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现英研究员团队通过原位光谱学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NiCoFe-NDA有机骨架材料在水氧化过程中的表面重构现象及水氧化催化机制。首先通过阴离子交换策略设计构筑了具有铁、钴、镍三金属节点的二维超薄NiCoFe-NDA纳米片,并系统表征分析了NiCoFe-NDA初始体相的晶体结构、元素构成、电子结构等物化性质。在经过原位电化学活化后,体相NiCoFe-NDA表面发生了拓扑转变,形成了具有多金属电子耦合效应的氢氧化物活性物种。与单金属MOFs相比,转变后的t-NiCoFe-NDA在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池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析氧活性与稳定性。该工作不仅为设计制备多元MOF电催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MOF基催化剂在服役状态下构效关系的理解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该成果以“In-situ Ion-Exchange Preparation and Top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Tri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为题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2021,DOI:10.1039/D1EE02606B)。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联培学生岳楷航,导师为严雅副研究员。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研究人员所在的氢能材料及器件课题组致力于非贵金属基电催化材料的研究,前期已经通过溶剂引导策略实现了不同维度MOFs的可控合成并研究其电催化水氧化性能(Mater. Chem. Front., 2021, 5, 7191)。此外,以MOFs为优势平台材料,设计构筑了面向肼燃料电池的中空碳纳米骨架催化剂(ACS nano, 2021,15,10286)以及MOFs基化材料在锌空电池领域的综述(Nano-Micro Lett., 2021, 13 , 1)。系列研究工作为氢能领域新型非贵金属基电催化材料的研究开发夯实基础。
附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9/D1EE02606B
![](http://www.sic.cas.cn/xwzx/kydt/202111/W020211117618665297919.png)
多金属有机骨架NiCoFe-NDA的合成及原位拓扑转变示意图
![](http://www.sic.cas.cn/xwzx/kydt/202111/W020211117620189260881.png)
NiCoFe-NDA的水氧化性能以及在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池中的性能验证
![](http://www.sic.cas.cn/xwzx/kydt/202111/W020211117618665673578.png)
原位光谱学结合理论计算阐述NiCoFe-NDA的水氧化构效关系以及水氧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