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us.edu.cn/__local/7/0B/35/1AB3231940275E204D08E052747_31B5EEC9_2A3A0A.jpg)
党委副书记潘勤在讲话中指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是凝心铸魂、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工程,教育部把2021年确定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年”,可见教师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各位老师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积极主动涵养高尚师德。一要把牢正确方向,狠抓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对学校党的政治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学校要认真研究教师“政治含量”“思想道德含量”,健全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工作体制机制。从教师来说,要自觉加强政治素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自信”,明确使命担当。二要突出体育特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分学科专业领域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加强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建设,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要点,推动教师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三要坚持规则立德,提升法治意识。通过法治和纪律教育,提高教师法治素养和规则意识,引导教师恪守师德底线,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四要强化正面引领,传承绿瓦师德师风。上体有优良的师德师风传统,吴蕴瑞、张汇兰、蔡龙云等老一辈教学大师是标杆,学校建设的体育教育博物馆里也记录了上体老一辈教学大师、教学名师的足迹,我们要学习好身边的师德楷模,用身边榜样传递师德力量,提高绿瓦师德师风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http://www.sus.edu.cn/__local/E/24/C6/469823F9FD098EEDC6170333F37_0A393A1E_1389D1.jpg)
开班仪式上,教工部部长匡淑平介绍了本期师德师风专题网络培训工作方案。培训由教工部、人事处、教务处和研究生处等部门联合举办,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的网络平台来进行,共122名教师参加,培训时长3个月。参训教师由各二级党组织选送,主要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等。本期培训围绕三个目的来进行,即提高教师政治站位,增强“四个自信”;帮助教师熟悉教育法规,提高职业素养;促进教师掌握课程思政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培训内容围绕课程思政内容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工作案例三个模块进行课程设计。培训分为课程学习、主题研讨、研修总结三个环节。
人事处处长焦振伦强调高校教师肩负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了大学的建设水平和发展高度。他从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完善教师队伍管理、保障教师待遇、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相应政策。
![](http://www.sus.edu.cn/__local/9/DE/E5/17399BFE277DF99A7AB2528A356_CCD2DA0B_1E601.jpg)
教务处处长邵斌结合学校颁布的《上海体育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介绍学校2020年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希望不同学科专业老师把本期专题网络培训班上学习到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自觉运用到课程建设上,能积极申报学校层面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为学校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领航学校而努力。
研究生处副处长王琳强调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参加本期培训的老师有未来将成为导师的年轻教师和已经是研究生导师的骨干教师,大家都要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关于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努力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优秀导师。
此次培训以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育人能力为核心,旨在引导学校教师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明确新时代教师工作总体要求,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和教书育人本领,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投入度。
[作者/梁术荣 摄影/赵璇]
[报送单位/教工部、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处]
[责任编辑/董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