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利用连续固态相变操纵配合物电子转移及功能取得新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外界刺激诱导的晶体转化(a)以及相应的变温磁化率曲线(b)

  电子转移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能量转移、催化反应、生命活动等领域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伴随着电子转移过程的发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也由于电子组态的不同产生变化。然而,目前电子转移行为的控制主要基于溶液反应实现,其中通过化学修饰变换构筑单元、辅助配体是调控金属中心氧化还原电位和材料电荷转移行为的直接手段。如何利用外界物理刺激快速可逆调控固态材料中的电子转移行为,是控制多功能性质间的耦合与协同响应的核心,也是功能信号传感与信息存储领域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涛教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具有光应答属性的电子转移配合物的构筑与多功能化研究。近期利用光诱导电子迁移与重排引发自旋态、电荷分布、吸收光谱以及键长变化,实现了磁性、极性、荧光和热膨胀性能的耦合与协同调控,为利用光、电、机械形变等信号读取磁性状态提供了方法(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7663–7668;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 13052–13055; Chem. Sci. 2018, 9, 617-622; Chem. Sci. 2018, 9, 2892-2897)。

  近期该课题组将具有大共轭体系的辅助配体与Co离子配位引入到三氰桥联的Fe2Co2四核体系中,利用加热脱除1·2CH3OH·4H2O中未配位的溶剂生成1,进而通过在水蒸气中加热1,诱导同质异形体转变形成1a,实现连续的固相转变。伴随着晶态转变诱导的电子转移,配合物的自旋电子排布和吸收光谱均发生变化,从而通过连续的固态转变实现了固体颜色以及磁学性质的调控(图1)。1·2CH3OH·4H2O在室温下具有{FeIILS(μ-CN)CoIIILS}组态(LS=低自旋),在母液中可以发生热诱导的Fe和Co间的可逆电子转移,在空气中加热可以发生不可逆的电子转移形成1。1在室温下具有{FeIIILS(μ-CN)CoIIHS}组态(HS=高自旋),不表现出电子转移行为,而其同质异形体1a在室温下具有{FeIILS(μ-CN)CoIIILS}组态,在空气中可以表现出可逆的电子转移行为。此外,对1a交替使用532 nm和808 nm波长激光进行照射,可以分别引发CoII到FeIII、FeII到CoIII电子转移,可逆切换{FeIILSCoIIILS}态和{FeIIILSCoIIHS}态,实现对电子迁移及排布的快速可逆控制。通过对其构效关系的研究发现,在连续的固态转变过程中,与Co离子配位的共轭配体间的π···π协同作用逐渐增强,诱导Co离子的配位构型及配体场强度发生改变,实现Co离子氧化还原电位的调节,进而产生不同的电子转移行为。此外,共轭配体间的π···π作用可以在3.3-3.8 ?的距离范围内实现调节,分子间π···π协同作用的增强是驱动连续固态转变的重要因素。该工作表明,通过外界刺激诱导分子间π···π协同作用的变化,可以实现对固态材料相变及电子态的连续操控,为构筑具有外界刺激响应的光学和磁性多功能开关材料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相关研究成果以“Manipulation of successive crystalline transformations to control electron transfer and switchable functions”为题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8,)上。
来源:科学网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84181203977046178.shtm?id=46178

相关话题/电子 材料 控制 信号 物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新方法让纳米材料组装合成“指哪长哪”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纳米结构上的指定位置进行其他金属元素的再生长和功能化,还能根据需要分成多个步骤进行纳米合成……记者16日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陈虹宇教授团队设计开发的纳米材料全新合成方法,为纳米科技领域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合成能力,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据论文共同第一作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深圳先进院成功制备钙钛矿/黑磷低维复合纳米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与副研究员李佳合作在钙钛矿/黑磷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通过简单的液相制备工艺成功在黑磷纳米片上原位生长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颗粒,制备出了零维钙钛矿/二维黑磷的低维异质结结构,展现出优良的光电应用潜力。相关成果Insitugrowthofall-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钙钛矿光催化产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当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高效光电转换效率引起了全世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钙钛矿半导体材料带隙窄,能有效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同时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特性,使其产生的光生电子和空穴能够高效分离和传输。但是,目前对钙钛矿半导体材料在溶液相产氢及其它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却很少,易溶于水和遇水分解的特性严重制约了其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中科院大化所合成新型发光材料拒绝“铅污染”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最近合成新型发光材料——非铅双钙钛矿纳米晶,采用毒性较低的铋元素来取代重金属铅。这一新材料应用在发光二极管(LED)、太阳能电池上,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并避免重金属元素铅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热点文章发表在近期《德国应用化学》上。  含铅钙钛矿纳米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普渡与斯坦福合作研发超快速激光束控制设备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据外媒报道,美国普渡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项激光传感技术(laserlightsensingtechnology)。据称,相较于当前的传感技术,新技术的功能更强大、可靠性更高、价格也更便宜。未来,该项技术或被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中。  据称,两所大学正在测试并使用激光束控制(laserbe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青岛能源所在石墨炔基高效储钠电极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石墨炔材料是一种唯一能通过低温、常压下合成,同时含有sp和sp2两种杂化形式碳的二维平面全碳材料,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引领的新的研究领域,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目前石墨炔已实现了样品的快速宏量制备,及百平方厘米大面积、高质量薄膜的可控制备(图1)。石墨炔具有大共轭体系、优异的导电性能、及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三明治结构rGO-VS2/S复合材料构筑的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领域。随着便携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等新兴电子产品对高容量储能装置的迫切需求,传统锂离子电池已经远不能满足我们对能量存储的需求。锂硫电池由于高的理论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以及硫的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视为最有应用前景的高容量存储体系之一。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仍存在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钙钛矿基太阳能光伏材料的新材料设计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光伏领域目前已商业化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所采用的吸光材料,如硅、砷化镓、碲化镉和铜铟镓硒等,都具有四面体构型的金刚石结构及其衍生结构(如闪锌矿和黄铜矿结构)。实验室内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0%的电池所采用的吸光层在三年前也完全来自于金刚石结构材料家族。钙钛矿光伏材料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垄断格局,基于有机-无机杂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Small Methods: 利用多重”非共价构象锁”构建高共平面有机半导体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载流子迁移率是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性能参数,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载流子的迁移主要是通过电荷在共轭分子间的“跃迁”来实现的。具有共平面构象的分子有利于电子的离域,同时有助于形成较紧密的分子堆积,从而有利于载流子迁移。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方法来提高共轭分子的共平面性,一种是采用共价键将相邻的芳香环连接起来,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纳米片复合材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储能性能 -来自日本筑波国家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日本筑波国家材料科学研究所一个小组描述了迄今为止所报道的超晶格类MnO2/石墨烯2D纳米结构的合成。夹在石墨烯层之间的单层金属氧化物纳米片显示出创纪录的储能效果。  夹在石墨烯层之间的单层金属氧化物纳米片显示出创纪录的储能效果。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性能是实现高性能储能器件的关键。例如,多层二维(2D)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