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方从启

上海交通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2-12-17


导师介绍

导师姓名
方从启
导师性别男
职务职称副教授.
所在院系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所属学科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桥梁工程结构工程
联系电话+86-21-34206727
电子邮箱cqfang@sjtu.edu.cn

个人简介

姓名:方从启专业:结构工程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博士(PhD)毕业学校:同济大学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桥梁工程,外国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学习及研究简历:毕业学校:同济大学,专业:结构工程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本科学习;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1984年7月至1987年8月为工程师,从事工程设计;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为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1990年7月至1995年8月为江苏理工大学(现江苏大学)讲师;从事教学和科研;1995年9月至1998年10月为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10月起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2001年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2003至2004年为瑞典Chalmers大学GuestProfessor,连续两次获得瑞典政府SI学者,及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和瑞典政府SI基金。主讲课程:桥梁结构(本科生);桥梁结构课程设计(本科生)结构力学(本科生,双语)板壳理论(研究生)弹塑性力学(研究生,英语教学)招收研究生研究方向:(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2)桥梁工程;(3)外国建筑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研究成果:方从启博士从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桥梁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结构耐久性,尤其在受腐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退化方面有较深研究;在腐蚀钢筋粘结性能的计算与模拟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研究前沿;在大型桥梁结构、结构安全监测及桥梁评估方面有深入研究。近5年研究成果发表在"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MagazineofConcreteResearch"等SCI全文收录并且也被EI检索的混凝土研究的国际权威期刊上的论文被国外同行专家引用40多次;2003-2004年以GuestProfessor身份留学瑞典Chalmers工业大学,期间与Chalmers方面研究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国际权威R.Tepfers教授及研究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的著名学者Lundgren副教授共同承担欧盟研究项目和瑞典国家研究项目。受聘为国际著名期刊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特约撰稿人及审稿人,美国混凝土学会(ACI)主办期刊ACIStructuralJournal和ACIMaterialsJournal的审稿人及特约作者。美国混凝土学会(ACI)会员,国际桥梁管理与安全学会(IABMAS)会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预应力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力学学会会员,上海市水利学会会员,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会员。国家高科技攻关项目(973)“考虑功能蜕化的重大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破坏过程与控制方法”骨干研究人员。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研究项目。近4年在国际混凝土方面的权威英文杂志上发表SCI检索论文7篇,被EI检索的英文论文7篇。近期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2)桥梁工程,桥梁检测与评估;(3)工程设计。目前正在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7名。国际合作研究:欧盟研究项目Loadcarryingcapacityofconcretestructures:environmentalimpacts.瑞典国家道路局项目Bridgestrengthassessmentusingenhancedanalysismethods.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腐蚀环境与地震荷载共同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退化研究(项目批准号51048001),2010-2011;(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反复荷载作用下受腐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退化(2005-2007);(3)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研项目:上海市桥梁运行安全受控技术研究(2006-2009);(4)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反复荷载下受腐蚀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退化规律(2005-2008);(5)重大市政工程项目:“青岛海湾大桥损伤识别预警及评估系统设计,(2009--);(6)专著《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原理》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出版基金”(2008年度)和上海市科委科技出版基金资助(2009-撰写中),第一作者;(7)交大-高智联合创新基金(2010。
代表性论著

[1]Corrosioninfluenceonbondinreinforcedconcrete.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34(11)(2004)2159-2167.(SCI&EI检索)[2]Experimentalstudyoftheeffectofreinforcementcorrosiononbondstrength.KeyEngineeringMaterials,Vols.274-276(2004),1041-1046.(SCI&EI检索)[3]Effectofcorrosiononbondinreinforcedconcreteundercyclicloading.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36(3)(2006)548-555.(SCI&EI检索)[4]Theeffectofsteelcorrosiononbondstrengthinconcretestructures.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ience),E-10(4)(2005)436-440.(EI检索)[5]Bondstrengthofcorrodedreinforcementundercyclicloading.MagazineofConcreteResearch,2006,58,No.7,437-446.(SCI&EI检索)[6]Bondbehaviourofcorrodedreinforcingsteelbarsinconcrete.CementandConcreteResearch,36(10)(2006)1931-1938.(SCI&EI检索)[7]方从启,钱智炜,王卓异,袁宇飞,陈欣宇.混凝土中钢筋的电解液加速腐蚀方法.混凝土,2007年第2期(总第208期),16-19.[8]Effectofconfinementonbondbetweencorrodedbarsandconcrete,Innovation&SustainabilityofStructures,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Innovation&SustainabilityofStructuresinCivilEngineering(ISISS),2005,934-943(ISTP检索)[9]方从启,腐蚀对反复荷载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工业建筑,Vol.35,No.12(2005)15-22.[10]CongqiFang,MeiyingYi.Seismicperformanceofareinforced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frame.KeyEngineeringMaterials,Vols.340-341(2007)1139-1144.(SCI&EI检索)[11]FangCongqi,Influenceofcorrosiononbondinfreinforcedconcreteundermonotonicandcyclicloading.Proc.Int.WorkshoponDurabilityofReinforcedConcreteunderCombinedMechanicalandClimaticLoads(CMCL)Qingdao,China,Oct.2005.207-212.[12]CongqiFang,KarinLundgren,MarioPlos,KentGylltoft,Theeffectsofcorrosiononconcretebridges,BridgeMaintenance,Safety,ManagementandCost,819-8pages,October2004,printedinTheNetherlands.[13]CongqiFang,XinjianKou,GangWu,Seismicperformanceofascaledreinforcedlightweightconcreteframe.AdvancesinConcreteandStructures,RILEMPublicationsS.A.R.L.,Vol.2,2003,1461-1468.[14]易美英,方从启,杜笑男,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影响,混凝土,9(215)(2007)42-45(2007年9月)第一作者为研究生。
相关话题/船舶 海洋 建筑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