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教授研究团队通过两步水热法在电化学剥离石墨烯(EG)表面原位构筑了具有分级结构的三维Co9S8和Ni3Se2杂化纳米片电极,并将其应用到碱性环境下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水裂解制备氢气和氧气。该独特的三维杂化纳米片分级结构不仅具有高比表面积(83m2g?1)和高电子传输速率,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通道,有利于电解液的快速扩散。在碱性条件下,EG/Ni3Se2/Co9S8电极表现出卓越的电催化水裂解制氢活性,在电流密度达到20和50mAcm?2时,其电化学产氢过电势分别为-0.17和-0.23V,性能远优越于其他Ni3Se2和Co9S8基电催化材料。结合同步辐射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人员从机理本质上阐释了由于Co9S8和Ni3Se2纳米片之间的强界面耦合作用,使得接触面处发生明显的界面重构现象,从而生成了新的Ni-S键,继而导致了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并大大降低了水解离和氢吸附过程中的能量势垒,极大地加速了碱性析氢反应的质子动力学过程。该复合结构在碱性条件下还展现出优异的双功能全裂解水制氢气和氧气的催化活性,仅需1.62V的电压即可达到10mAcm?2的水裂解电流密度,性能接近于商业中广泛应用的Pt/C和Ir/C电催化材料。最后,将EG/Ni3Se2/Co9S8电催化剂选择性地沉积在多孔硅电极表面,制成了高效的太阳能驱动水裂解整合光阴极,成功实现在碱性和真实河水环境下光电催化水裂解制备氢气。
这项工作不仅设计并开发出一种高效稳定的三维杂化纳米片电催化/助催化剂,还为如何设计高活性的人工固氮和二氧化碳转化催化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工作已发表于Nano Letters (DOI: 10.1021/acs.nanolett.7b01030)。
来源:中国材料网http://www.matinfo.com.cn/mat2005/shangcheng/dongtai_nr.asp?id=81658