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石振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2

石振明
男, 博士, 教授
1968年3月生, 辽宁喀左人
同济大学基建处处长

94026@tongji.edu.cn
86-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岩土大楼514, 200092
英文主页(Resume)


主要研究方向:
● 地质灾害与防治
--堰塞坝的稳定性问题
--地震边坡稳定性问题
● 软土路堤稳定性评价与加固
--地基加固与处理
--稳定性评价
● 原位测试与工程物探
--桩位岩溶探测


教育工作经历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教学工作
奖励与荣誉
学术兼职
研究生培养
其他




教育经历

1987.9—1991.7 同济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本科
1991.9—1994.3 同济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硕士
1996.9—2006.5 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地下结构方向,在职博士

工作经历

2016/1至今 教授,任基建处处长
2015/1—2016/1 教授,任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2011/11—2015/1 副教授,任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2011/5—2011/11 副教授,任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主任;
2009/11 –2011/5 副教授,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主任;
2008/10—2009/11 做为中组部“第九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在西藏自治区建设厅挂职,任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2006/6—2008 副教授、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副主任
2003/3—2006/6 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2002/6—2003 副教授、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2000—2002/6 讲师,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城市工程地质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
1998—2000 讲师,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工程地质教研室主任
1997/2—1998 讲师,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工程地质教研室副主任
1994/4—1997/2 助教,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主持

近年来承担及完成国家、省部、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0余项。
主持的部分科研项目: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强震区滑坡崩塌灾害防治技术方法研究,2020.01-202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堰塞坝全寿命过程对全流域影响的时空演化分析与风险管控,2018.01-202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堰塞坝岩土体结构及渗透特性对溃坝模式的影响机理研究,2014.01-201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震堰塞湖覆盖层堆积坝体振动台试验及稳定性分析,2010.01-2012.12
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地质灾害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08.7-2008.12
隧道可视化数据处理系统开发, 浙江省交通厅项目, 2006.12-2008.12
高水压条件下盾构无人进舱可视检查系统,研究, 交通部西部项目子题, 2013.1-2015.12
深厚湖积淤泥质土地基抛石填方路基关键技术研究, 九江公路局委托, 2012.5-2013.12
钱塘江流域越江隧道建管关键技术研究,杭州市公路局委托, 2013.5-2014.12
深长隧道施工监控关键技术的研究,浙江省交通厅项目,2006-2008
湖盐公路湖州段改建工程地基性能研究,湖州市交通局, 2000.3-2000.12
湖盐公路湖州段改建工程桥头跳车病害机理研究,浙江省交通厅项目, 1999.12 ~2001.1
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2×600MW工程桩基试验及压桩对周围环境影响监测研究,2002.11 ~2003.12

参与

参与的部分科研项目: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软土地区密集建筑群工程环境效应与地面沉降机理研究,2009.1-2011.12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软土地基上格栅加筋路堤破坏机理与工后沉降研究, 2006.1-2008.12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堰塞湖群的级联溃决机理与应急风险管控,2015.1-2017.1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发展中的地质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2BAJ11B04),2012-2015
海平面上升诱发上海地区地质灾害及其对市政建设影响,上海市建委科研项目,1996.9 -1998.12
浙江三门核电厂边坡岩石力学特性研究,核工业部第四勘察院,2001.8-2001.10
浙江三门核电项目银子岗厂区边坡计算,河北中核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04.6-2004.12
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优化设计,同济大学,2005年-2007年
杭州地质实习基地教学改革研究与教材建设,同济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第二完成人,1999年10月-2001年12月
世界银行贷款课程建设(工程地质学),第二完成人,1999年1月-2000年4月
同济大学优质课程建设(工程地质学),第二完成人,1997年9月-1999年12月

论文

代表性期刊论文
Shen D Y, Shi Z M, Peng M, et al. Longevity analysis of landslide dams[J]. Landslides, 2020:1-25. (SCI)
Zhou Y Y, Shi Z M, Zhang Q Z et al. 3D DEM investigation o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landslide dams formed by dry granular flows [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9, 258. (SCI)
Zhou Y Y, Shi Z M, Zhang Q, et al. Damming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lide-debris avalanches [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9, 121: 252-261. (SCI)
Xiong X, Shi Z M, Xiong Y L et al. Unsaturated slope stability around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under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rainfall and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9, 261. (SCI)
Xiong, X., Shi, Z. M., Guan, S. G., et al. Failure mechanism of unsaturated landslide dam under seepage loading–Model tests and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s[J]. Soils and Foundations, 2018, 58(5), 1133-1152. (SCI)
Liu L, Shi Z M, Peng M, et al. Numerical modeling for karst cavity sonar detection beneath bored cast in situ pile using 3D staggered grid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J].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8, 82: 50-65.
Shi Z M, Zheng H C, Yu S B, et al. Application of CFD-DEM to investigate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lide dam materials[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8, 101: 23-33.(SCI)s
Zheng H C, Shi Z M, Peng M, et al. Coupled CFD-DEM model for the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diment bed erosion by viscous shear flow[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8, 245: 309-321. (SCI, Q1)
Shi Z M, Liu L, Peng M, et al.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full-length bonded rock bolts based on HHT signal analysis[J].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2018, 151. (SCI)
Shi Z M, Dhital M R, Zhou Y Y, et al. Engineering geology of cross-Himalayan railway alignment and its preliminary design[J]. Journal of Nepal Geological Society, 2018, 56(1): 49-54.(SCI)
Shi Z M, Shen D Y, Zhang Q Z,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upled shear flow behavior of jointed rock samples[J]. 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Civil Engineering, 2017(4):1-18. (SCI)
Shi Z M, Xiong X, Peng M, et al. Risk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for the Hongshiyan landslide dam triggered by the 2014 Ludian earthquake in Yunnan, China[J]. Landslides, 2017, 14(1):1-17. (SCI)
Shi Z M, Guan S G, Peng M, et al. Cascading breaching of the Tangjiashan landslide dam and two smaller downstream landslide dams[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5,193:445-458. (SCI)
Feng S J, Lu S F, Shi Z M. Field Investigations of Two Super-long Steel Pipe Piles in Offshore Areas[J].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 2015, 34(6):**6005. (SCI)
Feng S J, Du F L, Shi Z M, et al. Field study on the reinforcement of collapsible loess using dynamic compaction[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5, 185:105-115. (SCI)
Jiang M, Jiang T, Crosta G B, Shi, ZM,et al. Modeling failure of jointed rock slope with two main joint sets using a novel DEM bond contact model[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5, 193:79–96. (SCI)
Chen J F, Kang C Y, Shi Z M.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of Parallel Closely Spaced Highway Shield Tunnels in Marine Clay[J].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 2015, 33(1): 45-50. (SCI)
Shi Z M, Wang Y Q, Peng M, et al. Landslide dam deformation analysis under aftershocks using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tests measured by videogrammetric technique[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5, 186:68-78. (SCI)
Shi Z M, Wang Y Q, Peng M,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lide dams induc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dynamic behavior analysis using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tests[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4. (SCI)
Feng S J, Shi Z M, Shen Y. Elimination of Loess Collapsibility with Application to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during Dynamic Compaction,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4. (SCI)
Feng S J, Lu S F, Shi Z M, et al. Densification of loosely deposited soft soils using the combined consolidation method[J].Engineering Geology, 2014,181:169-179. (SCI)
Chen J F, Liu J X, Shi Z M,Xue J F, et al. Stability analyses of a reinforced soil wall on soft soils using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J]. Engineering Geology, 2014. (SCI)
石振明; 刘鎏; 管圣功; 吴全立; 石新栋, 盾构机前舱设备可视化检测系统研究与应用, 公路交通科技, 2019, 36(1):113~120. (EI)
石振明, 周圆媛, 彭铭,等. 含盐量对蒙脱石粘土电渗影响试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6, 51(5):1005-1013. (EI)
石振明, 沈丹祎, 彭铭,等. 考虑多层非饱和土降雨入渗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 水利学报, 2016, 47(8):977-985. (EI)
石振明, 刘 鎏, 彭 铭 ,等. 钻孔灌注桩桩底溶洞声呐探测方法及应用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1):19-19. (EI)
石振明, 熊曦, 彭铭,等. 存在高渗透区域的堰塞坝渗流稳定性分析——以红石河堰塞坝为例[J]. 水利学报, 2015(10). (EI)
石振明, 刘鎏, 邓非,等. 摄影测量在盾构刀具磨损检测中的应用[J]. 现代隧道技术, 2015(4). (EI)
石振明,熊永峰,彭铭,等.堰塞湖溃坝快速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以2014年鲁甸地震形成的红石岩堰塞湖为例[J].水利学报,2016,47(06):742-751. (EI)
石振明, 王友权, 彭铭, 等. 堰塞湖坝体动力特性及加速度分布规律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4). (EI)
石振明, 马小龙, 彭铭,等. 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堰塞坝特征统计分析与溃决参数快速评估模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9):1780-1790. (EI)
吴创周, 石振明, 付昱凯, 等. 绿片岩各向异性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3). (EI)
陈建峰, 柳军修, 石振明. 路堤式加筋土挡墙三维数值模拟[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12):1799-1804. (EI)
石振明, 张力. 锦屏绿片岩分级加载流变试验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39(3): 320-326. (EI)
Shi Z M, Wang Y Q, Chen J F, et al. Effect of fill size on the stability of barrier dams[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 90: 1373-1382. (EI)
Shi Z M, Wang Y Q, Guan S G, et al.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Tests of Landslide Dams[M].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5. (EI)

专利

石振明, 刘鎏, 陶凤娟 ,等. 一种标准贯入试验触探杆前端量测分析系统及方法, CN2.6(发明专利)
刘鎏, 石振明, 陶凤娟 ,等. 引水隧道质量在线成像快速检测装置及方法, CN4.X(发明专利)
刘鎏, 石振明, 陶凤娟 ,等. 钻孔桩成孔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6.2(发明专利)
刘鎏, 石振明, 张义平 ,等. 隧道地质三维地震反射震电一体化超前探测装置及方法, CN4.2 (发明专利)
刘鎏, 石振明, 陶凤娟 ,等. 灌注桩成桩质量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CN4.8(发明专利)
刘鎏, 石振明, 陶凤娟 ,等.堤坝渗漏电场三维扫描自动探测装置及方法. CN0.5 (发明专利)
刘鎏, 石振明, 刘春生,等. 一种钻孔超声波反射三维探测装置及方法, CN4.7(发明专利)
石新栋, 石振明, 吴全立,等. 盾构机刀具可视化检测采样装置, CN4.0.(实用新型)
吴全立, 张亚果, 石振明,等. 一种盾构机刀具磨损检测摄像头, CN8.X.(实用新型)
石振明, 张英明, 张亚果,等. 一种盾构机用高密封性摄像头, CN7.2. (实用新型)
王善高, 吴全立, 石振明,等. 盾构机刀盘磨损检测摄像头自动推进装置, CN8.3.(实用新型)
姚占虎, 王善高, 石振明,等. 盾构机刀盘冲洗装置, CN9.1.(实用新型)
石振明, 石新栋, 周骏,等. 一种盾构机刀具磨损的可视化定量标定及分析方法, CN2.3. (发明专利)
石新栋, 吴全立, 石振明,等. 一种盾构机刀具磨损的后部可视化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3.5. (发明专利)
吴全立, 石振明, 石新栋,等.一种盾构机刀具刀盘的前部可视化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4.4. (发明专利)
宁建根, 石振明; 高彦斌, 等. 一种用于湖区土石混合抛填路基的组合强夯处理的施工方法, CN1.9. (发明专利)
张子新, 石振明, 黄昕, 雷庆华. 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多功能模型试验系统, CN2.3. (发明专利)
张子新, 雷庆华, 石振明, 黄昕. 一种模拟隧道及地下工程局部特殊荷载的试验装置, CN0.6. (发明专利)

规范

参编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修订),交通部标准,2014年送审;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修订),国家标准,2014年送审。
《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建设部标准,2009年03月;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工程地质学,动力工程地质,岩体力学,地质灾害与防治,水文地质学
研究生课程:地质灾害与防治

主编教材

《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教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2
《工程地质学》(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2,已累计发行12万册
《工程地质实习教程》(第2作者),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6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第2作者),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6
《土木工程监测技术》(参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7

科研奖励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岩石混凝土抗爆炸冲击性能及其损伤力学行为研究,排名第三;2017年10月
中国公路学会二等奖:高速公路深长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关键技术研究,排名第2,2009年12月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软粘土动力响应特征及工程环境效应,排名第10,2008年12月

教学奖励

上海市育才奖,2019. 9
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沪教委高[2006]51号), 排名第2,2006.12
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2,2005.11;
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排名第2,2004.09 ;
同济大学2012届优秀毕业设计奖,指导老师,2012.06;
同济大学优秀校外实习指导老师,2006.12;
倪天增奖教金,2008.01。
同济大学晨兴奖励金 2003.12
韩国龙土木建筑奖教金一等奖,1998.12
上海市教育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五),1998.4
上海市育才奖,1997.9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第6届(2001-2004)、第7届(2004-2008)委员;第8届(2008-2012)、第9届(2012-2016)常务委员、第10届(2016-2020)常务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第六届委员(2013-2017);
上海市地质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2009-2014),第九届常务理事(2014-2018);
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
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会员;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工程勘察与岩土分会常务理事(2014--2018).

招生信息

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 水文地质
历届学生

已有学生
年级
攻读学位
姓名
教育背景
研究课题
毕业去向

2002级
硕士
汪雪峰
同济大学
海洋系
拟建崇明越江通道高填土路堤稳定性评估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4级
硕士
廖显东
同济大学
工程力学
高填土路堤对桥台桩基作用研究
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博士生

2006级
硕士
刘伟涛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数字化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万达集团

徐先坤
西南大学
建筑能源工程
饱和软粘土的大变形固结
数值模拟研究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裴孟德
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
桥背高填土对桥台桩基
的作用研究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7级
硕士
李建可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竹筋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张力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锦屏绿片岩分级加载流变试验研究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鹿存亮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湖坝体稳定性模型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8级
博士
王友权
中国矿业大学
地质工程
地震堰塞湖覆盖层堆积坝体稳定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吴创周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
各向异性岩体蠕变本构模型及耦合参数反分析
浙江大学博士后

硕士
尚祖光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湖覆盖层堆积坝体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贺小涛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余震条件下堰塞湖覆盖层坝体的
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上海铁路局

林杰豹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岩溶地区桥梁工程勘察和桩基处理技术研究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2009级
硕士
芦子奕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上海市水泥土搅拌桩检测方法研究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

吴廷臻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湖坝体稳定性研究
万达集团

2010级
硕士
刘珊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湖覆盖层堆积坝体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

顾琳琳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
单节理面试件剪切渗流耦合特性试验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

王帅
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工程
深厚湖积淤泥质土地基处理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

2011级
硕士
蔡晋晋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穿越湖区抛石挤淤路基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
建设银行

苏越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降雨条件下堆积土滑坡机制的试验研究
天津市勘察院

宛志寰
中国农业大学
土木工程
城镇地质灾害调研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分院

2012级
博士
管圣功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坝岩土体结构及渗透特性
对溃坝模式的影响机理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

硕士
姜韬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坝坝体材料力学及渗透特性的离散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刘思言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工程
元数值分析
中铁二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赵晓伟
中南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坝体材料渗透特性及堰塞坝渗透稳定
招商地产

2013级
硕士
马小龙
中南大学
地质工程
降雨和库水联合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中交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宋晶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降雨条件下玄武岩台地滑坡机制研究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赵思奕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不同成桩方式下桩周土的性质研究
同济大学博士在读

2014级
博士
郑鸿超
中国矿业大学
土木工程
泥石流堰塞坝形成机理及溃坝过程研究
在学

刘鎏
湖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
复杂岩溶地区桩位溶洞探测系统研究
堪萨斯大学两年交流

硕士
熊曦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坝非饱和渗流破坏全过程分析
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博士在读

熊永峰
河海大学
岩土工程
基于连续变量的堰塞湖溃决风险评估及决策研究
中通快递大数据中心

沈丹祎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
单节理试件剪切-渗流耦合特性试验研究
同济大学博士在读

2015级
硕士
刘巍然
中南大学
地质工程
碎屑体堵江成坝的形态结构特征研究
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薛丹璇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坝坝体危险性综合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博士
周圆媛
武汉大学
土木工程
崩滑型堰塞坝成坝特征及其对溃坝影响研究
同济大学博士在读

2016级
硕士
赵晨曦
中国海洋大学
地质学
崩滑碎屑体运动堆积特征研究
在学

张公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坝的溃决程度及其预测方法研究
同济大学博士在读

秦浩
同济大学
地质工程
唐家山堰塞坝溃坝洪水演进与泥沙冲淤数值模拟研究
在学

2017级
硕士
杨江涛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
考虑物质能量交换的堰塞坝成坝-溃坝过程研究
同济大学博士在读

程世誉
河海大学
地质工程
堰塞坝全流域综合地质信息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在学

高爱崇
山东科技大学
地质工程
透明软土地基上格栅加筋路堤破坏机理宏细观研究

2018级
硕士
卢崔灿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
基于机器学习的跨孔地震成像方法研究及其在岩溶地区的应用
在学

朱春安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
不同饱和度堰塞坝坝体材料力学性质研究

肖琦
河海大学地质工程
充填节理在剪切-渗流作用下的力学特性研究

2019级
博士
周明俊
中科院山地所硕士

硕士
侯卓霖
中南大学地质工程

李清艳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工程

徐顺捷
同济大学地质工程


专业领域

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

相关话题/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