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吴成铁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微生物催化活性矿物诱导成骨的思想,并利用微生物催化作用构建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纳米结构用于骨组织再生。受自然界中微生物矿化现象的启发,研究团队通过微生物催化作用在传统陶瓷材料(硅酸盐)表面生长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纳米碳酸钙矿物,将传统陶瓷材料与微生物基活性材料相结合用于骨组织工程(如图1所示)。该研究成果以“Microbially Catalyzed Biomaterials for Bone Regeneration”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Adv. Mater., 2021, 2104829),并申请专利一项。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已出站博士后李蒙蒙与马红石副研究员,指导教师为吴成铁研究员。
研究团队利用产脲酶菌(S.cohnii)的代谢作用在陶瓷材料表面诱导出均匀的生物矿化层 (如图2所示)。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首先粘附在基底陶瓷表面,在脲酶和碳酸酐酶的催化下提升微环境中的pH与CO32-浓度。同时,细菌细胞壁表面的负电性基团吸附Ca2+,促进碳酸钙颗粒的结核与生长。微生物在陶瓷材料表面构建的纳米碳酸钙矿物明显抑制了硅酸钙陶瓷的快速降解,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铺展、增殖、迁移和分化等细胞生物活性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在皮下植入和大块骨缺损修复动物实验中,微生物催化的表面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表现出显著的促骨组织再生的优良生物活性 (如图3所示)。综上所述,微生物催化的生物活性材料用于骨组织再生是一种微生物与组织工程相结合的新方法,这种策略为生物医学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等基金支持。
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04829

图1. 微生物催化活性矿物诱导成骨示意图

图2. (a) 微生物在硅酸钙陶瓷表面催化的微纳米碳酸钙结构;(b) 微生物修饰陶瓷表面的XRD分析;(c) 微生物催化表面微纳米结构的过程; (d-g) 微生物处理陶瓷材料的过程中溶液各组分的变化,d)细菌增殖,e)代谢产物NH4+的浓度,f)溶液中pH变化,d)陶瓷材料中Si离子的释放

图3. 微生物催化活性矿物形成在三维支架上诱导骨形成。 (a1-d1) 在兔子骨缺损中植入12周后缺损处宏观形貌;(a2-d3) Micro-CT分析的横切面和纵剖面的3D图;(e) 新生骨评价BV/TV; (f-i) 硬组织切片;(j) 低倍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