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创想周】《掘墓人》——关于死亡的话剧_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史铁生曾经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10月20日在红楼105教室,便上演了一出关于死亡的话剧——《掘墓人》。

在正式演出前的40分钟,教室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不时还有一些外来的观众四处询问“这个教室能容纳多少人?”“我没有票能不能看?”演出开始,教室里黑暗密闭,观众们寻着微弱的光走进去。地上四处撒着黑色的颗粒,观众们沿着大片黑色颗粒的边缘席地而坐。伴随着观众们紧张的心跳声,此时,空中响起了乌鸦声……

蓝色的灯光渐强渐弱,忽闪忽灭。一位中年男人正拿着铁锹在掘墓,为自己的死亡做准备。突然,一位年轻的男子拿着手电筒从观众席后头跨过人群走了出来,打破了中年男子自杀的计划。年轻男子说:“我今年20岁,浑浑噩噩,活着并不觉得自己活着,想死,却找不到如何死。我时常在想到底是我有问题,还是别人有问题,还是这个世界有问题?我问菩萨,她老人家只给了我一个字——疯。”中年男子说:“死是一个生命体的消失,而我不同,我只是把自己保存起来……保存起来……”

演出进行到高潮时,年轻男子拔出匕首和中年男子厮打起来。经过几番回合的较量,双方都有了几次死亡的体验。人们也开始重新思考生与死之间的关系。途中,一名演员在音乐突然响起时,面朝观众问道:“你们不觉得万事万物都在互相厮杀吗?”和观众进行沟通,创造出一种零距离的体验。

话剧的结尾是一个开放式结局,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没有人知道想要杀人的年轻人和想要自杀的中年男子最终究竟是生还是死,给予了观众们自己想象的空间。

在话剧结束后和观众的交流会上,我们了解到《掘墓人》这部话剧是我校戏文系学生自己的作品,改编自第一幕。扮演中年男人的邓菡彬说:“史铁生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我在剧中饰演的这个角色,为了自杀,先把墓挖出来,然后还要给自己进行一个仪式,直到最后关头还说再要等六个小时,要等一个特定的人来我才能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这个过程,是我寻找人生真正意义的过程。人为了什么而生,为了死。只有死是确定的事情。”其次,扮演年轻男子的曾斌师哥说:“我有一次在家里照镜子,盯着自己看了很久,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活着。很迷茫,很慌。突然觉得人的一辈子很短,人死后还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还能遇到自己最心爱的人吗?我真心希望,大家可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有人说,生与死是对立的两个面。而看完这部话剧的我要说,向死而生,你就什么也不怕了。(文:陆嘉艺 图:潘超凡 编辑:榕树)



相关话题/过程 音乐 空间 生命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