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海洋化学学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同济大学 /2013-01-27

培养方案基本信息

一、简介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1982年恢复学位制后,首批获得海洋地质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成为当时国内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1991年批准设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1992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实验室为开放实验室,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部委级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2005年,该实验室升级为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专业从获准建立开始,就获得教育部“211”工程和“985”计划的优先支持。本专业现有教师7名,其中教授1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目前正在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和中国大洋专项等课题。
本专业学术方向是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以关键海洋化学和地球化学现代过程及其机理为研究目标,在高度交叉应用化学、地质和生物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将高精尖的海上现场(原位)探测、室内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三者有机结合,强调知识和命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成为以技术研发和科学创新相结合为优势、与国际海洋化学学科前沿接轨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海洋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能够运用本专业基本研究方法解决海洋科学和地球科学问题,具备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海洋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生一般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部门从事科研、生产、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研究方向
1、化学海洋学
2、海洋地球化学
3、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4、实验地球化学
5、生物地质学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对于确认有可能成为优秀学位论文作者的研究生,其论文工作延长的时间及待遇另行处理。对部分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学位论文符合申请答辩要求的研究生,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答辩、毕业并申请学位。

五、学分要求
硕士生课程全部实行学分制,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6学分,专业学位课12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六、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已知知识,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必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论文选题报告、论文计划、论文评审和答辩等)应齐全。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对研究课题有新见解。
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在公开出版(指国内外有正式刊号)的专业相关领域的学术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用汉语撰写,也可用英语撰写,但必须在学位论文中附加详细汉语摘要。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参加校学位办公室组织的上海市学位办的双盲检查。


七、课程信息

Attachments:
Download this file (1.doc)培养方案课程信息 [海洋化学] 103 Kb
相关话题/海洋 化学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