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2-5 μm)波段激光因同时位于“大气窗口区”和“分子指纹区”,在大气遥感、光谱学分析、医疗诊断、光通讯及直接红外对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实现中红外激光输出的多种手段中,基于稀土离子(Tm3+和Ho3+)掺杂的钇/镥铝石榴石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II-VI化合物(TM2+:II-VI)增益材料的固体激光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江研究员带领的透明与光功能陶瓷研究团队成功制备了新型的高质量4at%Tm:LuAG陶瓷透明,并与德国马克斯伯恩非线性光学研究所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Tm:LuAG陶瓷的2022nm连续激光输出0.83W(泵浦源:787nm钛宝石激光),斜率效率高达61%(输出耦合镜透过率TOC=5%),可调谐激光波长范围为1808~2073nm(Opt. Express, 2017, 25: 7084-7091)。通过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团队研制的0.8at%Ho:LuAG陶瓷实现了2100.7nm连续激光输出2.67W(泵浦源:1907.5nm Tm:YLF激光),斜率效率26.5%(国际报道最高值),光束质量M2=1.1(J. Am. Ceram. Soc., 2017, 100: 2081)。
稀土离子(Tm3+和Ho3+)掺杂的钇/镥铝石榴石透明陶瓷具有良好理化性能和光谱特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2 μm固体激光增益介质。该研究团队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Tm:YAG和Ho:YAG透明陶瓷,并与德国马克斯伯恩非线性光学研究所合作实现了高性能连续激光输出。采用连续钛宝石激光器为泵浦源,Tm:YAG陶瓷实现2μm波段SESAM锁模激光输出,脉冲宽度3ps,重复频率89MHz下的平均输出功率约为150mW(Opt. Express, 2015, 23: 1361-1369)。采用1.9μm Tm光纤激光同带泵浦Ho:YAG陶瓷,实现了2090.4nm和2094.0nm连续激光输出,斜率效率高达88%和83%(Appl. Opt., 2016, 55: 4877-4887)。利用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M), 实现了Ho:YAG陶瓷在2059nm至2121 nm范围内的稳定锁模运转(Opt. Express, 2016, 16: 18003)。研究团队在新型Tm/Ho:LuAG激光陶瓷方向的突破,进一步拓宽了高性能中红外激光材料的选择范畴。
采用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II-VI化合物多晶陶瓷作为增益介质的固体激光器,具有超宽带调谐、高量子效率等优势,以及实现高功率、高能量中红外激光输出的潜力。同时,由于Cr2+/Fe2+:II-VI等材料无激发态吸收,其理论品质因子(FOM值)无限大,因此也可用作中红外被动调Q激光器的可饱和吸收体。研究团队采用热扩散法制备了高光学质量的Cr:ZnS/ZnSe透明陶瓷材料,并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姚宝权教授团队合作,Cr:ZnSe陶瓷增益介质成功实现了室温下最高功率为418mW,斜率效率12.8%的连续激光输出。以Cr:ZnS作为被动调Q的可饱和吸收体,成功实现了Ho:YAP、Ho:LuAG等激光器的窄脉宽、高功率的PQS激光输出(Laser Phys. Lett., 2015, 12: 105002; Appl. Phys. B, 2017, 123: 28)。
与沉积热扩散法相比,陶瓷制备方法可以避免TM:ZnS/ZnSe中掺杂剂与基质在高温下的共熔,能实现掺杂离子的均匀分布,易于实现结构设计进行更好的热管理。另外,陶瓷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规模生产等优点。研究团队采用湿化学法合成了Fe2+:ZnS纳米粉体,再采用热压烧结结合热等静压烧结后处理工艺制备了高光学质量的Fe2+:ZnS透明陶瓷,样品在2.0μm处透过率为~45%,5.0μm处透过率为~70%。这是目前已经报道的光学质量最优的热压Fe2+:ZnS透明陶瓷(J. Am. Ceram. Soc., 2016, 99: 3060; J. Eur. Ceram. Soc., 2017, 37: 2253)。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等资助。
4at%Tm:LuAG透明陶瓷的光谱特性、激光装置及激光性能
0.8at%Ho:LuAG透明陶瓷的光谱特性及激光性能
沉积热扩散法制备的Cr,Fe离子掺杂ZnS/ZnSe多晶陶瓷的实物照片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硅酸盐所在中红外激光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相关话题/激光 质量 光谱 材料 光学
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活动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9月22日上午,应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李国荣研究员的邀请,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获得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曹文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教授刘俊明等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作了题为“无铅压电材料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上海硅酸盐所举行医用超声材料与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交流活动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9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举行国内医用超声材料与器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交流活动,嘉定区科委总工程师彭军,上海硅酸盐所罗豪甦研究员,上海爱声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人、医用探头研发设计部技术总监马晓文等十余人参加交流会。 参会人员针对弛豫铁电单晶在医用超声换能器中应用的最新产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上海硅酸盐所在稀土掺杂SiAlON基荧光材料构效关系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稀土掺杂(主要是Ce和Eu)SiAlON基荧光粉具有与商用YAG:Ce和硅酸盐荧光粉相当的量子效率,并且由于SiAlON(Si3N4固溶体)刚性的晶体结构,荧光粉呈现出更低的热淬灭现象,结合其较高的发光效率、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发射和激发波长随基体成分变化容易调控等优点,SiAlON基荧光粉在大功率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上海硅酸盐所在碳纳米管/Cu2Se杂化热电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创新性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热电转换技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塞贝克(Seebeck)效应和帕尔贴(Peltier)效应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化,具有系统体积小、可靠性高、不排放污染物质、有效利用低密度热量等特点,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以skutterudite,half-Heusler,类液态材料等为代表的单相热电材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上海硅酸盐所在“多元高熵热电材料”的快速筛选和设计中取得重要创新性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年来,以加快材料研发进程为目标的“材料基因工程”通过有效整合材料计算、材料合成和表征及数据库技术,快速甄别决定材料性能的关键基本因素,实现科学化的“系统寻优”,完成材料的性能优化和新材料的设计与探索,突破了以往大量经验积累和简单试错为特征的“经验寻优”的传统方式,大大降低了材料研发的周期和成本。以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方向年度技...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和华南理工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方向技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召开。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料处处长史冬梅、重点专项主管杨斌,项目责任专家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樊仲维、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余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上海硅酸盐所集成计算材料研究中心开展学术交流活动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6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了2017年度集成计算材料研究中心学术交流会。上海硅酸盐所所长宋力昕,副所长曹红梅,所长助理、科技发展部部长闫继娜,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计算中心主任陈立东研究员,计算中心刘建军研究员,客座教授张文清研究员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上海硅酸盐所举办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材料信息与数据科学前沿专题学术报告会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7月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举办“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院材料信息与数据科学前沿”专题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研究院院长张统一,上海大学钱权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曹红梅,所长助理、科技发展部部长闫继娜等出席,来自所内外的80余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上海硅酸盐所在氟基储能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李驰麟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氟基储能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首次提出立方钙钛矿相可用于高倍率储钠电极,在不显著改变配体链接方式的情况下,仅通过操纵通道填充即可实现已知结构原型的开框架化,获得了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Adv.Funct.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上海硅酸盐所在新型碳氮材料的储能应用与空间限域的自催化制备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合作,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导电碳氮化合物。该材料具有丰富介孔和微孔结构,氮含量高达~15at%,优异导电性为>2Scm?1,在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比容量高达372Fg?1,远高于商用活性炭材料(<250Fg?1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