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大科研团队助力航天科技集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攻克火工品生产重大工艺瓶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1-01-02

2018年12月17日至24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薛小怀副教授团队负责的航天科技集团重大工艺技术研究项目“桥丝自动焊接技术”通过评审验收,助力航天科技集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攻克火工品生产重大工艺瓶颈。此次科研攻关联合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苗玉彬副教授、杜正春副教授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卢俊国教授等组成跨学科协同攻关团队,历经2年多的时间,为航天火工品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措施。
01.jpg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专家检查项目现场
桥丝类火工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桥丝作为火工品的核心部件,对焊接质量要求很高,直接决定点火能否成功。由于桥丝直径比头发丝还要细,对焊接技能要求很高,人工焊接不仅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质量一致性也很难保证,亟需改进桥丝焊接工艺,提升生产设备智能化水平。项目团队瞄准航天火工品生产的实际需求,深入现场了解相关生产工艺和生产要求,积极协调、刻苦攻关,突破动态定位、精确控制、多维协动等关键技术保障火工品焊接质量,圆满完成了任务指标,核心设备获得验收专家组高度评价。
为表达对研究团队的感谢,作为主要合作对象的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203车间,专程向上海交通大学发来感谢信。信中对上海交大科研团队人员在研制周期紧迫、技术难度大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协调、深入攻关,最终研制成功,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次产学研攻关涉及焊接工艺及设备、机器人与智能信息处理、制造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机电控制与物流装备4个专业,隶属3个学院的团队进行研制和开发,专业跨度比较大,涉及领域比较多,项目关键技术难度大。经过2年多以来的艰苦攻关,项目圆满完成。机械化、自动化通用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生产流程带给从事该项研究的科学家们很多的借鉴,但是针对桥丝的焊接则并无先例,除了焊接本身以外,需要各种机械装置与电气控制及通信系统的有机结合。该项目的成功验收,是上海交大对满足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的贡献,对国家重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团队成功助力航天科技集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攻克火工品生产重大工艺瓶颈,展现了上海交大将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作为重要导向的意义,是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研精神的重要成果。未来,团队人员将持续不断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撑国家经济发展。
相关话题/航天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