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3-氧化还原电对是一类重要的电子传递载体,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锂氧气电池等能量储存和转换器件。在锂氧气电池中,这类电对又被称为氧化还原媒介体(Redox Mediators),作为液相催化剂能够有效分解放电产物过氧化锂,显著降低充电过电位,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目前液相催化剂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穿梭效应,其氧化态扩散到具有强还原性的锂金属负极,发生副反应导致催化剂被持续消耗。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宜阳研究员和张涛研究员通过强溶剂化效应和正极吸附的协同作用,改变了众所周知的化学反应 I-+I2→I3-的方向,从而将液相催化剂I2锚定在正极,从源头处解决了液相催化剂与锂金属的副反应。相关研究成果以“Inverting Triiodide Formation Reaction by Synergy between Strong Electrolyte Solvation and Cathode Adsorption”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2019,DOI: 10.1002/anie.201910427)。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博士研究生张晓平。
在锂氧气电池中,液相催化剂I-在充电时被氧化成I3-和I2,该研究团队通过合理的设计发现采用RuO2正极和二甲基亚砜(DMSO)电解液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将I2分子固定在正极。主要原因是DMSO溶剂对I2具有强溶剂化作用,RuO2对I2具有强吸附效果,二者的结合可以改变众所周知的化学反应I-+I2→I3-的方向。在前期研究中,RuO2被发现是一类稳定的非碳催化剂,在锂氧气电池中能够有效降低充电过电位(Energy Environ. Sci.,2015,8,1992-1997)。该团队近期的研究工作也表明RuO2在离子液体基锂氧气电池中也能够在高库伦效率下稳定循环(J. Mater. Chem. A.,2018,6, 12945-12949,封面热点论文)。最近该研究团队采用锂氧气电池中两种常见的电解液TEGDME和DMSO,在两种电解液中分别溶解50 mM LiI 和10 mM I2,用来模拟LiI在电池充电状态时以LiI3的形式存在。同时加入0.2g RuO2,发现只有在DMSO电解液中,I3-的拉曼峰和紫外吸收峰消失,表明RuO2只有结合DMSO电解液,才能将化学反应I-+I2→I3-的方向逆转,从而使得RuO2正极能够有效吸附I2。
为了进一步探索TEGDME和DMSO两种电解液产生不同吸附现象的深层原因。结合拉曼光谱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在DMSO电解液中I2的拉曼峰发生了大幅偏移,且I-I键长度延长,从而证实了DMSO电解液对I2分子的强溶剂化效应是产生不同吸附现象的原因。
利用这一新发现的化学现象,研究团队进一步组装了锂氧气电池,采用RuO2纳米颗粒做正极,基于TEGDME电解液的电池,在前10圈的循环过程中,充电过电位在逐步上升,而基于DMSO电解液的电池,充电过电位在逐步下降。证明了在DMSO电解液中,RuO2可以有效地将I2锚定在RuO2正极上,不但提高了催化效率,而且抑制了I2在电解液中扩散,避免了其与锂金属接触发生副反应,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该研究表明强溶剂化效应和正极吸附的协同作用可将反应I-+I2→I3-的方向反转,并且利用这一新发现的化学现象巧妙地解决了锂空气电池中液相催化剂与锂金属发生副反应的难题。I3-生成反应的反转从本质上改变了I2分子和I-在电极/电解液界面处的局部浓度和分布状态,从而导致热力学和相关动力学行为的改变。类似的非质子溶剂特殊的溶剂化效应在能量储存和转换器件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RuO2 在DMSO电解液和TEGDME电解液的吸附实验
I2/LiI 在DMSO电解液和TEGDME电解液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基于DMSO电解液和TEGDME电解液的锂氧气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RuO2 在DMSO电解液和TEGDME电解液的吸附机理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硅酸盐所发现锂氧气电池中强溶剂化效应和正极吸附的协同作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2-14
相关话题/金属 电解液 论文 化学 中国科学院
上海硅酸盐所易志国研究员团队论文获美国陶瓷学会2018年度最佳论文奖
9月29日-10月3日,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举办的2019年国际材料科学与技术大会(MS&T2019)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易志国研究员团队论文获美国陶瓷学会2018年度最佳论文奖(JACerSBestPaperAward)。 该论文奖由美国陶瓷学会旗舰期刊JournalofAmeric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硅酸盐所青促会会员参加中科院青促会化学与材料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
8月28-30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化学与材料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此届学术会议由中科院青促会化学与材料分会主办,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院青促会新疆理化所小组及中科院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承办。会议共设先进功能材料、特色资源化学及交叉创新应用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电化学腐蚀仿真分析系统BEASY交流研讨会
8月29日,应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计算材料研究中心的邀请,成都科美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涛,数值模拟仿真专家张清泉博士到上海硅酸盐所作电化学腐蚀仿真分析系统BEASY软件培训报告。来自集成计算材料研究中心、特种无机涂层研究中心、结构陶瓷与复合材料工程研究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硅酸盐所在锂金属电池负极界面改性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金属锂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与极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有望成为下一代负极材料。当其与转换反应型硫基和氟基正极匹配时,有望得到能量密度高达500-900Whkg-1的锂金属电池(LMBs)。然而,负极端锂枝晶的生长蔓延容易导致锂金属电池循环稳定性变差,且具有电池短路的安全风险;挤压出来的锂枝晶也有可能破坏固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硅酸盐所组织参加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
4月19-21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化科学实验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召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杨莉萍研究员、陶冶助理研究员、李会东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张赵文斌、游潇、李荣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硅酸盐所在高比能锂/钠金属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以金属锂/钠为负极的二次锂/钠金属电池,凭借负极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极低的反应电位拥有远超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在电动汽车和基于绿色电网的大规模储能体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远超传统嵌入型正极能量密度的氟化物和硫化物转化反应正极,相比S8和O2分子型正极具有更高的振实密度以及更优的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举办第五期学术交流报告会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举办第五期学术交流报告会,邀请塞尔维亚Nis大学VojislavV.Mitic教授和俄罗斯南联邦大学IgorRaevski教授作学术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20多位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VojislavV.Mitic教授是塞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举办第六期学术交流报告会
6月6日,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举办第六期学术交流报告会,邀请乌克兰国立技术大学光学工程系VolodymyrBorovytsky教授和VyacheslavSokurenko教授作学术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30多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VolodymyrBo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硅酸盐所青促会会员参加中科院青促会化学与材料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能...
4月26-28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化学与材料分会2018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能源化学与材料国际青年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举行。本届学术会议由中科院青促会化学与材料分会主办,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青促会小组承办,近200位在相关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的海内外科学家和青促会化学与材料分会各小组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举办第四期学术交流报告会
5月3日,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举办第四期学术交流报告会,邀请南京大学吕笑梅教授和俄罗斯南联邦大学IgorRaevski教授作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杨建华出席报告会并致欢迎辞,40多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杨建华为IgorRaevski教授颁发了“国际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