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专家齐聚我校共同研讨“‘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5

11月29日,由同济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同济大学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承办的“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副校长吕培明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上海社科院、前滩综研、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与会,共同围绕主题进行了系列主题发言和深入研讨。研讨会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强主持。

吕培明表示,“双循环”背景和创新策源能力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开展相关研究对国家和上海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济大学有条件和能力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研究。

在主题发言环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万劲波以《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为题,从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三个方面作了汇报,认为中国必然经历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向以创新引领为主的战略转变,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何万篷分享了海外智库关于人才流动、人才布局重构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中国通过多源多维多层次的外部大循环,已成为流量经济和经济流量中心,全球的研发重心正在东移,上海要发挥外循环(国际循环)、主循环(国内循环)、小循环(近邻循环)、市域循环(集成循环)的动能,聚力配置全球人才资源,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才能有力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任声策通过研判国际新形势和技术新趋势,总结了新发展格局下科技创新模式的调整与变革,分析了上海在科创中心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经济双循环的关键变化会迅速传导给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发展格局既要拓宽获取提出创新问题的渠道,又要加快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提升前沿科学问题解决能力,还要调整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结构,完善治理体系,强化自主创新的文化支撑。

随后,与会专家****围绕“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进行了深入讨论。上海市科技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王建平表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一项任务,政府仍需改进政策导向,助力上海在生物医药、芯片等优势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上海应构建良好的科技人才生态,精准实施人才支持政策,推动上海、长三角乃至更大区域的创新发展。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所所长沈桂龙认为,全球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当前疫情导致人才流动困难,进一步增加了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难度。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出台相关政策会对人才形成“虹吸效应”,需要通过线下短距离社交方式形成边缘突破,形成集成效益和综合优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姚凯认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需要注重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与引进,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上海应加大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持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注重人力资本引进、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循环的良好生态构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尤建新指出,人才生态不仅要有助于战术类人才的培养,更要关注战略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要注重对人才全息思考能力的培养。人才争夺也应换位思考,只有搭建了良好的人才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的集聚,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人才高地。

文汇报社理论部主任杨逸淇提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基础研究投入、创新主体作用和高新企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何促进青年科学家产生更多创业机会仍需深入思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规划处处长汤东英表示,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2020年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人才、原始创新策源能力以及新的发展格局下科技如何更好支撑引领发展,是值得科技管理部门和整个科技系统进一步深层次思考的重点议题。解放日报社思想周刊兼上观新闻主编王多认为,技术收割与技术原创相结合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好思路,科技创新溢出效应与科技原创在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同样重要,科技原始创新投入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和政府。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处处长韩元建表示,上海创新策源能力建设的成效难以衡量,只有当上海在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时,上海才真正具备了策源能力。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文泳认为,上海策源能力提升关键在于人,要为促进人才安心做研究提供硬环境和软环境。部分优秀人才拿不到资源、科技资源配置过于集中于少部分人等问题值得关注,上海应注重发现人才,找出一流人才,促进资源均等化发展。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正处级调研员朱咏认为,人才生态构建对科技创新至关重要,打造优质的基础生态环境,让年轻人能够心无旁骛做研究十分重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陈志成认为,创新策源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和拥有,但上海在顶尖人才数量和人才生态构建方面还存在教育与产业匹配度不高等问题,应把企业和高校打通,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体系。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蔡三发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上海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投入,打破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传统“冲排名”的建设模式,构建以“问题导向”为主的新建设机制。针对上海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布局一些高峰高原学科,推动上海科技创新的重点突破,并通过长三角一体化推动长三角“双一流”高校协同创新合作,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策源能力提升。

会上,我校任声策教授的《2020我国主要省会及地级市高成长科创企业培育生态指数》、法学院马军杰博士的《2020上海市高成长科创企业发展指数成果》等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的成果发布。
我校文科办公室主任刘淑妍向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她表示,同济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将助力更多教师和智库****开展深度的决策咨询研究。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施骞表示,“双循环”背景下上海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问题,教育至关重要,他表达了与上海市科技管理干部学院等与会单位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的意愿。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严军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此次研讨会为各方搭建了交流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持。与会专家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对解决全球科创中心城市建设和“双循环”中的重要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希望在同济大学的支持下,共同办好这个平台,让学界更懂政府,让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


相关话题/上海 创新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我校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优胜杯”,6项目获奖
    11月22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和市学联联合主办的2020年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展示暨人民建议征集高校实践项目推介会举行。我校共有6个项目在“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并以优异成绩捧得大赛“优胜杯”。20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我校学生在第十四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中荣获1金1银1铜
    11月26日至29日,第十四届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举行。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林垂毅、杨田和张静代表同济大学参赛,分别取得1金1银1铜的佳绩。上海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由上海市教委主办,旨在旨在检验近年来各高校本科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交流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探索培养创新型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十年,同济智慧助推上海打造全球“设计之都”
    ——“上海-佛罗伦萨中意设计交流中心”揭牌成立,成为中国首个海外设计产业基地。(2014年)——上海中心大厦竣工,成为建筑设计新标杆、上海第一高楼、中国地标。(2016年)——黄浦江两岸滨江开放空间景观、照明、市政设计全面提升,“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2017-2020年)——上海市设计学IV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我校学子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
    11月17日至2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同济大学2支学生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我校学子获大赛金奖1项、银奖1项及铜奖3项。在本次大赛高教主赛道中,汽车学院2017届硕士毕业生舒强团队的“同驭汽车——线控制动系统行业领导者”项目,以师生共创组排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设计创新中心
    11月20日,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在同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建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台州黄岩设计创新中心”揭牌。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海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周凌翔,市政府秘书长陈春,同济大学校长陈杰、校党委副书记吴广明等出席签约仪式。黄岩区委书记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世博盛会、人民健康、民生工程、创新高地,“同济智慧”助力浦东抒写城市生活最美华章(社会事业篇)
    大跨桥梁、纵横路网、高速磁浮线、超高层地标……回望30年,同济人主动担当作为,不仅为浦东开发开放、城市建设贡献了众多专业智慧,他们还以创新手笔,在浦东3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烙下了深深的“同济印”,助力浦东抒写城市生活最美华章。近2千人次深度参与2010上海世博会进入历史的长河,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博士受聘担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
    11月13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前任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FrancisGurry)博士受聘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名誉院长仪式在上海举行。高锐博士通过视频连线出席仪式。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发来贺信,上海市政府副市长陈群、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并用英语致辞。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打造多维心脑血管疾病科普体系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达3亿,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为何让人谈‘虎’色变?因为它有‘四高一多’——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且并发症多。”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范理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人民日报】校长陈杰院士: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
  •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来校访问
    10月22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来校访问,校长陈杰、校办及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见。李开复表示,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同济大学,学校在各领域建树颇丰,令人印象深刻。他简要介绍了自2009年创新工场创办以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消费和互联网、B2B&企业升级、教育、医疗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