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汤永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2

汤永净
女, 博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ytang@tongji.edu.cn
86-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00092
英文主页(Resume)


主要研究方向:
既有结构耐久性、古建筑结构耐久性研究
隧道与地下结构耐久性主要研究隧道设计和运营过程中的自身及周边地下结构的耐久性问题。重点研究杂散电流、结构不均匀变形、地下水及土壤中的有害离子渗透和碳化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历史建筑结构的修复与加固主要研究历史建筑(包括古建筑)结构的材料在环境变迁条件下的风化时变规律、风化程度评估、历史建筑结构抗震及稳定性评估、历史建筑结构修复与加固的优化方法。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教学工作
奖励与荣誉
学术兼职
研究生培养
其他




教育经历

博士(1994-1996)同济大学 岩土工程 获工学博士学位
硕士(1991-1994)同济大学 结构工程 获工学硕士学位
本科(1984-1989)同济大学 工业与民用建筑 获工学学士学位
主持

在研项目
(1) 环境变迁对中国砖石古塔风化影响机理细观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负责人 2013.1~2016.12
(2) 安徽省和县猿人遗址抢险加固方案,安徽省和县文物管理局 负责人 2012. 2~2015.2
???????已完成项目
(3)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和稳健神经网络法的古建筑结构安全控制,科技部 负责人2002.04~2004.12
(4) 名居的剩余寿命评估,科技部,负责人 2004.06~2006.12
(5) 土木工程测试数据分析与优化,教育部,负责人 2002.03~2002.12
(6) 信息扩散理论与古建筑结构安全保护,教育部,负责人 2004.01~2004.12
(7) 武汉轨道交通置地广场A区主楼桩基设计与加固设计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人 2012.7~2014.1
(8) 砖石古塔结构稳定预期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负责人 2009.1~2011.12

参与

(1) 支挡型地层开挖荷载传递率,上海市教育基金会,参与 1998.09~2002.05
(2)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课程建设,同济大学,参与 2002.10~2005.10
(3) 多层、小高层住宅补偿基础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上海市建委,参与 1999.08~2001.12
(4) 软土地区超深基坑的水土压力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 2001.01~2004.12
(5) 现代预压气沉箱施工工艺与设备研究,上海市科委,参与 2004.11~2006.12
(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城市地下空间建造技术研究 子课题:城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改扩建、施工技术研究,科技部 参与 2006.01-2010.12
(7) 地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耐久性与使用寿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 2007.01~2010.12
(8)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性能形成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参与 2009. 1~-2012.12
(9) 武汉轨道交通钟家村站及相邻区间关键技术研究 参与 2010.1~2011.12
论文

论文发表:
[1] 地铁零换乘[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
[2]Deformation of compensated piled raft foundation with deep embedment in super-tall buildings of shanghai[J],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2014.
[3]121-story Shanghai Center Tower foundation re-analysis using a compensated pile foundation theory[J],Struct. Design Tall Spec. Buil., 2013.
[4]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composite pile foundation[J],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proceedings of ICE,2013.
[5]多遇地震下古建筑地基土体振陷特性实验[J],同济大学学报, 2012.
[6]气候对中国古塔塔砖材料性能劣化影响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2.

专利

(1)建筑结构风化深度测量装置,专利批准号:5.6
(2)砖石古建筑风化性能的测定方法,申请号:9.9
(3)一种基于圆拟合的塔倾斜测量方法,申请号:3.6
著作

1 土木工程英语,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参与
2 地下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与
3 基础工程复习与习题全解,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
4 土力学复习预习题,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主编
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参与
6 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教程,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作者排名15或以上
主讲课程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本科生)、地下结构最优化方法(研究生)
结构加固与修复(中国意大利历史建筑双学位研究生)
主编教材

1 土木工程英语,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参与
2 地下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与
3 基础工程复习与习题全解,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编
4 土力学复习预习题,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主编
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参与
6 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教程,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作者排名15或以上
科研奖励

(1) 同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教学的改革方案获得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
(2) “特殊环境下超大型逆作法综合施工技术研究”获上海市科研进步三等奖
教学奖励

(1)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 2005年度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2) 《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 2006年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3) 本人为主讲之一、顾祥林教授带队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获上海市优秀二等奖。
(4) 本人为主讲之一、顾祥林教授带队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获国家精品示范课程称号
1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 理事 2004~2012
2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2010至今
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 2003至今
4 ICOMOS(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分会会员 2013至今
历届学生

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24人,在读研究生3人
与杨林德老师一起指导博士研究生1名
国际学术交流

1、2011, 意大利
2、2007,2010 加拿大
3、2004,美国
4、2003,2002, 2000 波兰
课题组简介

课题组研究方向为地下结构耐久性和古建筑结构修复。自2002年以来,主讲课程十多门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现主讲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本科生)和地下结构最优化方法(研究生),2015年开讲结构加固与修复(中国意大利历史建筑双学位研究生)。课题组培养研究生24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其中文化遗产保护领域2项负责,地下结构耐久性领域3项参与),负责或参与完成科技部、教育部、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基金会、同济大学等科研课题十余项,负责完成 横向科研项目4项;主编或参与著作5本,专利技术3项(实用1项、发明2项),研究论文相继在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以及同济大学学报、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等期刊发表。承担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以及振动与冲击等学术期刊评审等社会服务。分别获得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科研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 等奖励。

期刊论文评审

1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2 振动与冲击
3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4 浙江大学学报
5 山东大学学报

相关话题/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