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艳,金玮,陆林,陈秋静,沈卫峰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5):101-104 2、刘艳,金玮,陆林,陈秋静,沈卫峰.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区域T-1031C多态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相关性.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9;26(5):571-574 3、刘艳,金玮,陆林,陈秋静,沈卫峰.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A80C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 内科理论与实践,2009;4(2):121-24 4、刘艳,沈卫峰,金玮,盛海辉,金璘,沈亚云,黄薇,于金德. 男性早发性冠心病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区域G-217A和G-152A多态. 内科理论与实践,2007;2(3):168-171 5、刘艳,陶蓉,金玮,陆林,沈卫峰,于金德. 白细胞介素-1α基因启动子区域C-889T多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4(2):130-132 6、刘艳,金玮,盛海辉,金磷,沈亚云,黄薇,于金德.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1):43-45 7、刘艳,金玮,盛海辉,金磷,沈亚云,黄薇,于金德.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1):43-45 8、刘艳,金玮,盛海辉,陆林,黄薇,于金德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和M235T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 上海医学,2004;27(9):662-665 9、刘艳,金玮,姜正文,张奎星,盛海辉,金磷, 沈亚云,黄薇,于金德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和M235T多态与脑梗塞的关系.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4;24(5):351-353 10、刘艳,金玮,姜正文,张奎星,盛海辉,金磷, 沈亚云,黄薇,于金德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与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关系.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4):317-321 11、刘艳,金玮,姜正文,张奎星,盛海辉,金磷, 沈亚云,黄薇,于金德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的六种单核苷酸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21(2):116-119 12、刘艳,金玮,姜正文,张奎星,盛海辉,金磷, 沈亚云,黄薇,于金德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1):73-76 13、刘艳,金玮,姜正文,朱海明,盛海辉,金磷, 沈亚云,徐世杰,黄薇,于金德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和M235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2;1(4):231-233 14、刘艳,于金德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关系.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2;1(1):5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