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安排与学习大纲: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风景园林硕士及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的非学位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师的讲授和大量的实物标本、天然石材的鉴定,实地实习,以及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的观摩,使学生掌握景观地理学课程中天然石材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在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中能科学、合理地应用天然石材;掌握名山大川、涌泉飞瀑等自然景观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为学生创作来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人工景观奠定基础;也能对景观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景观区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教学内容安排和要求景观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自然景观的发展与组成、山地景观、水域景观、天文与气象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数字表示供参考的相应的学时数)第一章 自然景观的发展与组成(4)1.景观的概念与特征(1)2.景观产生的空间和时间(1)3.构景的要素与作用(1)4.中国的世界遗产(1)要求:了解景观的概念与特征,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地球的历史、地质年代;掌握构景的要素与作用;熟悉世界遗产的类型和分布中国世界遗产的类型和分布。 第二章 矿物岩石与天然石材(4)1.矿物与岩石(1)2.天然石材的特性与应用(2)3.宝石与玉石(1)要求:了解物岩石的形成和分类,尤其要深入理解天然石材的形成、分类、特性和科学应用;熟悉宝玉石的鉴赏。第三章 岩浆岩名山景观(2)1.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2.山地的概念及类型(0.5)3.花岗岩名山景观(0.5)4.玄武岩名山景观(0.5)5.流纹岩名山景观(0.5)要求:了解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形,山地的概念及类型;掌握岩浆岩名山中的花岗岩名山(黄山)、玄武岩名山(五大连池)、流纹岩名山(雁荡山)等的形成发育、地理背景及景观特征及其人工造景的设计原则。第四章 沉积岩名山景观(2)1.喀斯特地貌(1)2.丹霞风光(1)3.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张家界地貌)要求:掌握喀斯特地貌(桂林、路南石林)、丹霞风光(武夷山、丹霞山)、石英砂岩峰林(武陵源)等的形成发育、地理背景及景观特征及其人工造景的设计原则。第五章 变质岩名山景观(2)1.片麻岩名山景观(1)2.大理岩名山景观(1)要求:掌握片麻岩名山(泰山)、大理岩名山(苍山洱海)等的形成发育、地理背景及景观特征及其人工造景的设计原则。第六章 泉瀑景观(2)1.泉水景观(1)2.瀑布景观(1)要求:了解水域景观的概念及类型;掌握泉水景观、瀑布景观的形成发育、地理背景及景观特征及其人工造景的设计原则。第七章 江河与湖海景观(3)1.江河景观(1)2.湖泊景观(1)3.海域景观(1)掌握江河景观、湖泊景观、海域景观的形成发育、地理背景及景观特征及其人工造景的设计原则。第八章 天文与气象景观(1)1.天文景观(0.5)2.气象景观(0.5)掌握天文景观、气象景观的形成发育、地理背景及景观特征及其人工造景的设计原则。三、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实验与实习(4学时)1.构景要素的矿物、岩石识别与鉴定 (2)2.文化遗产中的天然石材的区分和鉴赏 (2)要求:掌握构景要素的基本要素、基本材料的区分、鉴定和欣赏方法。视频观摩(2学时)1.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秘密档案 (1)2.中国名山 (1)要求:加深理解课堂知识,进一步认识我国的独特、多样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课堂讨论(2学时)1.课程论文交流(2)要求:每位学生提交课程论文和课堂讨论和交流的PPT,教师从中遴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