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科创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高校学科建设策略思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5

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科教中心,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在基础研究、顶尖研发机构、重大项目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强化。2015年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旨在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快培育战略性科技力量,优化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机制。
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拥有众多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和学科平台,且其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密切联系。目前上海市已经拥有比较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39所本科院校,其中有复旦、同济、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等8所知名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截至目前,共有14所高校、57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对照世界通行的论文评价指标工具,目前上海高校学科领域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百分之一行列的有108个、前千分之一的有14个。
那么,当前上海高校及其学科体系应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发展,以成为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引擎?根据《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中提出的基础研究、战略性科技力量、重大项目等政策重点,上海高校需要在以下方面继续着力推进:加强前沿科学研究和优势学科建设,通过汇聚学科优势,优化调整学科布局,推动以学科交叉与协同为主的科技创新,形成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学研协同机制和互动新模式,促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面向未来,上海高校学科建设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着力推进:
一是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上海高校要面向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要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布局,形成厚重理科的强大基础,在数学、物理、化学、海洋、生命、材料等学科领域形成前沿与领先优势,争取实现基础研究“从0到1”的不断突破。要优化工程技术学科的建设布局,发展支持国家战略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学科,尤其需要抓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分工重塑的历史机遇,及时布局突破关键产业和技术的学科,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等,引领产业升级、服务国家与区域的创新创业新格局。此外,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金融、航运、贸易等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高校学科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应密切对标上述需求。
二是进一步汇聚学科优势。上海高校数量众多,学科建设各具特色。上海高校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与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的需求,整合资源,重点规划,以点带面,建构优势特色学科群。要创新机制,加强学科汇聚,通过群体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联合和交叉,发挥其优势、特色和效能,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整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依托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充分整合政府和高校内部资源,精准投入,重点建设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学科,以开拓科技研究前沿,支撑重要研发基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提供学术与研发的高质量特色平台。优势学科汇聚是一个长期建设过程,需要政府和高校搭建支撑平台,创新机制体制,汇集一流人才,优化管理与提高投入。
三是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与协同。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是群体技术创新的产物,学科交叉协同已经成为科学发展、核心技术突破的必然趋势。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当前上海市有三大重点攻坚领域: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这三大领域都需要具备多学科背景以及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研究者相互协作、群策群力。因此,上海高校除优化自身学科布局、汇聚优势学科外,更要加强高校之间的学科共建与合作,强强联手、相互增益。同时,高校也需强化与企业、政府的联系,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交叉学科平台的建设与运作需要深度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高学科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
(作者分别为我校发展规划部部长、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相关话题/学科 上海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上海学生民乐联盟大师班系列之——竹笛演奏家唐俊乔教授大师直播课举办
    近日,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艺教委指导,同济大学艺术中心主办并专题开设的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2020年上海学生民乐联盟云大师班系列”课程在B站直播。本次大师课主题为《中国笛乐文化赏析》,旨在传播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了解竹笛的历史沿袭、基本演奏技法,赏析中国竹笛发展过程中流传的经典作品,并对具有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上海教工足球协会一届一次理事长会议召开
    6月16日上午,上海教工足球协会一届一次理事长会议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工会俱乐部召开。上海市教育工会专职副主席陶文捷,上海市教育工会宣教文体部负责人顾红、陈晓丹,各片区副理事长等出席。在交流发言中,各位副理事长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此次会议还讨论了赛制、比赛周期、赞助商等五项议题。审议通过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④|十年磨出一把好剑
    “项目成果广泛应用于十个省市的公路道路,总体应用里程超过10000公里,用户反应良好。”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作品——路面多维高频检测装备和智能养护技术及应用的牵头人、我校交通学院杜豫川教授告诉记者。驾车出行是现在众多百姓出行的日常方式。但你想过没有,路面不整、路况糟糕会给你的爱车带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跨学科探寻音乐表达前沿,“对话”隋歆钢琴新媒体沉浸式音乐会进行
    近日,上海之春校园行系列活动之“对话”隋歆钢琴新媒体沉浸式音乐会在云端上线。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与表演系隋歆老师担纲主讲人,艺术传媒学院传播系助理教授朱永宁老师担纲本次音乐会技术呈现指导,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形式新颖、丰富精彩的视听盛宴。本场音乐会中进行演奏和多媒体制作的演职人员均为我校教师及在校生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陈杰校长赴上海中学为学子演讲《星空大地,同学同济——人工智能赋能成长之路》
    近日,我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赴上海中学,在学校大礼堂为学子作了题为《星空大地,同学同济——人工智能赋能成长之路》的主题演讲。讲座由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主持。陈杰首先为同学们分析了未来中国面临的人才、科技、产业几大竞争与挑战,向同学们介绍了同济大学的发展概况。他以一幅幅生动照片,讲述了同济大学建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同济大学档案馆荣获“上海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
    日前,2020年全市档案工作推进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上海市档案局对近年来全市档案系统工作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济大学档案馆被授予“上海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此项评选表彰工作每四年举行一次,我校档案馆已连续两届获此殊荣。近年来,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上海高校国际青年论坛启动,同济大学5个专场开讲,打造国际青年的学术“嘉年华”
    5月30日晚,上海高校国际青年****论坛启动仪式在上海人工智能岛(同济大学)举行,来自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国际一流专家****和1000余名青年****通过网络平台同步视频参会。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分别发来视频致辞。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市人才办主任冷伟青,市教卫工作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同济大学第五届国际青年论坛主论坛开幕,22场学院学科分论坛开讲
    5月30日上午,以“同绘蓝图·济托未来”为主题的同济大学第五届国际青年****论坛主论坛以视频方式拉开帷幕,数百名海内外青年****齐聚“云端”,开展学术交流,也藉此走近同济、了解同济。校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常务副校长伍江,副校长吕培明、顾祥林出席设在逸夫楼的主论坛线下会场。伍江主持论坛。方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讲述音画的巧妙融合,“上海之春”校园行系列活动之“电影中的当代音乐”云讲座举行
    日前,“上海之春”校园行暨同济大学艺术成果展示季系列活动之“电影中的当代音乐”主题讲座通过Zoom会议室举行。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郭怡然老师开讲,320余名师生在线聆听了本次讲座。郭怡然简要介绍了当代作曲界的部分大师和流派,并以其作品在电影中的运用为例来分析音画间的相互交融,向在线听众讲解了现当代先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③|助力提升城市功能和空间品质
    5月19日,上海市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我校常务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伍江教授领衔的“超大城市高密度既有城区有机更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具有理论开创性和多方面的技术先进性,实现了城市更新规划建设与工程实践重要技术突破,为新时代的城市有机更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