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公共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0-27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
陈映芳

导师姓名
陈映芳
研究方向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应用社会学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52300829

Email:chenfy@sjtu.edu.cn
个人简介

2011.7-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1999.10-2011.6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副教授)--法政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1992.10-1994.3 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招聘外国学者1987.7-1992.10 华东政法学院理论部讲师1982.2-1984.8 苏州大学历史系助教
代表性论著
著作类:《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主撰)&#821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学术影响:《新民周刊》专题介绍。《“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个人专著)&#8218;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学术影响:“”《中国青年报》;“青年与‘青年’的解体”《南风窗》,2008年第10期;“国家与‘青年’:中国‘神圣青年’角色的解体”(台湾)《当代中国研究》第11期,2009年2月。《空间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主撰)上海古籍出版社&#8218;2009。  学术影响:“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南风窗》2009年第12期(总第386期)。《城市中国的逻辑》北京三联书店2012。论文类:“‘利益链’如何形成--城市吸纳外来务工人员的机制”&#8218;(香港)《二十一世纪》2005年八月号(CSSCI)学术影响:法文版刊Jean-LouisRocca<Lasociétéchinoisevueparsessociologues,Migrations,villes,classemoyenne,drogue,sida>,PressesdelaFondationNationaledesSciencesPolitiques,2008.6。“‘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8218;《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CSSCI) 引用率:227   学术影响:《中国社会学》第五卷全文刊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法文版刊FredericWANG(dir.)<LeChoixdelaChined’aujourd’hui:entrelatraditionetl’Occident>lesIndessavantes,2010;日文版刊根桥正一、东美晴『移動する人々と中国に見る多元的社会』,pp142-165,明石书店,2009年9月。“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8218;《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CSSCI)引用率:45  学术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1期转载4000字;《中国社会学》第六卷全文刊用,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法文版刊Jean-LouisRocca<Lasociétéchinoisevueparsessociologues,Migrations,villes,classemoyenne,drogue,sida>,PressesdelaFondationNationaledesSciencesPolitiques,2008.6;“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林拓、水内俊雄等著《现代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变迁:住宅、生态、治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获奖:本书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本人为丛书主编,本书作者及第二申报人。学术影响:繁体字版“社会空间结构与城市贫困 ――1949年后的上海棚户区”刊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OccasionalPaperSeries>No.80,2008年2月;“空间与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城市改选——上海棚户区的实例(1949-1979)”,《热风学术》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传统中国再认识:乡土中国、城市中国及城镇关系”&#8218;《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引用率:2 学术影响:《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2期转载4000字;《中国社会学》第七卷全文刊用,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8218;《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引用率:2  学术影响:法文版Légitimité,rationalitéetstratégiespolitiques:lesfondementsdumiracleurbainchinois“「群衆文化」と現代中国人の公共文化生活”(日本)《文化遺産と都市文化政策》&#8218;清文堂出版&#8218;2009中文版(部分):“中国人参加公共文化生活的基本状况”、“核心的问题:‘群众文化’与中国的公益文化事业”,刊童世骏《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行动者的道德资源动员与中国社会兴起的逻辑”《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四期“异常性揭示与正常性赋予:社会学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课题”《江海学刊》2011年第5期“在范式与经验之间——我们如何接近问题”《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4期“城市与中国社会研究”《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转型’、‘发展’与‘现代化’:现实判断与理论反思”《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翟新

导师姓名
翟新
研究方向国际安全事务治理;东亚国际政治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021-64669122

Email:zhaixin@sjtu.edu.cn
个人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3月获日本庆应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1、东亚国际关系和安全保障;2、东北亚政治外交和中日相互认识;3、对外领域的公民社会和公共外交。学历背景:1982年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1988年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课程毕业;1998年日本庆应大学法学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工作经历:1988年至1991年在复旦大学任教;1995年至2001年在日本的东海大学、帝京大学、平成国际大学等任兼职讲师;1998年至2001年在日本庆应大学法学部任客员研究员;2004年至2005年在(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任外国人研究员;2001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科研情况:一主持课题:1、日本住友财团2003年度亚洲各国有关日本研究项目(“中日复交前自民党的对华外交管道研究”)、2、上海市2004年度社科课题项目(“日本制定对华政策的机制研究”)、3、日本丰田财团2005年度多元价值社会创建项目(“NGO对外活动调查研究”)、4、国家2006年度社科课题项目(“战后日本对华政策研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东京审判重大问题研究”)子课题(“东京审判日志研究”)。二主要著述:出版专著六部(合著一部、单著五部)、译著六部(合译五部、单译一部);在国外学术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及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专业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代表性论著
1、《东亚同文会和中国——近代日本对外理念及其实践》(日文),东京:庆应大学出版会2001年;2、《近代以来日本民间涉外活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松村谦三集团和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战后日本的对外观》,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郭俊华

导师姓名
郭俊华
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0030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021-62933095

Email:guojunhua@sjtu.edu.cn
个人简介

null
代表性论著
null
胡伟

导师姓名
胡伟
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62932097

Email:who@sjtu.edu.cn
个人简介

1964年生,政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东北亚名人会”中方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和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学、政策分析、中国政府与政治。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廉政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太平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评审专家、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专家、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访问研究员、InternationalReviewofAdministrativeScience中文版学术顾问、JournalofComparativePolicyAnalysis编委、《政治学研究》编委等。1982年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1989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复旦大学政治与行政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9月转任上海交通大学任教至今。曾在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法国政治学院、挪威卑尔根大学等国际名校做高级访问学者或访问教授,应邀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葡萄牙、瑞典、澳大利亚、智利、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台湾、香港等地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并作主题报告。先后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霍英东基金、美国福特基金等研究项目10余项,主持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奖15项。著有《政府过程》、《司法政治》、《论政治》、《现代化的模式选择》等,译有《民主与全球秩序》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国外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上百篇。主编“政治学名著译丛”(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起)、“政治与公共事务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起)以及“公共管理系列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起)等系列丛书。
代表性论著
null
林冈

导师姓名
林冈
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政府治理研究;台湾研究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闵行区金平路777弄77号

邮政编码:200240

联系电话:62932781(O);64355953(H)

Email:lingang@sjtu.edu.cn
个人简介

林冈,男,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校学术委员会(2008-2013)委员,上海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985工程二期台湾研究创新基地成员,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全美中国政治研究学会顾问,《当代中国研究》和《中国政治学刊》(英文)编委。2005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面向全球招聘,从美国引进为学科带头人,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D类)资助。回国前担任国际一流思想库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亚洲项目研究员兼中国课题负责人(1999-2005),美利坚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兼职教授(1999-2001),全美中国政治研究学会候任会长、会长(1997-1999),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89-1991),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5-1989)。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政治学博士(1997)、硕士(1994),厦门大学台湾研究硕士(1984),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1982)。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比较政治,中国政治,民主理论,中美关系、海峡两岸关系。曾开设的中、英文或双语课程包括政治学导论、比较政府与政治、比较文官制度、中国政治、民主和政治发展、台湾政治变化与两岸关系的前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业英语等。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度项目《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项目《美国对台政策的走向分析及对策研究》。曾在国际一流出版社和核心刊物发表大量的著作和论文。主要著作有《台湾的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的演变》(九州出版社,2010),《江泽民之后的中国》(英文,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3),《邓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转型》(英文,新加坡大学出版社,2001),《台湾海峡两岸的发展前景》(香港亚洲科学出版社,2000),和《台湾的政治转型》(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在《亚洲观察》(英文)、《问题与研究》(英文)、《美国亚洲评论》(英文)、《当代中国》(英文)、《中国政治学刊》(英文)、《当代中国研究》、《国际问题研究》、《美国研究》、《台湾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福建论坛》、《亚太经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政治学评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等SSCI、CSSCI或同级中英文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撰写《变化中的中国领导》(英文,Palgrave,2005)、《未来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2003)、《中国在二十一世纪面临的挑战》(英文,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3)、《中国评论:一九九八年》(中英文,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铨释中美台三边关系》(英文,美国大学出版社,1998)、《世纪之交的台海关系》(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双赢?双输?--两岸关系何去何从》(台北致良出版社,1996)、《再看台湾》(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蒋经国之后的台湾》(华艺出版社,1988)、《蒋经国去世与台湾问题》(福建台湾研究会出版,1987)等书的部份章节。代表作《江泽民之后的中国》(ChinaafterJiang)出版后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胡佛研究所、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等处发表新书发布会,中央党校作为理论动态内参于2003年上报。多家核心学术刊物(TheChinaJournal,July2004;PacificAffairs,Fall2004;Social&BehavioralSciences,March2004;ChinaReviewInternational,Fall2004;etc.)发表书评。美、英、德、荷、芬等国学者在不同外文语种的论文中,对该书多有引用。澳大利亚的中华书籍网站和一家德文网站,对此书也有介绍。论文“美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取向”获得首届全国台湾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2009)和上海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0)。应邀出席在美国、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举办的近四十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中包括美国政治科学协会(APSA)的四次年会,发表论文或专题演讲。在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工作期间,定期策划、主持有关中国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和国会早餐会,讨论相关议题,共计80场以上。牵头的研究课题包括"台湾内部发展和两岸关系","江泽民之后的中国","全球化和中国发展"和"中国对外关系"等。负责约稿、编辑与中国相关的亚洲项目《特别报告》(SpecialReport),共16期,其中有两期是跟美国著名政治学者谢淑丽(SusanShirk)和经济学家罗斯基(ThomasRawski)合作而成。在国外期间,经常接受路透社、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华盛顿观察、世界新闻报、万维网、香港星岛日报、台湾《联合报》等媒体的采访。参加"美国之音"电视扣应节目近50场。自题诗(除夕赴美与会有感)东海波连西域天,半生甘苦融云空。爆竹声落腾蛇起,横渡关山话岁终。
代表性论著
近五年中英文代表性成果:“新时期的美国涉台关系及其制约因素”,《台湾研究集刊》(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2期。“2012年台湾选举对政党体系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6期。“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5期。《台湾的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的演变》(九州出版社,2010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遇和途径”,《台湾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台湾再次政党轮替的深层原因”,《台湾研究集刊》(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奥巴马政府的两岸关系政策”,《国际问题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0年第3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复旦大学政治学评论》第七辑(2009年11月,CSSCI来源期刊)。“台湾‘活路外交’探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4期。“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国际问题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1期。“被治理者政治的建构--评帕萨&#8226;查特杰的政治社会理论”,《江苏行政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1期。“民进党执政失败的根源探析”,《台湾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6期。“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的美国因素”,《台湾研究集刊》(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3期。“美国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取向”,《美国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3期。“美国预防和应对台海危机的策略",《台湾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5期。"U.S.StrategiesinMaintainingPeaceacrosstheTaiwanStrait,"IssuesandStudies,Vol.43,No.2(June2007).“台湾问题:美国对台政策中的两难议题”,《台湾研究集刊》(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1期。"TheTaiwanDilemmainU.S.-PRCRelations,"inShipingHua,ed.,ReflectionsonthetriangularrelationsofBeijing-Taipei-Washington(NewYork:PalgraveMacmillan,2006),pp.15-35."TraversingtheDangerousWaters,"IssuesandStudies,Vol.41,No.4(December2005)."LeadershipTransition,Intra-PartyDemocracy,andInstitutionBuildinginChina,"AsianSurvey,March/April2004,pp.255-275.
林瑞谷

导师姓名
林瑞谷
研究方向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政治学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3025室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13262239167

Email:erik
个人简介

1
代表性论著
*LiberalBarbarismandtheEuropeanDestructionofthePalaceoftheEmperorofChina(NewYork:Palgrave,2013)*MechanicsofModernityinEurope&EastAsia:TheInstitutionalOriginsofSocialChangeandStagnation(London:Routledge2008)*SurvivingCapitalism:HowWeLearnedtoLivewiththeMarketandRemainedAlmostHuman(London:Anthem,2006)*Identity,Interest&Action:ACulturalExplanationoftheSwedishInterventionintheThirtyYearsWar(Cambridge:CUP,1996)
刘帮成

导师姓名
刘帮成
研究方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知识创新与科技创业管理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新建楼3023室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862162932376

Email:liubangcheng@sjtu.edu.cn
个人简介

刘帮成,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系副教授,香港大学VisitingResearchAssociate(2009.11-2010.04),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2011.01-2012.01)。之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方向,2005年)。主要研究兴趣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知识创新与科技创业等,先后在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InternationalReviewofAdministrativeScience、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power、JournalofTechnologyTransfer、《科研管理》、《管理评论》、《心理科学》等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多篇论文。
代表性论著
Liu,BC,Tang,NY,Zhu,XM.Technologytransferringacrossborders:InstitutionaleffectsinChinesecontext.JournalofTechnologyTransfer,2008,33(6):619-630.Liu,B.C.,Tang,N.Y.,Zhu,XM.PublicservicemotivationandjobsatisfactioninChina:Aninvestigationofgeneralizabilityandinstrumentality.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power,2008,29(8):684-699.Liu,B.C.EvidenceofpublicservicemotivationofsocialworkersinChina.InternationalReviewofAdministrativeScience,2009,75(2):349-366.Liu,B.C.,&Tang,T.L.P.Doestheloveofmoneymoder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publicservicemotivationandjobsatisfaction?ThecaseofChineseprofessionalsinthepublicsector.PublicAdministrationReview,2011,71(5):718-727.
彭勃

导师姓名
彭勃
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社会管理;政府与公共治理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邮政编码:200020

联系电话:021-62933303

Email:bpeng@sjtu.edu.cn
个人简介

彭勃1969年4月生于湖南长沙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主管国际合作)电子邮件:bpeng@sjtu.edu.cnpengbofudan@yahoo.com教育背景1998年,获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吉林大学比较政治硕士学位1992年,获吉林大学行政管理学士学位工作简历1998年9月-2002年11月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2002年11月-2005年7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2005年7月-200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2009年12月至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社会兼职复旦大学北欧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04年9月-2005年9月,挂职)上海市杨浦区专家咨询团“社会与公共管理”小组成员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上海市台湾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杨浦区监察学会理事获奖情况12011年上海市“浦江人才”22010年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SMC优秀青年教师奖42002年复旦大学“世纪之星”优秀青年教师奖51998年,复旦大学博士生研究论坛优秀报告奖61997年,复旦大学光华奖学金71996年,复旦大学湖北建行奖学金81994年,吉林大学“世川良一”奖学金培训项目:2004年复旦大学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005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骨干培训班2007年中共中央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骨干培训班2011年上海交大中青年干部和骨干教师理论学习班学习班访问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富布赖特访问学者(2009年9月-2010年9月)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综合政策学院客座副教授(2008年4月-8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兼职副教授(2006年3月-4月)日本外务省“国际访问者”(2005年12月)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2005年6-7月)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林思齐访问学者(2004年1月-6月)法国巴黎政治学院欧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3年6月-2003年7月)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3年5月-2003年9月)挪威卑尔根大学比较政治系访问研究人员(2002年7月-2002年9月)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太古”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9月-2001年9月)研究领域基层政治与地方治理西方政府管理改革公共政策分析新媒体与网络政治研究主持项目:2011年上海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结构、互动与集体行动: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社区研究”2011年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社会媒体与虚拟社区研究”2011年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研究课题:“社交媒体与公民参与关系研究”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社会管理创新研究”2008年上海交大SMC课题:“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变革”2007年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徐汇区政府咨询课题“NGO管理与公共治理创新”2006年,上海市法学会重点课题:“化解社会矛盾多元机制与ADR制度的建构”200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课题:“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03BZZ0182003年,上海市党建研究会,党建研究中心年度课题:“城市治理的多元合作体制:社区安全”2003年,上海市法制建设研究会课题:“政治文明与执政党建设”200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执政党的社会基础研究:乡村、城市社区和社会团体”200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课题:“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研究”02JA810002200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都市中国研究网络”研究项目:“党组织建设、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当代上海城市社区研究”2002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青年项目“改革后中国地方治理研究”2002年,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基金青年项目:“现代化与中国基层政治研究”
代表性论著
专著《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路径依赖与治理选择: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译著《国家的艺术》克里斯托夫&#8226;.胡德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理解公共政策》,托马斯&#8226;戴伊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伊丽莎白.奥萨利文等著,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徐家良

导师姓名
徐家良
研究方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管理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15026807285

Email:xujial@263.net
个人简介

徐家良,男,1963(63.4.27)年生,浙江慈溪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北京大学法学(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访问学者,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与公民社会;地方治理与公共政策。
代表性论著
(一)著作专著:1、徐家良著:《互益性组织:中国行业协会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版。2、徐家良著:《政府评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3、徐家良著:《制度、影响力和博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10月版。4、《中国中央政府管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二作者)5、徐家良著:《政府形象与战略》,杭州出版社1996年版。编著教材:1、徐家良編著:《社会团体导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2月版。2、徐家良主编:《公共政策分析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3、徐家良主编:《公共事业管理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版。4、徐家良主编:《公共行政学基础》(第二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5、徐家良等编著:《公共行政伦理学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一作者)6、徐家良主编:《公共行政学基础》,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译著:1、维克斯:《判断的艺术——政策制定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二译者)(二)主要学术论文1、“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理论前提与制度安排”,《社团管理研究》2010年第5期。2、“现代企业劳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4、“城郊结合部异质型社区管理体制研究”,《新视野》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5、“志愿者应急管理与冲突理论——以5.12地震四川G县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6、“新组织形态与关系模式的创建——体制吸纳问题探讨”,《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7、“公民网络参与的政府创新分析——以湖南‘献计献策’活动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8、“利益均衡与商议民主的价值”,《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9、“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活动阶段性特征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10、“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位置与策略选择”,《学习论坛》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11、“'体制吸纳问题':社区组织动员的功能",《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9期。12、“制度创新与运行机制:非营利组织再造”,《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13、“论社会团体的内部合法性”,《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一作者)14、“治理结构、运行机制、与政府关系:非营利组织有效性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一作者)15、“利益表达机制与危机状况下社会团体的作用”,《公共管理评论》(第3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16、“行业组织在民办教育评估中的意义”,《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17、“经济社团的赋权模式与职能导向的选择”,《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18、“美日危机管理体制及其启示”,《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6期。19、“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利益综合与路径选择”,《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2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化发展:利益与制度博弈”,载茅于轼主编:《公正透明: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之路》,法律出版社2004年6月版。21、“利益表达:社会团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22、“危机动员与中国社会团体的发展”,《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1期。23、“民主合作制:公民与政府的双赢博弈”,《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24、“双重赋权:中国行业协会基本特征”,《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25、“WTO与政府:外在变量的作用”,《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1期。26、“中国社团管理:制度安排、职能协调与影响力”,《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27、“制度安排、制度变迁与政府管制限度”,《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1期。28、“转型期政府体制内的制度变迁”,《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3期。(第一作者)29、“WTO与政府行为规范化”,《中国机构》2001年第12期。30、“市场经济功能与地方政府管制的限度”,《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31、“加入WTO:政府需要做什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32、“公共政策:途径与价值的内在平衡”,《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33、“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中美体制比较意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34、“论政府评价”,《杭州大学学报》1994年4期。35、“论政府公众形象”,《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2期。36、“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探讨”,《杭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章晓懿

导师姓名
章晓懿
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社会政策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200030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021-62933303

Email:xyzhang@sjtu.edu.cn
个人简介

章晓懿,女,1963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士、法学士;复旦大学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副院长,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政策和老年保障等。曾先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挪威卑尔根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曾两次荣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奖等市级奖项。兼任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会理事、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老年长期照护研究所所长等。迄今已单独承担并完成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以及市、区级有关政府部门委托课题三十多项。编著与参编的教材有《社会保障:制度与比较》、《社会保障学》等。多次参加相关领域的国际研讨会并发表演讲。发表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与社会福利政策方面的研究论文数十篇。
代表性论著
(一)代表性论文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103.(CSSCI,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1.09全文转载)2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合作模式研究:政府与民间组织合作的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12.12(CSSCI)3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因素研究:个体差异的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CSSCI)4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养老机构运行风险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CSSCI,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3.03全文转载)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统计与决策,2012.24.CSSCI收录6EvaluatingtheelderlycarecommunityservicesinShangha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s2011(MASS2011),(EI检索).7ThedevelopmentandreformationofChinaMothernityInsurance——RelatedtoFamilyPlanningPolicy.KoreanJournalofSocialWelfareStudies,Vol.36,2008,Spring.(二)主持课题2012.06-2014.1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的理论、方法与政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4.05-2006.12上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系列研究:加快建设上海城镇社保体系研究,上海市社科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7.10-2012.12(持续6年)上海市贫困家庭生活状况跟踪调查,上海市民政局2010.08-2010.12上海市民综合帮扶基金数据库建设与数据分析,上海市民政局2010.01-2010.06特殊群体收入核对方法研究,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居民收入核对中心2011.07-2012.12上海市社会救助工作绩效管理研究,上海市民政局2011.06-2011.12浦东新区市区导入人口救助帮困现状和趋势,浦东新区民政局2008.01-2010.12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系列研究,上海市民政局2009.07-2009.12浦东新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研究,浦东新区老龄委2009.11-2009.12浦东新区“十二五”期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研究,浦东新区民政局2006.12-2007.12静安区居家养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静安区老龄委2008.08-2008.12上海市养老机构运作成本调查研究,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2011.10-2012.06上海市养老机构风险化解机制研究,上海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2011.05-2011.09上海市公办社会福利机构运行成本分析,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2012.04-2013.04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成本、护理员报酬行业指导价研究,上海市民政局2006.12-2007.12上海市老年照料护理人员状况调查与国际比较研究,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2009.11-2009.12浦东新区十二五期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研究,浦东新区民政局2008.09-2009.12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上海市劳动保障学会2006.12-2007.12浦东新区企业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办法的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浦东新区劳动保障局2009.08-2009.12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研究,浦东新区劳动保障局
钟杨

导师姓名
钟杨
研究方向比较政治;国际关系
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62932569

Email:tomjones1012000@yahoo.com
个人简介

钟杨教授1960年生于北京,1983年获得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国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得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硕士学位,1987获得美国阿克隆大学政治学硕士,1992年获得美国肯塔基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并与1991年起任教于美国田纳西大学政治学系。曾任田纳西大学国际教育处处长,田纳西大学中国中心主任,田纳西大学政治学系副主任。钟杨教授还在2006年三月被全国政协选为全球27个海外特邀代表之一,参加全国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钟杨教授目前是中国国家教育部****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致远讲席教授,上海交大民意与舆情调查中心执行主任,田纳西大学政治学终身教授。曾任美国中国政治研究会会长和JournalofChinesePoliticalScience的主编。钟杨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比较政治学理论、政治文化和政治参与.钟杨教授发表过两部专著和五本合编学术著作,以及三十多篇学术文章。他的学术文章曾发表在美国一流政治学SSCI学术期刊上,其中包括《ComparativePoliticalStudies》(《比较政治学研究》),《JournalofPolitics》(《政治学学刊》,《PoliticalResearchQuarterly》(政治研究季刊),《AsianSurvey》(《亚洲研究》)和《JournalofContemporaryChina》(《当代中国期刊》。
代表性论著
Book:LocalGovernmentandPoliticsinChina:ChallengesfromBelow(M.E.Sharpe2003)EditedBooks:PoliticalCivilizationandModernizationinChina:ThePoliticalContextofChina’sTransformation,withShipingHua(WorldScientificPress2006)LeadershipinaChangingChina,withWeixingChen(PalgraveMacMillanPress,2005)MainlandChina-TaiwanRelationstowardthe21stCentury,withXiaoboHu(HongKongSocialSciencesPress,1998)InterpretingU.S.-China-TaiwanRelations,withXiaobingLiandXiaoboHu(UniversityPressofAmerica,1998)ProfessionalJournalArticlesandBookChapters“ReligionandPoliticalToleranceinSouthKorea,”(withJunghyounKim),EastAsia:AnInternationalJournal,Vol.27,No.2(2010)“ChineseTownshipGovernment:BetweenaRockandaHardPlace,”inJaeHoChungandTao-chiuLam,eds.,China’sLocalAdministration:TraditionsandChangesintheSub-NationalHierarchy(RoutledgePress,2010)“TheLogicofComparativePoliticsandtheDevelopmentofPoliticalScienceinChina,”JournalofChinesePoliticalScience,Vol.14,No.4(2009)“HowdidChina’sTransitionsImpactPeople’sWelfareBenefitsintheReformEra?”(withBoLi),JournalofContemporaryChina,Vol.18,No.62(2009)“WhatdoAmerica’sChinaScholarsThinkaboutChinaandU.S.-ChinaRelations,”(withChe-huanShen),PS:PoliticalScienceandPolitics,Vol.41,No.2(2008)“EnergyPoliticsamongMajorPowersofChina,RussiaandtheUnitedStates,”inWangQi,ed.,Sino-RussianEnergyCooperation:History,PresentandProspect(TsinghuaUniversityPress,2008)“DissectingChineseCountyGovernmentalAuthorities,”inZhengYongnianandJosephFewsmith,eds.,China’sOpenSociety:TheNon-StateSectorandGovernance(RoutledgePress,2008)“TheInternetandPoliticalParticipationinChina,”inShipingHuaandSujianGuo,eds.,Chinainthe21stCentury: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PalgraveMacMillanPress,2007)“DemocraticValuesamongChinesePeasantry:AnEmpiricalStudy,”China:AnInternationalJournal,Vol.3,No.2(2005)ThisarticlewasalsoreprintedasabookchapterinYangZhongandShipingHua,eds.,PoliticalCivilizationandModernizationinChina:ThePoliticalContextofChina’sReform(Singapore:WorldScientificPress,2006)“PoliticalInterestinRuralSouthernJiangsuProvinceinChina,”JournalofChinesePoliticalScience,Vol.10,No.2(2005)“NewInstitutionBuildingorMuddlingThroughintheChineseCountryside?”inWeixingChenandYangZhong,eds.,LeadershipinaChangingChina(PalgraveMacMillanPress,2005)“PoliticalCulturalandParticipationinRuralChina,”PS:PoliticalScienceandPolitics,Vol.XXXVII,No.3(2004)“ToActornottoAct:PolicyImplementationatCountyandTownship/TownLevelsinChina,”inJosephCheng,ed.,China'sChallengesintheTwenty-firstCentury(CityUniversityPressofHongKong,2003).(ThisarticlewasalsoreprintedasabookchapterinWangGungwuandZhengYongnian,eds.,DamageControl:TheCommunistPartyintheJiangZeminEra(Singapore:EasternUniversitiesPress,2003)“WhyDoPeopleVoteinSemicompetitiveElectionsinChina?”(withJieChen),TheJournalofPolitics,Vol.64,No.1(2002)“ToVoteorNotToVote:AnAnalysisofPeasants’ParticipationinChineseVillageElections,”(withJieChen),ComparativePoliticalStudies,Vol.35,No.6(2002)“VillageDemocracyinChina:ViewsfromBelow,”inGuoliLiuandWeixingChen,eds.,NewDirectionsinChinesePoliticsfortheNewMillennium(TheEdwinMellenPress,2002)“ResearchNote:ValuationofIndividualLibertyvs.SocialOrderamongDemocraticSupporters:ACross-Validation”(withJieChen),PoliticalResearchQuarterly,Vol.53,No.2(2000)
相关话题/导师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胡国宏导师姓名胡国宏研究方向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和肿瘤干细胞联系方式通讯地址:null邮政编码:null联系电话:nullEmail:ghhu@sibs.ac.cn个人简介null代表性论著null胡兰靛导师姓名胡兰靛研究方向疾病相关基因的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细胞生物学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常兴导师姓名常兴研究方向淋巴细胞分化与耐受过程中的基因转录后调控机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null邮政编码:null联系电话:nullEmail:changxing@sibs.ac.cn个人简介null代表性论著null郎靖瑜导师姓名郎靖瑜研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遗传学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孔祥银导师姓名孔祥银研究方向人类重大疾病发生的遗传学和表现遗传学基础,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重庆南路225号邮编200025邮政编码:200025联系电话:021-63852639Email:xykong@sibs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麻醉学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张马忠导师姓名张马忠研究方向心血管麻醉和麻醉药理学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麻醉科邮政编码:200127联系电话:021-38625987Email:doctorzmz@tom.com个人简介张马忠,男,汉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临床检验诊断学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傅启华导师姓名傅启华研究方向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邮政编码:200127联系电话:021-38625568Email:qihuafu@hotmail.com个人简介null代表性论著null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儿科学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陈同辛导师姓名陈同辛研究方向反复、重症感染免疫学机制研究;过敏性疾病诊治研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邮政编码:200092联系电话:021-65010696Email:tongxinc@yahoo.com个人简介陈同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基础医学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沈亦平导师姓名沈亦平研究方向人类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基因组医学联系方式通讯地址:null邮政编码:null联系电话:nullEmail:Yiping.shen@childrens.harvard.edu个人简介null代表性论著null张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妇产科学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程蔚蔚导师姓名程蔚蔚研究方向母胎医学、产前诊断、高危妊娠机制与监测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衡山路910号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13901669376Email:wwcheng29@163.com个人简介null代表性论著null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精神病与精神卫生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崔东红导师姓名崔东红研究方向精神疾病遗传、病因机制、代谢障碍研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科教部邮政编码:200030联系电话:13816331349Email:donghong.cui@gmail.com个人简介1991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
  •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招生导师介绍-口腔临床医学
    招生简介致考生书招生院系与专业导师介绍参考书籍联系方式信息公告邹德荣导师姓名邹德荣研究方向牙和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修复研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上海市宜山路600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邮政编码:200233联系电话:13041658263Email:derongzou@gmail.com个 ...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