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神话学研究院院长顾锋,文科建设处副处长解志韬,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人文学院院长王宁,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神话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叶舒宪等致辞发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席教授杨庆存主持开幕式。

顾锋认为,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是上海市和上海交大合作共建的智库单位,也是上海市“十三五”首个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建院四年来,研究院在市、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术成果丰硕,社会服务效果突出,逐渐形成了上海市的文科学术特色品牌效应,也展现了国内交叉学科知识创新的亮点。他肯定“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所取得的丰硕学术成果,也对中华创世神话的学术课题前景充满信心。他指出,这项研究工程积极回应了国家领导人提倡重讲“中国故事”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战略,对“中华文明探源”问题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任小文从“感谢、收获、希望”三个方面对“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进行总结。他感谢所有参与此项工程并付出辛勤劳动的****与工作人员,肯定了学术工程所产出的“第一期已出版17种(30册)丛书、第二期计划出版27种(约35册)丛书”的学术成果以及重要学术影响。他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创世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最后,他希望这些学术成果可以借助新时代的媒体传播,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增强当前社会文化符号的活力,为文化品牌的塑造、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灵感源泉。

王宁认为,“玉成中国”系列丛书合理利用考古出土的文物来讲述华夏文明起源,重新认知华夏文化精神,并形成一套跨学科研究的独特方法论,神话学研究院已经成为中国本土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学术重镇。

叶舒宪作了“玄玉重光——华夏版元宇宙再启”的主旨发言。他回顾了33年前提出的“中国文化的元语言”,到现在“中国创世神话研究”的历程。他认为,“元宇宙”是中国神话宇宙观的文化表现,“元”与“玄”互为通假,即是创世神话“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文化编码,结合近期的玉石神话研究,提出“玄-黄”二元编码的文化结构理论。他尤其强调,“玄玉”作为五千年前中原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与文化资源,可以讲述不为人知的中国故事。
论坛期间,祁志祥、毕旭玲、王宪昭、王仁湘、易华、杨骊、张晨霞、王京、李宏利、田兆元、唐启翠、胡建升、刘思亮、刘耘华、林少雄、苏娟等****围绕论坛主题作了精彩发言,讨论了创世神话的原初编码在构建华夏文明及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论坛期间,还向公众展示了中华创世神话研究工程实施以来,已经出版的16部著作:包括6部研究专著,8部神话文献资料汇编,2部田野调查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团队撰写的“中华创世神话考古研究·玉成中国”系列著作,已经出版了5部专著,分别是《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禹赐玄圭:玉圭的中国故事》、《方圆一体:玉琮的故事五千年》、《盘古之斧:玉斧钺的故事九千年》以及《祖灵在天:玉人像与柄形器的故事五千年》。这5部专著依据中国考古出土的文物为研究对象,连续举行十四次玉石之路田野考察,以文化大传统知识为背景,贯彻文史哲打通的研究原则,努力重建出甲骨文汉字产生以前的深远历史主脉,在“万年中国”的新材料证据链所构成的宏大视野中,揭示玉文化基因对催生华夏文明国家的重要作用,并努力落实到每一种重要玉礼器的神话观念解读和文化传承探究。
中华创世神话工程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当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根固本,可以增强全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当代文化建设做出非常及时的上海贡献。这些研究成果生动诠释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连绵不断”的特征,将给未来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宝贵的本土知识资源和IP符号,也将给中国文科的学术创新提供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