,打﹡者为专业课,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研究方向,在打﹡的专业课里至少选4门课。

附表、课程设置明细
选课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季节 必修
学位课 32000008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00 春秋
学位课 15000002 第二外语(基础部分) 54 1.00 秋季
学位课 15000003 第二外语(阅读/测试) 54 1.00 春季
学位课 15000004 第二外语(听说) 36 1.00 秋季
学位课 15000101 普通语言学 36 2.00 秋季
学位课 15000030 应用语言学 36 2.00 秋季
学位课 15000033 西方语言学流派 36 2.00 秋季
学位课 15000001 学术与学位论文写作方法 36 2.00 秋季
学位课 15000113 语用学* 36 2.00 春季
学位课 15000106 词汇语义学* 36 2.00 春季
学位课 15000024 修辞学* 36 2.00 春季
学位课 15000017 句法学* 36 2.00 春季
学位课 15000025 对比语言学* 36 2.00 春季
学位课 15000126 认知语言学* 36 2.00 春季
学位课 15000124 专门用途英语/外语教学* 18 1.00 秋季
学位课 320000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0 春秋
非学位课 92000002 学术讲座及学术研讨 4 1.00 春季
非学位课 92000001 研究生教学实习(生产实践) 18 1.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152 语言测试学 36 2.00 春季
非学位课 15000156 篇章语言学 36 2.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157 文体学 36 2.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148 西方文论 36 2.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153 社会语言学 18 1.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154 翻译学 18 1.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121 第二语言习得 18 1.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138 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18 1.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110 修辞批评 18 1.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036 跨文化交际学 18 1.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037 澳大利亚文学 18 1.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018 英美文学 18 1.00 秋季
非学位课 15000038 英语戏剧研究 18 1.00 秋季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