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胰高血糖素受体的全长构象变化与功能关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国际权威学刊《自然?通讯》于2015年7月31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课题组和王明伟课题组与美国南加州大学Raymond C. Stevens、Scripps研究所Patrick Griffin和Bridget Carraghe、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Chris de Graaf和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宋高杰等实验室的合作研究成果。这项研究基于全长胰高血糖素受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提出了该受体胞外段与跨膜区的动态变化模式,通过配体结合和功能性实验验证了这种动态过程,并结合电子显微镜、氢氘交换、二硫键交联和质谱技术发现了该受体存在“开放”和“关闭”两种分子构象,从而为其本身以及其他B型G蛋白偶联受体的全长结构解析、功能研究和药物发现奠定了基础。

  G蛋白偶联受体(GPCR)与多种疾病相关,约有40%的现代药物是以这类受体为靶点的。胰高血糖素受体是B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成员之一,在肥胖、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两年前,由王明伟研究员和Raymond Stevens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携手解析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跨膜区三维结构被誉为是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然而胰高血糖素受体等B类GPCR的全长结构尚未被解析,这就限制了对这类受体构象变化与功能关系的认识。因此,蒋华良研究员和王明伟研究员带领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多名科学家对全长胰高血糖素受体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和功能性实验验证,发现该受体存在开放态和关闭态两种构象:当有配体结合时,其胞外区与跨膜区相对独立,处于开放态;在无配体存在时,空载受体的胞外区则倒向跨膜区,与后者的胞外环相互作用,受体处于关闭态,说明胰高血糖素是以一种构象选择性的方式与其受体结合的。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展国际合作,通过电子显微镜、氢氘交换和质谱等技术确认了上述发现。

  该项研究由中国、美国、荷兰和丹麦等四国的十个实验室参与完成,中方的工作得到了“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等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5/150731/ncomms8859/full/ncomms8859.html



  图注:人源性胰高血糖素受体的开放(左上)和关闭(右下)两种构型
相关话题/结构 技术 交换 实验室 实验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结构药理学新进展挑战GPCR药物作用模式传统认知_上海药物研究所
    P2Y1R的三维结构——GPCR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3月30日,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嘌呤能受体P2Y1R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首次测定了该受体蛋白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P2Y1R抑制剂分子的作用机理,为研究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未来将开启G蛋白偶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肝素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结构的解析研究获新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硫酸乙酰肝素是在细胞表面和细胞质基质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多糖,它能与一系列的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和白介素等功能性蛋白质相互作用,进而在胚胎发育、细胞生长、炎症反应、凝血、肿瘤转移和病毒侵染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葡萄糖醛酸C5异构酶则是硫酸乙酰肝素和肝素合成中的一个关键酶,它能将糖链中的葡萄糖醛酸异构为艾杜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上海药物所发现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松开染色质结构并促进iPSC诱导_上海药物研究所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却绕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一直面临的伦理和法律等诸多障碍,因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然而iPSC的安全性及诱导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其诱导机制也有待阐明。  近期,《JournalofMolecularCellBiology》将正式刊出中科院上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石杉碱甲溶剂化物的同质多晶和类质同晶:结构,性质以及相转变_上海药物研究所
    石杉碱甲((-)-huperzineA)是一种从民间草药蛇足石杉(Huperziaserrata)中分离到的新型石松类生物碱,在1994年被成功开发应用于治疗AD病患。同时,石杉碱甲还对多种实验性记忆损害以及AD、V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前一段时间我们刚报道了石杉碱甲的三种无水晶型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一系列天然产物结构来源的AMPK变构激活剂的发现和结构改造_上海药物研究所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MPK)是细胞内的能量感受器,一旦被激活会开启细胞内产生ATP的通路,关闭细胞内消耗ATP的生物合成通路。这意味着AMPK可以作为治疗和预防二型糖尿病的潜在药物靶点。然而近几年来只有少量的AMPK直接激活剂被报道,这可能部分源自经典测活方法如滤纸法的高成本和低通量的特性。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单颗粒缓释特征与结构研究取得进展_上海药物研究所
    多单元释药系统由数量众多的微球、微丸等含药亚单元组成,口服后各含药亚单元的释放行为与整体疗效相关。开展单颗粒释放研究,可以为制备工艺优化、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但由于给药系统中颗粒数目庞大、单颗粒中含药量低,检测难度大,多单元释药系统中亚单元的单颗粒研究较少,其质量控制多采用整体水平的溶出/释放度测定。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药物发现阶段的成药性评价和结构修饰策略”研讨会在药物所举行_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7年11月4日至5日,由上海药物所施维雅联合实验室和科研与新药推进处联合组织的“药物发现阶段的成药性评价和结构修饰策略”研讨会在承嘏厅举行。研讨会由上海药物所副所长叶阳主持,药代中心主任钟大放研究员介绍培训专家及课程,朱明社、赵志扬、杨晓青博士应邀作会议报告。  曾在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MS)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发展规划研讨会_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7年6月1日,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了实验室发展规划研讨会。上海药物所所领导、实验室课题组长、青年课题组长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共计40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上,实验室主任李佳研究员以“实验室实现四连冠后如何发展”为议题做动员报告。他认为,当前生物医药产业已进入创新跨越新阶段的发展趋势,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_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7年5月22日上午,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药物所召开。学术委员会专家裴钢、张礼和、陈凯先、张学敏、李林、丁健院士,蒋华良、郝小江、朱宝泉、蒋建东、杨震、耿美玉、李佳、南发俊、岳建民研究员等十五位专家出席会议。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科研骨干等100余人参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SIMM-CUHK“促进中药全球化”联合实验室2017年年会在珠海举行_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7年12月9日至10日,上海药物研究所(SIMM)-香港中文大学(CUHK)“促进中药全球化”联合实验室2017年年会在珠海举行。来自上海药物所叶阳课题组和与香港中文大学林鸽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年会。  会议第一天以报告的形式进行,叶阳研究员和林鸽教授分别从天然药物化学、代谢 ...
    上海药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