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刚从材料的晶粒尺寸、界面强度和构型熵的调控着手,介绍了合成并很好表征了在超高温下仍具有较高弯曲强度的中熵碳化物陶瓷。钟秋依托中国空间站“无容器”项目,阐释了一种基于无容器技术的采用脉冲激光进行过冷熔体形核触发的新方法。王墉哲讲解了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开发的依据特征菊池极偏移矢量残余应力三维张量高精度表征方法,并结合衍射花样三维空间坐标变换、胡克定律,实现材料中正应力、切应力分布的定量表征,提高测量精度达到~10-4。陶冶从温度跟随性、均温性以及热传导和热辐射等不同传热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影响DSC比热测量准确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建立陶瓷材料高温比热容测量的相关行业标准。
报告会上,科研人员和报告人进行了互动交流,气氛热烈。通过这次学术交流活动,有效拓宽了科研人员的知识面,加强了中心不同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青年科研人员作学术报告

学术交流活动现场
【供稿: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