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双聘研究员吴文彬课题组在氧化物自旋电子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制备出基于全氧化物外延体系的人工反铁磁体——[La2/3Ca1/3MnO3/CaRu1/2Ti1/2O3]N,观察到随外加磁场清晰的具有层分辨的分步磁化翻转模式。该项成果以All-oxide-based synthetic antiferromagnets exhibiting layer-resolved magnetization reversal 为题发表在《科学》杂志上【Chen et al., Science 357, 191-194 (2017)】。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生陈斌斌,通讯作者为吴文彬。
人工反铁磁体由于具有巨磁阻效应,被成功应用于商业磁存储等领域,使得当今云存盘和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成为可能。如今,人工反铁磁体不仅成为多种新型自旋电子学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磁随机存储器等),也是研究反铁磁材料的磁化动力学和磁畴结构等基础问题的重要载体。
长期以来,针对人工反铁磁体材料、物理和器件的研究多集中于过渡金属及其合金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另一大类材料体系,因其高温超导、庞磁电阻、磁电耦合、铁电极化以及离子电导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效应,早已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研究对象。然而,在这类材料中,一种最基本的器件结构单元——全氧化物人工反铁磁体的缺失,严重阻碍了相关氧化物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学器件的研制和发展。
这是因为,制备全氧化物反铁磁体非常困难,需要解决三个重大问题,其一,磁性氧化物普遍存在所谓的“死层”,即随着薄膜厚度降低,其铁磁性衰退乃至消失,这极大地制约了氧化物人工反铁磁体的研制;其二,薄膜厚度起伏易导致相邻磁性层之间形成静磁耦合,而非反铁磁耦合,故构建超薄人工反铁磁体要求高质量的异质外延生长,保证各层均具有原子级平整和清晰界面;其三,要实现层间反铁磁耦合和具有层分辨的分步磁化翻转模式,磁性层必须具有较强的单轴磁各向异性;其四,反铁磁层间交换耦合源于RKKY相互作用或自旋极化隧穿,合适的非磁性层包括电子结构和缺陷态至关重要。
吴文彬课题组长期从事复杂氧化物的外延生长及物性研究,近年来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 [Appl. Phys. Lett. 103, 262402 (2013); 104, 242416 (2014); Nat. Commun. 6, 8980 (2015); Nature Mater. 15, 956 (2016);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8, 34924 (2016)]。课题组发现,La2/3Ca1/3MnO3(LCMO)/CaRu1-xTixO3(CRTO)界面由于Mn-O-Ru间电荷转移可有效抑制LCMO铁磁层的“死层”效应;两种材料具有完全匹配的晶格参数和对称性,可得到完好的界面保证了多层膜和超晶格的外延生长;其低对称性正交结构使磁性层具有单轴磁各向异性;另外,在CRTO非磁层中Ru、Ti含量的变化导致其电子态和输运性能可调。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在LCMO/CaRu1/2Ti1/2O3(CRTO)中发现了清晰的反铁磁层间交换耦合效应,首次观察到从表层和内部各磁性层分步磁化翻转模式,给出了耦合强度随各层厚度及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可能的耦合机制。该工作无疑对氧化物自旋电子学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功能氧化物界面的深入探索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思路。
Science 杂志的审稿人评价称:“这是一项非常高水准的实验工作”,“当前的研究在样品质量和表征上堪称绝技”,“我认为这些结果非常有趣且潜在地开辟了研究其它氧化物多层膜的一个新方向”。
该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合肥大科学中心的项目资助。
图1:LCMO/CRTO人工反铁磁晶体结构表征:(A)X射线线扫描;(B)X射线倒易空间扫描;(C)断面HAADF-STEM表征;(D)界面EELS表征
图2:LCMO/CRTO人工反铁磁体磁性表征:(A)LCMO/CRTO与LCMO/CRO超晶格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B)具有不同周期LCMO/CRTO超晶格的磁滞回线;(C)LCMO/CRTO(N=4)超晶格两种可能的中间态磁构型;(D)LCMO/CRTO(N=10)人工反铁磁超晶格在不同外场下极化中子反射谱
图3:基于CRTO非磁层的人工反铁磁体的拓展:(A)两个人工反铁磁基本单元(N=2)的铁磁型叠加;(B)LSMO/CRTO(N=8)人工反铁磁晶体磁性表征
来源:中国材料网http://www.matinfo.com.cn/mat2005/shangcheng/dongtai_nr.asp?id=81700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科学家首次制备出基于全氧化物外延体系的人工反铁磁体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相关话题/材料 结构 工作 科学 电子
锂硫电池电解液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研究员张华民、李先锋和副研究员张洪章团队,利用“低Ksp抑溶效应”固定多硫化锂和“界面聚合成膜效应”保护金属锂,设计、制备出兼具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和高容量发挥的电解质溶液,并实现了其在锂硫电池器件中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NanoEne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科学家在二维材料中发现卸压致超导增强的现象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高压输运性质测量组装示意图及其不同压力超导转变温度的变化 实现高温、室温超导是超导学术界和工业界梦寐以求的圣杯。借助高压技术,创纪录的超导转变温度165K和203K先后在铜氧化物和硫化氢上得以实现。但遗憾的是,压力诱导的超导现象随着压力的卸载一起消失或回到了初始的状态。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陈斌研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华东理工大学制备出新型太阳能光解水催化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杨化桂课题组在太阳能光解水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太阳能光解水催化材料。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 光解水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换存储为化学能,被视为解决全球性能源与环境问题的理想方式之一。光解水材料的吸光范围是太阳能转换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目前已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由纳米气泡构成的复杂多级笼状结构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研制开发清洁可持续的能量转化和储存系统被认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化石能源枯竭的重要途径。在这一重要领域中,电化学能量转化和储存器件的设计和生产被视为未来能源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混合超级电容器(HSC)由于同时具备电池水平优异的能量密度和传统超级电容器突出的功率密度被视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几种电化学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分级结构的三维硫化钴/硒化镍杂化纳米片:高效电化学/光电化学水裂解电极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利用太阳能驱动光电化学水裂解制氢气和氧气被认为是可再生能源转化中最有潜力的途径之一。在太阳光照射下,半导体受激产生光生电荷载流子。这些光生电子-空穴对快速分离并迁移至电极材料表面,参与水的氧化和还原反应。近年来,关于光生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体相半导体材料的光生电荷载流子传输特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全新纳米电子系统突破瓶颈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英国《自然》杂志4日发表了一项电子工程重要成果:一种全新的高能效、高存储率的纳米电子系统,能将输入/输出、计算和数据存储能力集合在一块三维芯片上。该系统不但与现有的硅基电路兼容,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人们突破计算机领域的重大瓶颈——数据需要在芯片外的存储器和芯片上的逻辑电路之间转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扩层MoS2/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在Mg2+/Li+混合电池中的应用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多价态离子电池因其固有的多电荷和安全性有望成为极具潜力的电化学能量存储体系。早期研究表明,镁金属直接做为负极材料在电池应用中已展示出高比容量特点以及接近100%的循环性能。然而,由于二价Mg2+在传统正极材料中的传递阻力较大,镁离子电池的优势尚未完全实现。 Mg2+/Li+混合电池结合了镁电极的安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科学家制备出具有酸敏靶向药物传输及双模式造影双功能的纳米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与安徽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利用纳米材料制备出一种卵-壳状诊疗剂,具有酸敏靶向药物传输及双模式造影两种功能。该工作为肿瘤精确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相关工作已被美国化学会纳米期刊ACSNano接收发表(DOI:10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亚纳米尺度:无机一维材料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新桥梁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清华大学化学系王训教授课题组在亚纳米尺度结构构筑及性质探索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题目“Sub1nmNanowireBasedSuperlatticeShowingHighStrengthandLowModulus”发表在J.Am.Chem.Soc.(DOI:10.1021/jacs.7b0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金属所发表材料素化战略研究成果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研究员卢柯和李秀艳关于材料素化的战略研究成果Playingwithdefectsinmetals在《自然-材料》(NatureMaterials)发表。 材料素化是卢柯近年来在对材料科技发展趋势的综合研究分析下提出的新概念。多年来,材料,尤其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