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闫治国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2

闫治国
男, 工学博士,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yanzguo@tongji.edu.cn
86- / **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00092
英文主页(Resume)


主要研究方向:
隧道与地下空间防灾与安全(地下结构高温力学行为;火灾通风排烟;火灾安全智慧服务);
结构材料智能自修复(微胶囊自修复;自修复混凝土微细观力学模型及性能的多尺度描述);
隧道与地下工程新型结构设计计算理论与试验技术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教学工作
奖励与荣誉
学术兼职
研究生培养
其他




教育经历

2003年-2007 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工学博士(博士论文获全国优博提名奖)
2000年-2003年,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工学硕士(免试推荐)
1996年-2000年,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4年8月,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UK(英国华威大学),访问****,合作教授:Dr. Stefano Utili
2013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高等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
2011年1月-2012年1月,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合作教授:Prof. J. Woody Ju
2007年12月,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短期访问研究,合作教授:马国伟教授
2007年7月-至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微胶囊自防火隧道混凝土衬砌高温力学行为研究(**),2016.1-2019.12,主持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隧道结构混杂纤维混凝土高温损伤及力学性能的多尺度微细观描述与计算方法(14PJD034),2014.9.1-2016.8.31,主持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饱和软土地层盾构隧道结构火灾高温热力耦合行为研究(15ZR**),2015.1.1-2017.12.31,主持
上海市路政局:《道路隧道消防养护技术规范》编制,2015年 11月1日 至 2016年10月 30日,主持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道路隧道消防养护技术规范》,2015年 11月1日 至 2016年10月 30日,主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学科交叉类):纤维增强水泥基衬砌复合材料高温热效应的微观机理与定量分析方法,2015.7.1-2016.12.31,负责人:陈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闫治国(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基金:顶部开口型自然通风隧道火灾动力学特性与演化规律(SLDRCE14-B-30),2014.9.1-2017.9.1,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火灾高温下大直径装配式衬砌结构体系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2009.1-2011.12,主持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耐火方法研究(子项),2008.7-2011.6,主持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长大隧道火灾纵向快速疏散关键技术研究()——长大道路隧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及温度场分布研究,2011.12.1-2013.12.31,主持
内蒙古交通科技项目:半干旱寒区弱质围岩公路隧道质量控制技术研究(NJ-2012-19),2012.6-2014.12,主持
同济大学青年英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计划):纤维增强隧道管片接头火灾高温力学行为理论模型及试验研究, 2012.1-2013.12,主持
光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金:水泥基智能自修复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机理研究,2010.7-2013.6,合作主持
上海城投原水有限公司:大口径JPCCP原型管结构及密封性能试验与模拟顶进试验研究,2014.10-2015.10,主持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大断面管幕-箱涵顶进应用技术研究(TSYXN-MJ/QT-SJ-2015-W008),2015.11.1-2016.12.31,主持
长沙市城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长沙市桐梓坡路至鸭子铺通道运营防灾与疏散专题研究咨询及灾人员疏散仿真分析研究,主持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专项研究科研项目: 越江隧道火灾预警及运营环境控制技术研究(2014-C-1-03),2014.8-2015.12,主持

参与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2011CB013800),2011.11-2016.8,主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火灾高温下隧道周围软黏土力学行为与荷载分布研究(**),2010.1-2012.12,主研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市地下空间防灾减灾技术研究(2006BAJ17B04),2007.1-2010.12,主研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工程化技术开发(2006BAJ27B05),2007.1-2010.12,主研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超大特长越江盾构隧道建设核心技术研究(2006AA11Z118)——长大隧道火灾特性、防火抗爆技术专题,2006-2008,主研
西部交通科技项目:滇藏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2011.1-2013.12,主研
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山区隧道防灾、资源利用及环保技术集成研究**J02120),2013.3-2015.12,主研
上海市科技重点支撑项目:后世博高密集街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13.8 -2015.8,主研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应用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研究——地下空间防灾安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04dz12010),2004.8-2006.12,主研
上海市建委重大项目:地下空间火灾预警及安全管理技术,2004.8-2006.12,主研
武汉市:风景区特长湖底城市隧道通风关键技术研究,2013-4.2013.12,主研
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输水隧道衬砌结构接头试验研究,2008-2010,主研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管片火灾安全性及耐火技术研究,2005.8-2008.12,主研

论文

Zhi-guo Yan, Yi Shen, He-hua Zhu, Yong Lu, Xiao-jun L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hield tunnel segments subjected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Fire Safety Journal, 2015,71:86–99. (SCI).
Zhi-guo Yan, He-hua Zhu, J. Woody Ju.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hield TBM tunnel linings exposed to high temperatur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3, 38: 610-618 (SCI).
Zhi-guo Yan, He-hua Zhu, J. Woody Ju, Wen-qi Ding. Full-scale fire tests of RC metro shield TBM tunnel lining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2, 36: 484-494 (SCI).
Zhiguo Yan, Qing Chen, Hehua Zhu, J. Woody Ju, Shuai Zhou, Zhengwu Jiang. A multi-phase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unsaturated concrete repaired using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 and Structures, 2013, 50(24):3875-3885(SCI).
Hehua Zhua, Qing Chen, Zhiguo Yan(通讯作者), Woody Ju, Shuai Zhou.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saturated concrete repair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4, 47(6): 1067-1082. (SCI).
Hehua Zhu, Shuai Zhou, Zhiguo Yan(通讯作者), J. Woody Ju, Qing Chen. A two-dimensional micromechanical damage-healing model for microcapsule-enabled self-heal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under tensile loa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 2015, 24(1) :95–115 (SCI).
Hehua Zhu, Shuai Zhou, Zhiguo Yan(通讯作者), J. Woody Ju, Qing Chen. A 3D Probability Healing Model for the Microcapsule Self-healing Method. Computers and Concrete, 2015,15(1):37-54. (SCI).
Wenqi Ding, Yicheng Peng, Biwei Shen, Zhiguo Yan (通讯作者), Hehua Zhu, Xinxin Wei. Full-Scale Test and Modeling on Bending Stiffness of Segment Joint of Shield Tunnel Lining.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 2013, 45(3): 333-350 (SCI).
Xiaojun Li, Zhiguo Yan (通讯作者), Zhen Wang, Hehua Zhu. A progressive model to simulate the full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segmental lining longitudinal joint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5, (SCI) (Accepted).
Xiaojun Li, Zhiguo Yan, Zhen Wang, Hehua Zhu.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n longitudinal joint opening of concrete segmental lining.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5, 46:52-63(SCI).
Q. Chen, H.H. Zhu*, J.W. Ju, F. Guo, L.B. Wang, Z.G. Yan, T. Deng, S. Zhou. A stoch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multiphase composite containing spherical inhomogeneities. Acta Mechanica, 2014, (DOI :10.1007/s00707-014-1278-y)(SCI).
H. H. Zhu, Q. Chen, J. W. Ju, Z. G. Yan, F. Guo, Y. Q. Wang, Z. W. Jiang, S. Zhou, B. Wu. Maximum entropy-based stochastic micromechanical model for a two-phase composite considering the inter-particle interaction effect. Acta Mechanica, 2015(DOI 10.1007/s00707-015-1375-6).
Zheng-wu JIANG, Wen-ting LI, Zi-long DENG, Zhi-guo Y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accuracy and resolution of the pore structure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by thermoporometry.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2013,14(10):720-730 (SCI).
闫治国,朱合华. 火灾时隧道衬砌结构内温度场分布规律的试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167-172 (EI).
闫治国,朱合华,梁利. 火灾高温下隧道衬砌管片力学性能试验.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6):823-828 (EI).
闫治国,彭益成,丁文其,朱合华,黄锋.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输水隧道单层衬砌管片接头荷载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9):1385-1390 (EI).
闫治国,丁文其,沈碧伟,彭益成. 输水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力学与变形模型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 (8):1185-1191 (EI).
徐婕,朱合华,闫治国*. 淤泥质黏土火灾高温下导热系数的试验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2012,34(11):2108-2113 (EI).
闫治国,朱合华. 隧道衬砌结构火灾安全及高温力学行为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4):695-700.
Zhiguo YAN,Hehua ZHU. Study on evaluation method of fire safety of tunnel lining structure[C]. ASCE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ASCE, 2010, 288-293(EI).
Z.G. Yan & H.H. Zhu, Experimental study on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tunnel lining under and after fire scenarios[C]. Proceedings of the 33rd ITA-AITES World Tunnel Congress, 1805-1809, Prague, Czech republic, 2007 (EI, ISTP).
Fang Yin-gang, Zhu He-hua, Yan Zhiguo.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tunnel in fire accidents [C]. ASCE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ASCE, 2010,152-157 (EI).
方银钢, 朱合华, 闫治国. 上海长江隧道火灾疏散救援措施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2):418-422.
常岐,闫治国,朱合华,郭锐. 火灾下隧道衬砌结构力学行为的热力耦合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 S1,6:1425-1428,1447.
Qing-Chao Guo, Zhi-guo Yan, He-hua Zhu and Yi Shen.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fire characteristics and smoke control of a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road tunnel.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World Conference of the ACUUS12. Edited by: Yingxin Zhou, Jungang Cai, Raymond Stering. ACUUS 2012:Advances i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November 7-9, 2012, Singapore,pp104-105.
闫治国,王安民,朱合华. 公路隧道火灾场景设计中的最高温度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Z1):1601-1604.
郭清超,沈奕,闫治国. 重点排烟方式大断面盾构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效果的CFD分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8(Z1):1615-1620.

专利

闫治国,朱合华等.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动态反馈式隧道火灾智能疏散救援系统(发明,专利号:ZL8.0)
闫治国,周帅,朱合华,陈庆. 一种地下结构混凝土化学微胶囊抗氯盐腐蚀系统(发明,专利号:4.3)
闫治国,丁文其,朱合华等. 可三向加载的多功能衬砌管片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发明,专利号:ZL4.8)
闫治国,朱合华等. 岩土工程物理模型试验用侧盖板(发明,专利号:ZL2.X)
闫治国,陈正发,朱合华,丁文其. 可控气压的多功能土样加热试验系统(发明,专利号:ZL9.0)
闫治国,朱合华等. 环形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的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发明,专利号:ZL5.3)
闫治国,朱合华等. 可模拟地层抗力的弹性加载装置(发明,专利号:ZL9.9)
闫治国,朱昀正,陈庆,沈奕,周帅. 超声波探头加压固定装置(发明,专利号:ZL20**)
闫治国,朱合华,周帅,陈庆. 一种内置好氧型微生物的复合胶囊地下结构混凝土自修复系统(发明,专利号:ZL3.4)
朱合华,闫治国等. 隧道衬砌构件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系统(发明,专利号:ZL4.9)
朱合华,闫治国等. 抗爆裂复合盾构隧道管片(实用新型,专利号:ZL1.9)
朱合华,闫治国等. 管片接头张角及构件曲率测量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5.0)
朱合华,周帅,闫治国,陈庆. 一种结构混凝土微生物微胶囊抗硫酸盐腐蚀系统(发明,专利号:ZL5.3)
朱合华,廖少明,刘丰军,闫治国. 盾构隧道衬砌连续-非均匀刚度模型结构计算方法(发明,专利号:ZL5.2)
朱合华,廖少明,刘丰军,闫治国. 盾构隧道预应力衬砌设计方法(发明,专利号:ZL6.7)
周帅,朱合华,闫治国,陈庆. 一种地下结构混凝土化学微胶囊抗硫酸盐腐蚀系统(发明,专利号:8.6)
朱合华,陈庆,闫治国,周帅. 电化学沉积修复混凝土试验装置(发明,专利号:ZL2.6)
朱合华,尹玫,闫治国. 城市地下空间示范工程验收评价软件系统软件[简称:示范工程综合评价系统软件]V1.0(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1SR021890)
闫治国、沈奕、朱合华等. 隧道衬砌结构火灾安全评估软件V1.0(软件著作权; 登记号:2014SR129182)
闫治国,朱合华,丁文其,杨成. 监测预警岩土体赋水及安全状态的导管组件(发明,申请号:1.3)
闫治国,朱合华,赵黎. 单通道送风式纵向通风方法(发明,申请号:20**)
闫治国,朱合华,丁文其,沈奕. 微胶囊自防火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发明,申请号:20**)
闫治国,朱合华,丁文其,张耀. 测量复合结构层间接触状态的传感器(发明,申请号:20**)
朱合华,闫治国,陈庆,周帅. 获取电化学沉积产物力学性能的方法(发明,申请号:6X)
丁文其,龚琛杰,朱合华,闫治国,唐涛,周舟. 隧道接缝防水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发明,申请号:20**)

著作

朱合华,闫治国 著. 城市地下空间防火与安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12(上海市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入选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朱合华 主编,范庆国,傅德明,衡朝阳,张季超,刘新荣,郑刚,闫治国 副主编. “全国注册岩土工程师继续教育必读系列教材”——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朱合华,冯守中,闫治国 主编. 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朱合华 主编,范庆国,傅德明,衡朝阳,张季超,陶连金,刘新荣,闫治国 副主编.. 城市地下空间新技术应用工程示范精选[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刘丽萍 主编,李向阳,冯志焱,闫治国,张少军 编写. 基础工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丁文其,杨林德 主编. 隧道工程(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撰稿人之一).

正在建设中 。。。。。。

科研奖励

2013年,城市高密集区大规模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术及其集成示范,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朱合华,闫治国,刘新荣,张季超,白廷辉,沈水龙,张孟喜,徐正良,衡朝阳,陶连金,杨铮,丁文其,张继红,蔡永昌,李鹏,李晓军
2013年,公路隧道衬砌结构耐火技术研究,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林志、郭军、闫治国、蒋树屏、罗昭辉、刘永华、王建华、朱合华、丁文其、刘帅
2009年,闫治国,博士论文《隧道衬砌结构火灾高温力学行为及耐火方法研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
2008年,软土盾构隧道设计理论与施工控制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朱合华,黄宏伟,廖少明,杨林德,白廷辉,白云,丁文其,胡向东,张冬梅,闫治国
2008年,地铁盾构隧道管片标准化设计及防火、预应力管片新技术,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白廷辉,闫治国,杨国伟,杨志豪,丁文其,李文勇,刘滔
2015年,《地下建筑结构》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2015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张子新,丁文其,朱合华,蔡永昌,闫治国
2015年,面向卓越工程师的隧道、岩土与地质工程及国际创新交流能力的培养与课程建设,2015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丁文其,邢皓枫,叶斌,陈之毅,闫治国,杨坪,赵程

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协会 (ISSMFE)会员
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 (ACUUS)会员
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 (IAFSS)会员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理事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SLDRCE)固定成员(工程结构抗火方向)

招生信息

欢迎各位同学报考!详情请访问:隧道防灾网:http://firesafety.tongji.edu.cn (测试中,近期开通)
(网页内容较多,错误遗漏之处敬请评批指正)

历届学生

隧道与地下空间防灾及修复课题组:
在校博士生5人(作为副导师指导)、硕士生7人(内部QQ群: **(地下空间防灾与修复))

论文审稿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mage Mechanics》、《Materials and Design》、《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土木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现代隧道技术》、《隧道建设》等期刊审稿专家

相关话题/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